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想要改變孩子學習拖延、磨蹭,父母不妨試試反向呈現,從放手開始

2024-10-05親子

在疏導和陪跑父母的過程中,我發現父母焦慮的首要因素是孩子的學習。

具體表現就是寫作業磨蹭,學習拖延,訂了很多學習計劃都沒完成,孩子也陷入了想玩沒玩好,想學也沒學的糾結和內耗中。

於是學習和作業都變成了一件相當擰巴的事。

為什麽一提學習會出現拖延和磨蹭,一想學習就陷入了糾結,進而選擇了更輕松的玩呢?

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投射。

也就是說,孩子所有的糾結與內耗,擰巴或忐忑的根源,都來自於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

也就是孩子受原生家庭影響特別大,即便父母感覺自己沒有說什麽,但無意識和潛意識中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我很能理解父母的反駁與質疑,覺得為啥孩子出問題,自己就背了個鍋?像自己小的時候,父母完全不管,自己也沒那麽多事,也很自覺和主動去完成作業。

而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麽了,明明家長已經給孩子做得足夠多,可是孩子作業也不寫,脾氣也很大?怎麽會有這麽多事呢?

確實,現在的孩子很難管,很難帶,跟我們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小時候確實很省心,因為父母根本沒有時間去管孩子,所以孩子都是自己承擔,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問題。

正是因為父母那一代吃了足夠多的苦,跳了足夠多的坑,終於過得還不錯。等有了孩子,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愛與期待都給孩子。

無微不至的關心,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包辦。投入的愛多了,孩子自主的機會就少了,甚至不少父母一直在插手孩子學習的事。

當然,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習慣,是父母有必要為孩子做的一件事。

但除了培養好的習慣外,剩下的比如陪寫作業,幫助孩子搞定作業,甚至手把手幫孩子去弄學習和完成作業,是導致孩子初高中後厭學和厭煩作業的主要原因。

在父母的包辦和密不透風的呵護下,孩子往往是無能且風暴,自大又自卑,想做最好又缺乏能力。

可以說,原本是孩子該培養的獨立能力與承擔責任的能力,都被父母的呵護與溺愛扼殺了。

想一想孩子為什麽會一提作業就想拖延?為啥會不愛學習,無能風暴,張口就來,滿口謊話?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就這樣,都是被父母管得太多,要求太嚴,指責太多,同時又包辦太多。

父母會有「因為孩子做不好,我不得不幫忙」和「如果我不管孩子學習,孩子就完了」的思維。

父母如果開始反向呈現,放手作業,用「只有我不管,孩子才能學會獨立和自主學習「以及」只有我放手,孩子才能在試錯中變得勇敢和有勇氣,才能學會承擔和真正為自己負責「。

父母一天不放下學習,孩子就一天把時間消耗在糾結與內耗中,在自我否認和缺乏心力中,持續質疑自己努力也沒用,自己原本就是一個廢物。

怎麽破局呢?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刻意練習放手。

邁開腿,走出家門,遠離孩子,把孩子的課題交還給孩子。

父母這時不是逼孩子改變,因為你再怎麽逼孩子也不可能改變。

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父母自己,放手學習,放手作業,遠離孩子學習。用大量的時間去提升父母自身的能力,改變自己思維方式,透過學習和成長來讓父母自己更加豁達與冷靜,沈著與清醒。

當父母自己不焦慮,不情緒化,不因為孩子學習而畫地為牢時,父母就有能力,有能量,連心力去真正管孩子。

管要管孩子的情緒,狀態,傾聽孩子的想法,解鎖孩子的卡點。

孩子提出什麽問題,父母及時回應,及時幫助孩子,及時疏導,這樣的管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而父母拿「我為孩子好「的各種強加式管,不僅累心還徒勞無功。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要管的是大方向以及規則的制定和適當的督促,而不是完全參與孩子學習,恨不得替孩子學習。

這樣近乎瘋狂的管,只有苦勞,沒有功勞。

讓父母做回父母,讓孩子做回孩子,各自承擔,自自安好。對孩子有求必應,不求不應,這時孩子才能慢慢恢復心力,承擔其該擔負的責任。#成長型父母百合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