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我兒子今年16歲,正處於青春期。我丈夫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兩人經常吵。我為了平息他們的爭吵,分別指出不對的地方,結果場面更加失控。兒子要我少管,丈夫指責我溺愛。我每次夾在中間,不知道怎麽做才好。
翔仔媽媽
翔仔媽媽:
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確實是一個復雜而又普遍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家庭是一個系統,每個成員的行為和情緒都是相互影響的。在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迅速增長,他們追求獨立和自尊,這個階段父母用批評說教的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激發親子之間的矛盾沖突。在您的家庭中,爸爸直接和粗暴的教育方式會引發孩子的反抗,而孩子的反抗又加劇了爸爸的嚴厲態度,這種模式被稱為「迴圈因果」,即問題的出現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家庭成員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您在嘗試介入時,可能無意中加劇了這種迴圈,因為您的批評可能讓孩子感到被誤解和孤立,而對爸爸的批評可能讓爸爸感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被否定,從而更加堅持自己的立場。
為了打破這種迴圈,您可以嘗試以下一些方法:
建立共同的目標:您可以在大家情緒平糊時邀請丈夫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討論並設定一些家庭共同的目標,比如改善彼此的溝通方式、增進互相的理解等,這樣可以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
改善溝通模式:嘗試引導家庭成員采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區分觀察和評論,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責對方。例如,當爸爸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時,可以說:「你用那樣的語氣對我說話,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希望得到你的尊重。」同時,也要鼓勵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對爸爸表達自己的感受,「當你用那種指責的口吻對我說話,我很生氣,我希望你能看到我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否定我。」
設定清晰的界限:您可以和丈夫、孩子一起討論並設定一些家庭規則,比如如何尊重家庭成員、如何表達不同意見等。可以私下和丈夫溝通教育理念,但在丈夫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不過分幹涉和指責對方。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和成長需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促進其自尊和自信的發展。
管理自身的焦慮:父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積累了一些負面情緒,也可能承載了過多的教育焦慮,父母需要認識到自身的情緒,並學會有效地管理和消化。過度的焦慮可能會影響父母的情緒和行為,從而影響到與孩子的互動。
如果您覺得自己很難做到以上幾點,或者家庭沖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家庭成員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那麽尋求專業的家庭咨詢是非常有幫助的。
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戴嘉佳(湖南工商大學)、龔勛(長沙理工大學)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