大一9月開學,我11月中旬的生日。
從南方一個人去到東北上學,花了整整一個月才和同寢室的人熟悉,僅僅是熟悉,我不敢跟她們交談,怕被笑話口音嚴重的普通話。
我生日那天,正常上下課,剛準備去晚自習時,同寢室跟我關系比較好的一個室友拉住我,說不要去上自習了,等下有驚喜。
突然,燈被熄滅,另一個室友擡著一個好大的蛋糕向我走來,上面還插了好幾根蠟燭,其他的室友唱著生日歌,拍著手也向我走來。
是真的驚喜,但本能讓我退後了幾步,第一反應不是高興,不是溫暖,不是幸福,而是擔憂,這麽大的蛋糕得多少錢?如果其他室友過生日,我出得起這個錢嗎?
不容多想,她們拉著我吹蠟燭,許願,切蛋糕,一切都好不真實,但又實實在在是自己在操作。從小到大,這是我第一次過生日,第一次吃鮮奶油蛋糕,第一次有那麽多朋友給我唱生日歌。
吃完蛋糕後,有室友提議去外面散步消消食,於是,她們讓我站中間,左右手分別牽著她們,一字排開,一邊走,一邊各自說著自己的夢想。同時約定,每個人的生日都要一起過。
我不記得自己當初說了什麽,只記得那天晚上有點起霧,遠處的燈光若隱若現,而我的鼻子也酸了又酸。
小時候,為了5塊錢的壓歲錢,需要給老爸洗腳,我跟妹妹一人洗一只,等我們洗好了,老爸喝酒太多睡著了。等第二天他醒來,說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小時候,我們家的雞蛋只能老爸吃,理由是他是家裏的經濟支柱,需要補身體,每次看著他碗裏的紅糖雞蛋,好想嘗嘗是什麽味道。
小時候,我跟妹妹一年四季基本都穿校服,想跟老媽要件新衣服,她說,我們還小,穿新衣服的日子還在後頭。
小時候,學校要求買新華字典,他們說其他同學有的嘛,跟他們一起看看,沒必要浪費那個錢。
小時候,即使我已考班級第一,還是不如鄰居家的孩子。
小時候,去朋友的親戚家吃飯,鞋子已經壞了,讓重新買一雙,幾塊的就行,他們說小孩講究那麽多幹什麽,別人沒事盯著你的腳看什麽。
太多,太多了,這樣的環境,也讓我產生了自己配不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所以,當我看到大學室友買了好幾百的衣服,鞋子,穿幾次就不穿了;當我看到他們給自己買了筆記電腦;當我看到他們周末就約幾個人去聚餐,郊遊;當我看到他們每次去超市都提回一大袋零食時,都會羨慕,都想擁有,但耳邊又有一個聲音在說,你不配。
現在看到題主的問題,放在以前,或許我會跟題主說,不就是車厘子嘛,不吃就不吃,不是車厘子不好吃,而是其他水果更有性價比。
但現在,我不會這樣說,因為題主自己的不配得感,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只有車厘子一件事,還有其他事,只不過經常如此,而被忽略。
這是以前的生活環境,造就了現在的這種想法,至於以前是什麽時候,需要題主去回憶一下,思考一下,有可能是原聲家庭,也有可能是工作,也有可能是身邊的人。
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承受了太多忽略,貶低,指責的人,很容易有這種低配得感。
低配得感,就像心裏一面扭曲的鏡子,透過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優點,而是不足和缺陷,潛意識裏就覺得自己不值得好的東西,好的工作,好的人生。
也正因如此,配得感低的人不管在什麽關系裏,都很容易內耗。
配得感低的人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是像題主這樣的,自己有工作,能為別人無限付出,卻對自己舍不得,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樣的人是覺得只有自己多付出一些,才會被看見。
另一個極端是極度索取,他們的自我認知偏低,內心力量不足,容易自卑,這樣的人需要透過無盡的索取來證明自己值得,希望別人能隨時關註自己。
配得感也叫資格感,通俗來講就是我堅信自己配得上,不管多好的東西,多好的人,自己都值得擁有。
怎樣丟掉心裏的「不配得感」呢?
人無完人,不要強迫自己做一個完人,對自己的優缺點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不要老是用自己的不足去跟別人的優勢相比較,遇到特別喜歡PUA別人的人,遠離,忽視。同時,經常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逐漸變得自信。
這些事不一定要是什麽大事,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只要做完這件事,讓自己有點成就感,內心有點愉悅。每天堅持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的積累自信和能量感,當你越來越優秀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和未來了。
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有可能是幾個月,幾年,甚至是十幾年。
我媽已經將近60了,但她還是跟以前一樣,沒有任何改變,比如吃烤魚,她只吃裏面的配菜,而把一塊塊大而鮮的魚肉夾給我爸,長期這樣,他們都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我爸覺得我媽就適合吃菜,而自己適合吃好的,我媽沒有覺悟自己該做出點改變,等著自己的付出被看到,可能嗎?在別人眼裏,自己都覺得自己不配,既得利益者又怎會替你考慮。
只有自己意識到「不配得」是有問題的,是需要改變的,才會去做,去爭取,不管需要多久,都要改變,才會被改變。
值得註意的是,不是說自己值得一切好的,就不管不顧的給自己買最貴的,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喜不喜歡,都要。我們說的自己值得,是看這個東西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