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中國每年早產所致腦癱患兒達2.9萬名醫生提醒:「黃金第一年」註重康復,讓早產寶寶遠離「腦損傷」

2024-11-17親子

三湘都市報11月17日訊 (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姚家琦 馬媚媚) 「真的特別感謝醫護人員,孩子恢復很好!」早產的孩子出院在即,今日,長沙寧鄉市的張玲(化名)女士由衷地感到喜悅,也由衷向醫護表達感謝。7個月來,她堅持帶著29周早產的寶寶在湖南省兒童醫院進行康復訓練,目前孩子的各項能力基本上已追趕至正常水平。

醫生提醒,如家有早產寶寶一定要密切關註其發育情況,一旦發現「腦損傷」相關癥狀一定要積極就醫並及早開展康復治療,尤其需把握出生後的黃金第一年,可將大腦損傷降至最低,護航智力和運動功能正常發展。

29周早產男寶發育遲緩

堅持康復讓他追上正常孩子

11個月大的男寶陽陽(化名),是29周早產兒,出生體重1450克。出生時,陽陽沒有心跳呼吸,透過醫護人員的積極復蘇才轉危為安。陽陽一天天長大,張玲發現他總是貪睡,跟同齡寶寶相比,陽陽對外界的人、事物等都不太感興趣。

3個月時,張玲帶著陽陽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隨訪,醫生發現陽陽因為早產存在發育遲緩、運動障礙、器質性腦病等問題。

從此,張玲帶著陽陽開始了「打怪升級」的康復之路。幸運的是,透過積極的早期幹預訓練、多感官訓練,以及高壓氧、物理因子、水療、中醫針灸等對癥綜合康復治療,陽陽恢復良好。

早產兒「黃金第一年」要重視

康復讓寶寶遠離腦損傷

「像陽陽的這樣的早產寶寶屬於高危兒,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幹預。」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中心主任、主任醫師胡繼紅介紹,高危兒是指在胎兒期、分娩過程中、以及嬰兒期因受到各種高危因素(如早產、顱內出血、窒息、黃疸、感染等)的影響,其生長發育尤其是腦組織的發育可能發生或已經存在障礙的孩子。

每年中國新發生的由早產所致的腦癱患兒達2.9萬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早期幹預主要包括四肢多變運動、頭控訓練、視覺訓練、聽覺訓練、觸覺訓練、精細動作等方法,是根據嬰幼兒智力和運動發育規律,透過豐富的環境刺激促進早產兒和其他高危兒在認知、語言、運動和情感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使受傷的大腦在功能上得到代償,盡最大可能達到智力和運動功能正常發展的目的。

「一視二聽三擡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歲獨站穩。這是孩子出生第一年的身心發育口訣,請家長們一定牢記。」胡繼紅表示,0—3歲的兒童大腦發育迅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尤其出生後的黃金第一年,對具有潛在腦損傷的高危新生兒開展早期幹預,是提高其生命質素的根本措施,也是提高人口素質、減輕醫療和社會負擔的有效途徑。

因此,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異常表現,應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接受專業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專業的早期康復訓練。

服務

哪些表現可能是兒童認知發育的早期危險訊號?

3個月:孩子的頸部仍軟弱無力,不會自己擡頭;對周圍聲音沒反應;見到家人不會笑。

6個月:孩子的雙手仍常常緊握,兩眼總看手;兩眼對周圍的人和物沒有反應,見到親人缺乏興趣;進食時沒有咀嚼動作,常發生吞咽困難;老是躺著,多睡不哭,沒有吃和玩的要求。

9個月:孩子不會翻身,也不會坐;不會抓取近處玩具,也不會將玩具拿在手上玩。

1歲:還不會爬;不會用拇指、食指配合捏住花生米粒,也不會捏曲奇渣;不會伸出食指指人和物,不會用手指摳、用手抓的動作;常表現出無目的的多動,註意力不集中。

1歲半:不能獨站;不會叫「爸爸、媽媽」。

2歲:不會獨自行走;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自己的眼、耳、鼻、口等;仍然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