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考前怎樣幫孩子調整心態,積極備考?男孩女孩區別大,家長要註意

2024-01-16親子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作為家長,你會怎麽幫助孩子呢?

有的家長會做豐富的營養餐,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有的家長會忍不住叮囑孩子,還有的家長會幫孩子制定復習計劃,一起查漏補缺。

這些支持當然都很好,但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面對考試, 男孩和女孩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需要的支持方式也是不同的。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在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方面,如何針對 不同的性別,給孩子最好的幫助。

1、男孩大大咧咧,不要敲打要鼓勵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家有男孩,就特別羨慕女孩的家長。

養過孩子才知道, 男孩和女孩的差別,真的比人類和黑猩猩的差別還要大。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科學家說的。

女孩的自覺、穩重 比起來, 男孩總是特別晚熟 。即使已經上了小學,甚至到了中高年級,他們依然不會把學習看得太重。

當考試馬上來臨,家長們還看到男孩嘻嘻哈哈,只知道玩,不知道復習的樣子,就會氣不打一處來。

「平時愛玩也就算了,要考試了還是這樣, 你不知道收心嗎?

「整天就知道玩,你看誰誰誰,一放學就蒙頭復習, 誰像你一樣啊,我真是生了個祖宗!

如果你總是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希望透過指責、敲打能 喚醒男孩的自尊心 ,讓他奮起直追,那就錯啦!

男孩不僅需要尊重,內心還非常脆弱。 如果我們直接打擊他,他只會擺爛給你看!

如果你真心希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就 多說鼓勵的話,好聽的話 ,這樣男孩才會有動力,想盡辦法表現給你看。

當然,他們平時吊兒郎當的樣子, 未必是真的不愛學習 。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又不好意思開口求助的掩飾。

我們可以帶著男孩去復習,推薦用「 三輪復習法 」。

第一圈,全面復習基礎知識 ,爭取把每個知識點,每種題型都吃透。

第二輪,專題復習。 比如語文可以按照字詞、句子、古詩詞、課文、閱讀理解、作文等不同的板塊做專項復習和訓練。哪塊內容比較薄弱,就多花些功夫。

數學可以按計算、套用題、圖形題、單位換算等知識點進行復習。這樣復習更有針對性,也更容易提分。

第三輪,做模擬題,回歸課本。

這一輪可以讓孩子透過做模擬題找考試的感覺, 練規範、練速度、練心態 。如果發現孩子還有薄弱的地方,一定要回歸課本,把基礎打牢。

2、女孩心思細膩,不要嘮叨要開導

和男孩的晚熟不同,女孩在學習上大多比較自覺,不用家長、老師督促也會認真復習,刻苦備考,渴望考個好分數。

心理學家也發現,同樣任務失敗時,女孩的羞愧感會遠遠大於男孩。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女孩臉皮薄,男孩臉皮厚」。

既然女孩已經給自己施加這麽大的壓力了,家長就要 懂得給女孩減壓 ,讓她們輕裝上陣。

復習備考期間,家長千萬不要對女孩說「 我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 只要考到第幾名,就獎勵你什麽!

這樣的話。這對女孩來說不是激勵,而是負擔。

她們會擔心自己「萬一考不好怎麽辦?讓爸爸媽媽失望怎麽辦?」

女孩是情感動物,一旦被情緒困擾,就很容易發揮失常 ,連平時的水平都考不到,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復習期間,家長要有意識地 帶女孩休息、放松 ,周末不要一直宅在家學習,出去曬曬太陽,運動運動,學習效率會更好。

還要記得告訴女孩:這不過就是一場考試,考得好,考得差都不代表什麽,當成一次作業 認真對待就好

3、關於考試,家長可以做的更多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 復習方法、考試經驗都還很不足 ,需要我們家長的指導和幫助。

怎麽復習、怎麽應試、怎麽減壓,怎麽答題拿分,都會影響孩子最終的考試成績。

推薦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讀這本 【考試不可怕——幫孩子在考試中成長】

這本書是專門為考試而寫的,一共9個章節。

從應試技巧、各科的復習、應試方法,到如何緩解考試壓力,父母該註意什麽,全都給出了 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考前可以用 突擊法、三輪復習法、糾錯整理法 等方法復習。

考試時如何 瀏覽試卷 按什麽順序答題 ,如何 安排時間 ,怎樣 檢查試卷 全都是考高分的必備技能!

孩子因為緊張無法安心復習、沈著應考時,可以用 認知減壓法、運動減壓法、呼吸減壓法、想象減壓法 等方法找回最佳狀態。

這些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一點都不輸平時的學習。

學霸都知道, 學習是學習,考試是考試 。就算平時學得不夠好,一樣可以靠復習和應試技巧 逆風翻盤,考出高分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 考試教育 」。用這本【考試不可怕】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幫孩子提高考試分數。

而且這本備考寶典+【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只要37 ,可以從小學用到高考,性價比非常高。

有心的家長 趕緊給孩子下單用起來吧

只有分數提高了,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習。

我是小樣媽,復旦碩士,早期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腦功能培訓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歡迎關註我,和我一起探討孩子的早教、養育、學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