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本身就是一個工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寫詩歌文章、參加華語辯論,大部份人只需要日常的聽說讀寫能力,漢語也一樣,就是一個工具,如果這工具日常也沒什麽用,那自然也就沒人願意去學。
那麽,怎麽才算『有用』呢?
主要看有沒有用這個語言的社群,這個社群未必是住在一起的人,也可以指在社會交際中經常接觸的人群。
如果有一個社群中使用漢語,那麽就是有用,如果一年除了拜年貼對聯也用不上幾次,那就是沒用,很自然就會被遺忘掉。
美國華人和馬來西亞華人是兩個很典型的例子。
對於美國華人,我一個美國朋友根據他認識的華人做了這樣的總結——第一代到美國的華人,會說漢語也會寫;第二代,不會寫但是會說;第三代,既不會寫也不會說。
非常到位啊,其實這個逐代衰退的漢語能力,說明的是一個很現實的現象, 年輕人犯不上專門去學漢語啊 。
對於第一代,他們的漢語能力來自於母國的教育,然後他們在家裏也會說漢語,但是他們的後代,有必要去學漢語嗎?華人在美國社會中根本不處於一個強勢的地位,而外面的文化環境要比華語文化環境強勢得多,外面文化所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