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項有關80後的研究發現,當今的老人每天都參與孫輩養育的比例超過70%。
可見,在中國城市中,兩代合作育兒是非常普遍的,這背後既有老人需要享受天倫之樂和養老援助的要求,也有年輕人工作繁忙、時間安排緊張的現實需要。
雖然大部份年輕夫婦都需要老人協助育兒,但老人的育兒方式又是年輕人不認可的。 年輕夫婦希望老人能用自己學習和理解的「科學育兒」來帶孩子,但老人有自己的習慣和認識,二者往往並不一致,矛盾就此產生。
有些父母還經常在孩子面前不經意地流露出「老人不行」「老人不對」的想法,導致老人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權威。
失去權威的老人為了贏得孩子的喜歡,通常會更溺愛孩子,或者為了重樹自己的權威,更嚴厲地對待孩子 ,從以上兩種情況,會擴大矛盾。
年輕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不可能跟老人妥協,而老一輩大半輩子的習慣,不可能說改就改,總之,人,不可能做出自己認知以外的改變。
面對進退兩難的選擇,該怎麽辦呢?
首選辦法還是好好說話,好好溝通。
大部份老人挺固執的,大部份年輕父母也挺固執的,出現問題,都喜歡硬剛,但這種做法往往問題沒有解決,還弄得兩敗俱傷。
嚴重的出現老人委屈,不想再帶孩子,年輕父母也放不下工作,權宜之計,還是要學會好好說話,好好溝通。
在面對老人帶孩子出現一些不妥當的做法時,不要忙著評判,也不要忙著找人承擔責任,而是客觀對待。
如,老人給孩子穿好幾件衣服,可以跟老人說:今天外面出太陽,現在氣溫是多少度,孩子新陳代謝快,穿X件就可以了。
不要說:怎麽又給孩子穿那麽多,上次穿多捂出痱子了,難道你不會看看今天什麽天氣嗎?如果捂了發燒你負責嗎?
我們可以嘗試站在老人的角度考慮,老人新陳代謝代謝緩慢,有些由於有某些基礎病,特別怕冷,老人就會根據自己的體驗來給孩子穿衣服,她並沒有什麽大問題。 同理心對於老人來說同樣適用。
再比如,老人喜歡給孩子吃鹽,認為不吃鹽沒有力氣,那是因為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大多都是體力活,會流很多汗,是需要及時補充的。可以跟老人說,孩子還小,沒有那麽大的運動量,母乳或者奶粉裏含有鈉離子,能滿足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需求。
總之, 跟老人溝通的時候,盡量客觀,情緒穩定,不要主觀意識的評論,同時,讓老人感覺到被尊重 。試想一下,如果在工作中,不管你做什麽,別人都要挑刺,你會怎麽想,又會怎麽做。
其次,誰的父母誰負責去溝通。
有些家庭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有些家庭是外公外婆幫忙帶孩子。爺爺奶奶帶,就讓老公去溝通,外公外婆帶,就自己去溝通。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對自己的子女是有需求的,不管是生活需求還是心理需求。既然自己的某些需求需要子女來滿足,那他們在心裏就會有自己的衡量,就會聽自己孩子的話。
即使自己子女對自己沒有好好說話,或者說了一些重話,他們也不會有太深的矛盾,也不會記仇。
所以,各自父母各自去溝通,是省心,高效的,是比較利於家庭和諧的。
再次,向外求助。
大部份老人在子女面前都有作為家長的權威,不管子女多大,他們很難聽子女的意見。
相反,他們卻能聽進周圍鄰居,各種親戚朋友的話。
這時,年輕父母可以找一個自己認可的鄰居老人帶孩子的方式,多創造一些環境讓他們接觸接觸,潛移默化影響自家的老人。
我一個朋友是在孕期確定了婆婆幫忙帶孩子,然後就把她送到培訓學校學習了半個月。這個婆婆學習後,照顧月子,照顧孩子都遊刃有余。前提是老人願意學習,願意接受新鮮事物,願意做出改變。
最後,分工明確,權責利統一。
每個家庭成員負責不同的任務,對自己的任務承擔責任也擁有權利。比如,老人負責孩子的餵養,就不幹涉她餵飯,這是她的責任,她擁有決定如何做的權利。
如,年輕父母負責陪伴孩子玩耍,學習,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但同時也享有決定如何陪伴的權利。
當有沖突的時候,比如特別看不慣老人教育孩子的某些方式,年輕父母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改變分工,自己來承擔這個任務;第二種選擇,不幹涉,感謝父母的付出,同時尋找激勵老人的方法,去肯定他們,讓他們很願意往你希望的方向走。如果想批評或者指導老人怎麽做,想要改變老人,那註定會失望。
年輕父母還可以努力讓自己的影響力超過老人,讓孩子更願意聽自己的。這樣,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願意向你求助,更願意接受你的暗示。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影響力是年輕父母掌握育兒話語權的唯一方式,這一目標不是透過指責老人來達成的。
老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他們願意來幫忙帶孩子,作為子女應該心存感激,不要一邊享受著老人帶來的便利,一邊又抱怨他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人無完人。
如果以上方法用了都沒有任何改變,反而加深了家庭矛盾,孩子身上的壞毛病也越來越多,那就只能想其他辦法了,如請保姆,自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