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真的是炸雞和豆漿嗎?
八歲的小梅,才上小學不久,身高就開始瘋長,在班裏簡直就是鶴立雞群。
小梅的父母本來還覺得挺自豪的,直到媽媽有天給小梅洗澡的時候,竟然發現小梅的胸部已經開始發育了!
媽媽本來以為自己想多了,可沒過多久,小梅卻突然喊肚子疼,媽媽檢查後才發現,女兒竟然還來月經了!
意識到不對勁的媽媽,立即帶女兒去醫院檢查,女兒最終被確診了「性早熟」,也就是性激素指標過高,提前發育了,她的骨齡更是已經達到了12歲的發育水平。
這可讓小梅的媽媽如遭雷劈,她怎麽也想不通:自己平常都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很少讓她吃炸雞豆漿,為什麽還是會性早熟呢?
炸雞豆漿會導致性早熟?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炸雞豆漿會導致兒童性早熟的觀念,甚囂塵上。
這種說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說起呢?大概就是許多男性,開始頻頻出現乳腺增生的現象,胸脯發育如少女。
專家研究後發現,這些胸部發育的男性,都有一個飲食習慣,那就是愛吃炸雞漢堡等高熱量食物,所以專家就得出一個結論:炸雞會導致體內雌性激素增多。
自此,炸雞漢堡便被許多家庭拉入了黑名單,認為是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的罪魁禍首之一。
除了炸雞,像豆漿這一類的豆制品,也同樣被許多家長們視為妖魔鬼怪。
這種說法的來源是說豆制品作為植物的胚胎,裏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同樣也會改變人體的激素水平。
那麽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豆制品裏麪包含的植物雌激素,和人體雌激素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其實壓根不能對人體產生什麽實質性的影響,就好比水和油都是液態,但不能徹底相融。
所以,豆制品會導致兒童性早熟,完全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胡言亂語。
至於炸雞這類高熱量食物會導致人體雌激素超標,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並不是炸雞有激素,才導致雌激素升高,而是炸雞熱量高,把人吃胖了,才顯得胸部發育了。
畢竟,給雞打激素成本昂貴不說,存活率也低。國家也明令禁止在飼養禽類過程中使用激素,一旦發現嚴懲不貸,商家沒有必要冒著風險幹這種賠本的買賣。
除了豆漿和炸雞,也有些家長認為,反季蔬菜同樣也有給人體「催熟」的功效。
可事實上,哪怕是反季的蔬菜水果,它體內的植物激素,也和上文所說豆制品的激素一模一樣,不會對人體激素造成什麽影響。
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肉蛋奶中殘留的激素,會刺激兒童性早熟。
那麽,既然不是食物導致兒童性早熟,為何中國兒童性早熟的比例,卻仍在逐年上升呢?
據中國健康機構顯示,中國兒童性早熟患病率為0.43%,也就意味著全國約有53萬名性早熟兒童,這個比例放在孩子越生越少的當代,還是相當驚人地高。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究竟什麽叫做兒童性早熟,兒童性早熟又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呢?
性早熟,說白了就是在不該發育的年紀,提前發育了。通常來講,在十歲以前性發育,都是不正常的「早熟」。
這裏的提前性發育,發育的也不止是性特征,還有身高。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自家小孩身高竄得快就是件好事,因為身高在短時間內提前迅猛增加,就意味著孩子的骨骺線也容易提早閉合,到了真正該長身體的年紀,反而就不長了。
就比如開頭提到的小梅,就是這種情況,當時醫生就斷定,將來她的身高最多就一米五。
除此之外,性早熟還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
因為身體的提前發育,往往會讓他們在同齡人中顯得格格不入,會給她們的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導致長期自卑不安等情緒的出現,給孩子未來的一生都造成嚴重的性格缺陷。
那麽,既然不是因為食物的「鍋」,中國兒童究竟為何會性早熟呢?
兒童性早熟原因何在?
其實,很多中國家長都並不知道,造成兒童性早熟的最大原因,其實在自己身上。
換句話來說,就是給孩子餵得太飽、養的太精細了。
其實,養孩子只要保證基本的營養要素就已經足夠了,除此之外還是要孩子多運動、多曬曬太陽,就能讓孩子正常成長了。
但現在也許是生活條件變好了,大家的養育觀念也都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很多人養個孩子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什麽都很講究,但凡給孩子多吃一點或是少吃一點,就會陷入「養育是不是不夠科學」的焦慮。
比如為了孩子能多長高一點,哪怕孩子不喜歡喝牛奶也硬要狂灌,認為炸雞辣條是垃圾食品,就一點都不許孩子吃。
水果孩子啃不動就榨汁,缺什麽微量元素就立馬買補品,走路怕磕到就把桌角抱起來,洗澡怕涼到,出門怕曬到。
甚至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就摔了丟了,還要特地用一根牽引繩把孩子拴著出門,用物理手段限制孩子的活動範圍。
前段時間還有一位母親,只因自己孩子在幼稚園吃了同學分享的蛋糕,就被氣得發抖,給孩子灌了五十毫升油催吐,並且在家長群裏指責道:
「希望我的孩子在學校不要吃到任何孩子的東西。」
類似的極端案例還不止一個,還有家長因為孩子吃了辣條,就逼孩子吃下兩倍成人劑量的瀉藥,只為讓孩子把辣條這種「不健康食物」給排出體內,卻導致孩子拉到脫肛脫水進了ICU,差點沒搶救過來。
這種近乎魔怔的養娃模式,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嗎?其實並不。
這種焦慮又精細的餵養方式,早就脫離了科學養育的範疇,說白了,其實還是家長的控制欲在作祟,看似愛孩子,其實只是把孩子當作自己實作自我價值的工具人:
自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精貴,是一種優越,自己為孩子付出得更多,就是一種自我價值。
當然,除了家長心理作祟,這樣的養育模式下,許多孩子也會普遍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以致於激素水平也會隨之發生異常。
這樣一來,無疑是將孩子推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由此可見,「毀掉」孩子的,可能恰巧是家長自己。
當然,也需要警惕的是,兒童性早熟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器官發生了病變所導致的。因為負責性激素分泌的是大腦垂體,若大腦垂體受到壓迫,就會造成性激素分泌不正常的情況。
所以,若孩子出現性早熟,也有必要去醫院檢查一下腦子,看看是否有腫瘤壓迫了大腦垂體,若有的話,好及時切除以絕後患。
若沒有腫瘤,也需要排除一下是否是病毒性腦炎所影響的。
除此之外,也千萬要註意保健品的濫用問題,有的家長為盲目追求讓孩子長得高長得壯,經常按照成人標準給孩子「大補」,搞些冬蟲夏草燕窩人參之類的,其實反而「揠苗助長」。
所以,補品需適度,千萬別貪杯。
當然,除了身體上的「性早熟」,兒童心理性早熟的現象也越來越顯著,這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預防呢?
2019年,在深圳地鐵上就發生過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一位帶著紅領巾的小男孩,竟然在眾目睽睽下,對鄰座小女孩做出非常不雅的動作。
影片曝光後,網友們在指責小男孩的同事,也紛紛直呼:這麽小的年紀,怎麽會懂這麽多這個年紀不該懂的事情?現在的小孩也太早熟了吧!
事實上,類似情況也同樣並不少見,而且逐年增多,根據國際組織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兒童性犯罪率正在逐年上升。
什麽叫做兒童犯罪?說起來你可能很難置信,就是指15歲以下的孩子實施犯罪的行為。而且這些犯罪行為可不是什麽小偷小摸,而是殺人放火。
兒童犯罪:天生壞種?
2014年,自貢一位13歲少女,將3歲小孩扔進糞坑導致其窒息而亡。2013年,重慶還有一位十歲女孩摔打男嬰,將其從25樓高空扔下。
2012年,衡陽一名12歲小男孩,更是用水果刀殘忍滅門姑媽一家三口。廣西也有一名未滿13歲的少女,因不滿同班同學長得比自己漂亮,竟將其約至家中砍斷頭顱殘忍殺害。
而且,與大家想象中的「他只是個孩子,他懂什麽」的無知犯罪,截然不同的是,這些小孩的犯罪,全都是有預謀、有動機的犯罪。
甚至還有小孩直接在網上發帖聲稱,趁自己還沒有滿12歲,不會被法律制裁,趕緊「把想殺的人都給殺了」。
一位12歲男孩在殘忍殺害10歲女孩之後,更是囂張聲稱:「反正我未成年,殺人不償命。」
然而,因為年齡太小,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他們無一例外都逃脫的法律的責罰。
更加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未成年罪犯,正在利用這樣的保護,有意識地危害社會。
更加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據統計,2021年中國未成年人在強奸罪、搶劫罪的犯罪率相比2020年,分別上升了0.87%和0.67%。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小孩,在本該單純善良的年紀,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時代在發展,國家在富裕,孩子們的物質條件極大滿足,自然就更傾向於精神層面的探索。
借助隨處可見的手機電腦,這些孩子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世界,接受的資訊範圍也更廣,懂得也就更多。
然而這個年紀的孩子,又是相對缺乏判斷是非能力的,所以也更容易被網上各種資訊誤入歧途。
可是,我們的教育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很少有去引導孩子如何明辨是非,也不敢像從前那樣搞體罰懲戒教育。
體罰懲戒雖然不可否認有許多弊端,但也有些矯枉過正的嫌疑,打不得罵不得,孩子稍微受點苦,哪怕被說了句重話,家長就心疼的不行,對老師各種投訴告狀。
久而久之,學校老師也就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孩子們也就很難體會到,自己犯錯會帶來什麽樣後果,自然也就越來越有恃無恐了。
而法律針對未成年犯罪,也存在一定的盲區,【未成年保護法】保護的物件,首要應該是未成年人當中的弱勢群體,而並非未成年人當中的罪犯,所以,未成年人犯法,該怎麽判還是得怎麽判。
好在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20年,國家將未成年人的刑責年齡,下調到了12歲,只要年滿12犯罪,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除此之外,針對未成年人,我們也不要只顧著培養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更要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以及行為規範引導,更要重視對於未成年的性教育,不要因為羞於談性,反倒讓未成年人對性充滿不恰當的好奇,從而走上歧途。
畢竟,少年與惡的距離有時候近在咫尺,無數的背後推手,正在不斷推動未成年在向惡墮落,澆灌他們心中的惡之花。
希望我們無論家長還是學校社會,都能夠讓未成年人始終行走在陽光下,才更有利於國家未來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