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兒子四歲了,想教他打籃球,應該怎樣教?

2020-03-28親子

將近兩年沒在知乎碼字了,時間過的是真快啊。

兒子學籃球從時間上說一年了,因為要續課,趁機會找了幾家籃球培訓班體驗,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在培養孩子上的思考(瞎琢磨),連同過往經歷,分享如下,與各位家長共同交流。

一、前情提要。

1.聲明。

學習籃球也好,別的體育專案也好,別的興趣班也好,是一個非常非常主觀的事情。猶如小馬過河,千人千面,他人的建議經驗教訓頂多算參考,孩子的情況不同,家庭的情況不同,各個城市各個專案各個機構的情況都不相同。所以我能做的,也僅僅是把我的經歷分享出來,並且是,未完待續。

2.背景。

孩子現在六歲半,男生,體力充沛,性格內斂,基本不跟陌生人說話,曾經帶他上過兩年早教,楞是一句話不跟老師說。除了面對電子器材,很難踏實坐會兒。比如跟小朋友一起去遊樂場,朋友靜靜的玩面前的沙子,而我已經找不到他了。按他母親的話形容,就是一匹野馬。父親(大概率也就是我)初中酷愛籃球,高中後只想睡覺,但一直看足球和籃球的比賽。母親體魄強健,學生時代擔任體委,除了力量與協調,與我一樣無任何體育特長與固定專案愛好,但一直有股子不服輸的勁兒。

3.水平現狀。

  • 時長。在北京的培訓班大概上課時間為70小時,在南方旅居幾個月,也上了籃球課,增加了大概100小時上課時間。自己瞎玩估計不少於200小時,所以接觸籃球總時長大概400小時。與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相距甚遠。
  • 投籃。5歲半時可以做到投標準籃筐但很勉強,現在可以跟我比賽成人籃筐的砸點(罰球線及兩側需要往前一步)。弊端是我懷疑因為年紀小,前額葉發育進行時,控制身體尤其是力量的能量不夠,投小朋友的筐時容易投高投飛。命中率還行,不再依靠側向打板,不會跳投,喜歡後撤步投籃,但是不熟練,投完還會摔飛。
  • 運球。行進間運球水平一般,存在運球過高的情況。雙手拍球也還湊合,可以做到運幾下交替換手運球一直拍。體前變向現在從上下運力已經逐漸轉化為左右,幾乎可以熟練使用體前變向於比賽中。自己能做幾個簡單的連貫的胯下與背後運球,比賽中會用,但實用性不強。運球轉身偶爾會靈光一現。
  • 上籃。感覺一開始學三步上籃費老鼻子勁了,經常橫著跳把自己甩出去。每摔必摔,衣服賊臟。現在基本可以熟練掌握高手三步上籃(不限籃筐高度),以側面打板為主。因為我不是很提倡只會打板,這樣會限制進攻範圍,所以接觸一點點低手上籃。受限於力量身高手掌大小,只能在矮筐使用,遠遠達不到熟練的程度。在比賽中還是以高手上籃打板為主。
  • 特質。原來我作為一個純外行中年老父親家長,覺得兒子優勢就是體力好,能一直跑,尤其是比賽的時候,會出現反復折返跑的情況。當然還有一股子積極參與專註投入的興趣,但是這兩天根據新接觸的幾位教練的評價分析,發現孩子的優勢居然是速度,這可能也是為啥需要教練的原因之一,跟家長的立場不一樣。當然,速度這事兒能怎麽增強運用,還得看未來發展和教練培養。另外就是酷愛比賽,尤其是經過跟他的交流,他表達最喜歡的是跟班裏隊友組隊一起去跟其他俱樂部比賽。進攻和持球欲望極其強烈,迫不得已不傳球。導致合球被緊逼以後就楞那了,投不了,也不想傳,老父親和教練表示都很捉急和無奈。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因為是天枰座,在做選擇的時候,比較猶豫不夠果斷啊哈哈。嗯嗯,註意,不能給孩子貼標簽。
  • 其他。傳球感覺無論在哪上課都練的不多,談不上有啥水平。南方上課時步伐學了一些,比如三威脅,滑步什麽的,我也不知道專業名詞是什麽,也有一些團隊組織配合比如擋拆。外行如我,也知道還有太多的東西要學習,現在也就是剛穿好鞋準備出門的階段。
  • 故事。受限於我是一個外行,基本只能聊這麽多。最後想重補充一個故事,剛上課學籃球那會,他五歲多一點,幼稚園中班,同學隊友差不多大,頂多大一歲。他在班裏表現中上,教練很看重評價挺高,班裏比賽的時候表現也還行。按照各個培訓班的大致劃分標準,應該渡過了基礎班的階段。後來上到幼稚園大班,隨著對上課的重影片率頻次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進步明顯,不敢說是籃球班裏最厲害的,但也沒有落後誰很明顯。這不是我的主觀感受或者來自老父親的自豪,而是來自其他家長和教練的反饋。比如教練會提出讓他升班,家長會問我他學多久了,還有家長會跟自己孩子嚷嚷說你都上學了怎麽練幼稚園的都打不過。好,這部份,我想說的是,那時候我覺得,我兒子打球還行,至少不比同學隊友們差。於是轉折來了,等我們去到南方的籃球培訓班,跟他幾乎同齡,也就大幾個月最多一歲的孩子,給了我一種挫敗感。無論運球,投籃,上籃,跑位,搶截,意識,那強的不是一點。我兒子如果不作為一個邊線發球手,都摸不到球。關鍵不是一兩個隊友,而是起碼一半。另一半也與他基本水平相當。總跟孩子說,當你發現自己比周圍人都弱的時候,就說明你進步了,見到了同齡強者,有了挑戰,那就練唄。幾個月的時間,上百個小時的訓練,加上更多時間的自己練習,盡管跟同樣在進步的他們相比,還有距離,但對於他自己,肯定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比賽經驗上,除了每次上課的對內比賽,還跟四五個城市的俱樂部都交過手。回到北京以後,回到原來的班,嗯,他更厲害了,因為人家沒咋上課。跟大孩子上上課(大個2-4歲),嗯,也還行,起碼不怵,新動作也能跟得上,一對一也能進球。那水平到底咋樣?試試方知曉。開頭提到找了幾個體驗班,有u8的,也有U6的,還有外國教練的。打過幾次簡單的比賽,他都是最能得分的,不同機構的教練們也表達了肯定,一直擔心閉門造車井底之蛙的老父親,算是踏實了一點。尤其是,當他參加幼稚園剛開辦的籃球課時,差距真的很明顯。因此,盡管在我眼裏孩子在現有技術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老父親不免也會產生一種驕傲感,覺得孩子和一直陪伴孩子打球的我,時間精力錢,都沒有白費。不僅是來自於對比,更在於切實看到孩子的成長。故事完了嗎?還沒有。還記得他的南方隊友嗎,聽說在我們離開之後,又開始了集訓,選出了幾個最強的,組成了一支隊伍,要打市裏面的比賽。也就是我碼字的當天,正式比賽。好像是二十個隊伍,分四個小組,小組賽分4場。晚上我一看戰報排名統計,4場比賽,合計得分,6分(一球一分)。4負0勝,小組排名倒數第一。這可是我兒子都摸不著球的隊友們啊。再一看排名第一的隊伍,4勝0負,合計得分72分,領先第二名好像是40分。而他們的年齡是,8歲以下,查身份證的,多一天都不行。我對著螢幕,隔著幾千公裏,都為他們難過,也發自心底為這些曾經共同戰鬥過的小朋友們打氣加油。群裏教練也發了那張經典圖-櫻木花道在傳球失誤導致湘北輸球之後咬著牙淚流滿面,赤木隊長摟著櫻木,輕輕的說,還沒結束呢。故事講完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看到,會有怎樣的感受。我唯一想表達的觀點,就是之前提到的,一切,未完,待續。
  • 二、籃球給你。

    可以說,在我的人生成長道路上,籃球影響了我部份的成長軌跡,雖然發生在初中時代的叛逆期,但那種感覺,那些經歷,終生難忘。而如果不是因為有了孩子,孩子也開始打籃球,我不可能在年近四十的時候再次體會到籃球帶給我的快樂。每次孩子上課的時候,我都在邊上自己運球,慚愧而又自豪的說,我居然還發現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居然不僅將小時候一直不熟練的行進間胯下練熟了,還學會了倒退行進間胯下運球,雖然有點兒跑題,但我想表達的是,感謝孩子,也感謝籃球,這,是一種主動性體驗帶來的心流感受。

    現在咱聊聊在這一年多裏,籃球,會帶給一個孩子什麽東西。這裏有運動的共性,也有競技體育乃至籃球的特性,就不做區分了。

    1. 鍛煉身體。這沒啥可說的,唯一需要補充的是,時間和強度上要合理,並且需要註意安全問題。
    2. 爭取長個。其實這是個復雜問題,跟基因環境營養作息都有關系,無法證實也不能證偽,打籃球就一定能長個。但能肯定的是,籃球是個綜合性運動,起碼對長個沒有害處,若有錯誤敬請指出。
    3. 尊重規則。雖然孩子母親超級善於打破規則,我一好朋友還熱衷制定規則,但是孩子在幼年時代,有一個理解遵守服從基本規則的意識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的,尤其是從幼稚園過渡到上學這個階段。再尤其是父母和老家兒溺愛孩子的時候,教練這個角色,會帶給孩子不同的體驗感受。當然,即便不上籃球課,跟人組隊打野球,球場和籃球比賽本身,也是有規則的。
    4. 競爭協作。嗯,團隊+競技嘛,不必多說。其實展開我能白話好多,比如人在社會絕大多數情況都要面對競爭嘛,學會跟各種關系去協作可以更有效完成目標嘛等等。但是我更想說的是,運動,尤其是比賽,有很多種類,但從內容上,我個人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從對手身上得分,是動態的。另一種是,幾乎只取決於自己的表現,是相對靜態的。當然,心理壓力啥比賽都有,裁判的問題咱就不說了。而這兩者,因為比賽內容的不同,訓練與感受也會大相徑庭。從中也會有不同的收獲。
    5. 培養逆商。競技體育有輸贏,比賽過程也有順逆起伏,甚至還有公平問題,如何面對處理心境問題,對成長的方方面面都有影響。如何抗壓,迎接挑戰,與挫折共處,從小接觸,就會提升下限。相信有類似經歷的朋友和家長,都會有所感受。
    6. 提升自信。與此同時,還增加了跟孩子的共同話題,為構建和諧親子關系搭建了一座橋梁。許多球星的勵誌故事,也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
    7. 社交圈子。孩子在學球打球的過程中結識了不少朋友,面對生人的寡言少語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當然,這可能也跟年齡增長有關系。不僅透過電話手表加了隊友好友有時候會聊天,在南方的時候還去到了好幾個隊友家裏玩耍,跟教練也成了忘年交。極大提升了孩子的交際能力。
    8. 釋放精力。我忘了是什麽身體分泌的物質導致的,大多數小孩子都會有旺盛的精力需要釋放,既然總歸是需要放電的,運動是個起碼不壞的選擇。不然孩子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的時間,用來做什麽呢?高興的時候,打打球,不高興的時候,打打球,就高興了。打球不高興咋辦?打到高興為止啊。
    9. 一個啟發。終於來到第九條了。不到九就結束我強迫癥會難受。其實以前我對孩子學籃球打籃球的態度就那麽回事,覺得就玩一玩鍛煉個身體快樂成長就行了。但是後來我讀了一本書,叫小日常大奇跡,作者觀點令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作者在書中問了一個問題給家長,想要培養孩子什麽樣兒的品質?很多家長的答案之一,都是,堅韌。這讓我想到十幾年來我每晚自我催眠時的開篇一句,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但是,關鍵是,如何才能獲得堅韌呢?尤其是作為孩子父親的我,堅韌水平很低。書中的答案是,堅韌,來自運動員品質。這部份建議讀原文。重點在於,這個啟發直接堅定了我讓孩子繼續打籃球學籃球。所以在家裏老人提出讓他好好上幼稚園為小學做準備別打球了的時候,激起了我強烈的抵觸心理。我甚至都認為,好好學球打球,甚至比在當下這個階段,上幼稚園更重要。原因其實以上皆是答案,從競技體育當中可以獲得的,甚至可以說,可以獲益一生。當然,註意安全,家長也需要幫孩子甄別在打球路上認識的形形色色的人,嗯,別走我的老路。

    簡而言之,籃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個,塑造性格。雖然命運決定性格,但是意識,可以改變性格,反作用於命運。關於命運這個事兒不是本文交流重點,未來好好聊聊,重點還是籃球,是運動,是競技體育,是對孩子的培養,之一。

    三、籃球培訓。

    我不知道別的小朋友是怎麽開始進入到培訓班學習籃球的,反正對我兒子來說是個巧合。去遊樂場玩,出門右拐上廁所,發現有個籃球班,上了個體驗課,報名。後來遊樂場倒閉了(充錢的時候說已經經營九年了啊餵),籃球班還挺著。所以就有了前面的故事。

    遺憾的是,這個籃球班核心課程換地兒了,離家遠,加上之前的課時也用完了,所以就想著試試其他離家近的。在選擇的過程中,我產生了一些困惑,也在網絡上尋找答案,可惜,都不太靈。而在我探索的過程中,漸漸發現了答案,起碼,是一些參考的維度,與君交流。

    在這些維度中,也會回答一個前提性問題,為什麽學籃球打籃球要上籃球班(比如第七,第九)。還是開篇那句話,這是一個特別主觀的事兒,是否符合您的情況,還需自行斟酌。我絕不否認且高度認可踐行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只是這兩者,並不沖突,陪孩子上課,觀察他鼓勵他,下課跟他打會,也是一種陪伴。

    1. 距離。北京堵車,嗯,唉。同樣包括課程表是否跟孩子與家長時間匹配。
    2. 預算。學籃球不是一錘子買賣,經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肯定是報的課時越多越便宜總價越高,基本是20課時起報,最多往往不超過80課時。需要註意的是,一課時可能是1小時,1.5小時,2.0小時。所以在計算對比課單價的時候需要統一度量衡。絕大多數優惠都是現金優惠俗稱立減+贈課+球衣籃球球包發帶之類的。我所了解到的價位,每小時是120-180元不等,不算私教課。為什麽預算這事兒值得說,是因為還有停車費,有的籃球班能免費停車,有的在商場裏,一次停車就幾十,累計下來差不少。不僅感慨南方那個培訓班,60塊錢一小時,還免費停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3. 停車是否方便,洗手間更衣室是否近且衛生,場地怎麽樣,室內室外,衛生環境,地膠地板,球館高度,半場全場,幾個場地,幾個籃筐,室內場地高矮是否有遮擋影響投籃高度。
    4. 教練是籃球專業出身還是體育背景還是愛好者轉型還是來了培訓班以後被培訓成教練,多少年多少學生培訓經驗,自身體育經歷和教導孩子的經歷諸如此類其實能問出很多問題但不一定有時間深入接觸。比如教練更熱愛籃球還是更熱愛教育,教導的最出色的孩子什麽樣兒,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怎麽辦的,自己從運動中收獲了什麽等等。自身資質是一方面,還得看教練品性品質談吐,是不是嚷嚷更多還是更多耐心引導,不光說要幹嘛,還說怎麽做。上課是糊弄事兒還是認真教東西,不斷讓孩子做體能或者排隊投籃上籃和具體示範動作怎麽做與指導學生動作需要註意什麽如何改進還是能看出來區別的。教練氣場氣質是否與孩子相符合,一開始剛接觸不指望多喜歡起碼孩子得不抵觸。教練自己是否有孩子懂孩子的語言也很重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練穩定性,這個如果條件允特許以跟其他家長聊聊。這裏還有一個教練的配比問題,就是1個教練帶幾個孩子。
    5. 除此以外關於教練涉及到球場營運有一個關鍵性參考維度是,教練是專職教練還是教銷一體,就是教練還得賣課。能看出公司文化是什麽,我個人認為還是很重要的。教練可能挺好的,但是不一定是個好銷售,畢竟籃球不是剛需,打打學學沒意思不繼續了也很正常,教練如果把註意力更多放在銷售業績上,必然動作變形,相處起來也別扭。關鍵有的教練自己也會比較難受。
    6. 除了第一個報名的籃球班後面我經歷的4、5個基本都是晚上找的,留言之後加聯系方式就會有個對接人。這個對接人是什麽身份很重要,基本上分3種。專職銷售,或者叫班主任再或者是負責營運的。教銷一體的教練。還有一種就是球館的經營者。我個人經歷過的負責為我答疑解惑的對接人,令我感到超預期滿意的有兩位,都是球館的經營者,不知道是我的幸運還是真的會有較大差距。
    7. 隊友的水平,是否能跟自家孩子打到一起去,太高太低都不合適,當然這個是動態的。考察隊友水平的同時也是對球館培訓機構的了解。每班的隊友人數也重要,不過也看自身需求。少吧,可以獲得更多指導和練習機會,多吧,可以打比賽。我兒子就一度因為上課人少而變成私教課。不過他挺喜歡人多,打比賽坐地上等接波在我看雖然浪費時間可能孩子不這麽想。
    8. 所謂的課程體系。分兩種吧,一個是一堂課是怎麽安排的,多長時間熱身準備活動鍛煉身體,多長時間球感,多長時間運傳投,以及鞏固老技術學習新技術,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對內比賽的安排,還有在過程中教練起到什麽角色。是會具體指導戰術配合動作要領註意事項,還是就是嚷嚷怎麽怎麽誰誰誰做的不好,差別還是很大的嗯。當然每堂課情況也是動態的。另一種就是縱向的進階,不同班級比如基礎班提高班比賽班,不同年齡,在課程設定上有什麽階段性目標。
    9. 特別特別重要的就是關於比賽,訓練和比賽對於孩子們的感受會巨大,尤其是集體榮譽感出現的時候。不光在意自己的表現,也會註重團隊協作,家長也能從中更好的觀察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面對比賽尤其是輸了的時候的態度。所以培訓班與外部有多少比賽的關聯和參與程度很重要。不過我不太懂幼兒少年比賽都有啥。反正跟同機構不同老師的,同機構不同校區的,不同機構俱樂部之間的,乃至區裏市裏等等,挺多的。
    10. 哎呀居然超過九條了好難受。困了寫不動了但是還挺重要的就是自身的需求。到底是鍛煉身體重要還是增長球技,是快樂成長還是艱苦訓練,是打成一片交朋友還是打卡上下課而已。總之,了解自身需求是很重要又容易忽略的,就,學個籃球,而已,就,容易變成,而已。我特別理解這個而已,但是當競技體育展現他的殘酷的時候,思想不是難免而是必然會產生波動,有孩子的也有家長的,我見過太多在比賽中家長比孩子興奮吶喊的,也有嚷嚷說孩子下來打罵孩子的,想佛系,除非不打比賽,畢竟人是環境情緒的產物嘛。當然當然,這個需求是會隨著發展與孩子表現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在探索如何選擇培訓班的過程中,問了自己那個一劍破萬法的問題,讓孩子打球的初心是什麽?

    嗯,基本就這樣吧,以後想到什麽再補充,沒想到寫了快七千字3個小時。這十條是選擇培訓班的參考維度,絕不唯一也難以以偏概全,如何排序各有立場,拋磚引玉與君共勉。

    未完待續

    肯定有很多不好不對不完善的地方,願有緣人海涵,批評交流指正,都是為了孩子,也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重塑自己。我還是那個觀點,養育孩子是個復雜體系,沒有任何方法能保證一定取得所謂的成功。所以,這是一個不斷探索試錯的過程。

    一切只是,未完待續。

    期待跟你產生更多的交流。

    晚安,哦,不,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