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馬上上幼稚園了,怎樣讓老師多照顧點我的孩子呢?

2021-08-20親子

剛上完一年普通公立園小班,孩子年齡最小,在老師照顧下入園後順利過渡,學年內進步明顯。

作為工作中時不時也和學前領域老師打交道的媽媽,我來聊幾句。

孩子3歲是一個轉折點,進入幼稚園後,是與之前完全不同的環境、生活、學習、人際關系,作為家長的擔心是特別正常的,想讓老師多照顧點孩子的心情也是自然的。

但是,我們家長要自己拎得清—— 咱們的根本目的,不是讓老師「區別對待多照顧」,而是怎麽樣讓自己的孩子在幼稚園第一學期「過得好」。

一張入園前值得看的 關系圖

送給孩子即將上幼稚園,希望孩子「過得好」,想知道除了「讓老師多照顧」,還應該怎麽做的朋友們。

幼稚園不光是老師怎麽對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怎麽上、家長和幼稚園怎麽互相配合。

說白了,上學中不是老師和孩子的關系,而老師VS家長,老師VS孩子,孩子VS家長,孩子VS同伴,各種關系。

今天主要聊老師對孩子的「照顧」,與家長和老師的「相處」。

原創請勿轉載

老師的「個別照顧」

幼稚園老師照顧孩子日常起居,帶領他們一日活動,遊戲學習,自有一套方法,這就是老師的 「普遍對待」。

我們要相信老師的專業和經驗。 她們有理論有實踐,帶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且二三十個,且不止一年,甚至三、五、十年。

三歲多的給你這麽一群,罩得住不

老師對所有孩子的「普遍對待」,在孩子的生活起居,遊戲學習上,完全勝任,甚至優秀。不用咱們說, 他們也能照顧好孩子,教好孩子。

當然,老師實際也會「個別照顧」, 而且不只對一個孩子「個別照顧」。 尤其是小班老師,面對剛入園,零起點,從頭來的低齡小朋友。

我總結的「個別照顧」有三種: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個體風格靈活施教,將心比心情不自禁。

個別照顧1: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在小班剛入院時尤其常見,會隨著問題的解決而不再特殊對待。

但這種特殊情況,不是指「我家十點要喝奶能不能安排」的搞特殊,而是一些考慮兒童身體發展、心理狀況,必要特殊對待的情況。

例如我家的八寶同學,年齡最小,差不多剛到3歲就開學。且天性謹慎,尤其是面對新環境。即使提前半年就做了很多鋪墊與準備工作,但開學第一個月還是過得挺困難。

他適應新環境的方式,是旁觀。剛開始的時候, 不吃,不喝,不提上廁所,不睡覺 ,但也不鬧,就是 不參與,旁觀一切。

老師餵也不吃…

對於這種情況,老師在小班時與我的溝通,就相對更多些。老師告訴我幼稚園的情況,我告訴她更多關於孩子的資訊。

老師在幼稚園也會「特殊對待」,例如因為他不主動和老師說要上廁所,所以生活老師也會更多盯著他,看到他有想上廁所的表情和動作就引導他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互相提「要求」,例如我建議試試讓他最後一個去領東西或上廁所,看是不是因為面對很多陌生同伴時的緊張,導致了他不參與。老師建議試試中午帶回家吃飯和睡覺,不然怕孩子一上午不吃喝受不了。

那陣子每天溝通,各種嘗試

類似的「個別照顧」也會出現在其它小朋友身上。

例如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在園經常哭。那就需要有一個老師脫離出來,一對一地安撫陪伴。或者有孩子還不能自主如廁,剛入園時穿尿不濕,那老師也只能給換(同時在園在家教孩子上)。

總之,這種琴瑟和諧的「 特殊對待」,是孩子面臨一個具體的困難,老師和家長為了解決這個困難,透過交流和溝通,達成共識(而不是一方要求一方如何),短時期用一些「特殊對待」來解決問題,目的是未來不需要特殊對待。

剛開始不吃飯,吃飯時間結束後,老師也會再等等看,「特殊對待」
適應了環境後,按時吃飯,不需要「特殊對待」

個別照顧2:個體風格靈活施教

這種個別照顧,其實是老師「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體現。與其叫個別照顧,不如叫「靈活對待」。

它不像前面提到的情況,是短期內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長期的「兒童風格」,好的老師和有經驗的老師,會面對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班上有個年齡最大的小男孩,又天生精力旺盛淘氣頑皮,老師封他為「大哥哥」,又安排他一些「特權」,例如別的小朋友都搬自己的凳子,只有他除了搬自己凳子還能幫忙搬老師的。

這樣既讓孩子的精力有正向的釋放,讓他把力氣使在搬凳子而不是踢別人凳子上,又給了他機會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

這種「個別照顧」,是基於老師對孩子的認識。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也會讓老師的工作更順利。

那麽,老師也是人,不可能剛開學剛認識,就特別了解每個孩子。家長可以做的,就是主動為老師提供關於孩子的情況。

我的建議是提供「事實」而不是「觀點」——告訴老師孩子平時的行為,而不是給孩子打的標簽。

例如,開學前,我會告訴老師,孩子到新環境會比一般孩子更加謹慎,從小這種行為就很明顯,很穩定。去遊樂場從不沖上去玩,而是先觀察。去早教體驗課,如果不留給他熟悉新教室的時間,就不會進。

而不是告訴老師:孩子很膽小。

提供孩子日常行為的「事實」,讓老師更多了解孩子,有利於老師工作的展開,也有利於老師未來更全面的認識孩子。

當然,與老師的溝通,和我們日常與他人溝通的禮儀一樣,適時,適量,適度。

很多幼稚園在小班剛開學時,老師會常規和家長進行定期的,高頻的交流。隨著孩子在園時間的增長,老師和孩子關系的熟悉,慢慢的會相對減少。

不要時不時碎嘴閑聊,尤其什麽瑣事都叮囑老師——「天熱了是不是開空調了呀,我家容易感冒坐的時候不要對著吹」之類的……

個別照顧3:將心比心情不自禁

最後這才到了「人之常情」的部份。

試想,你在工作中,面對一個羅裏吧嗦,頭腦不清楚,做事兒不給力,還處處斤斤計較的合作方,煩不煩?

同理,幼稚園發的通知,讓看的不看,讓回的不回;集體活動,要統一準備的東西,總有人忘了。疫情期間,規定時間內要交的碼,總有人超時,就你一個班收不齊,還得被領導吵,等等。

幼稚園教育中的「任務」,因為孩子少有能獨立完成的,總是需要家庭緊密配合。

「家園共育」如果是工作,那這樣的人,就是職場上那個不招人待見的。

家長和老師,也要做好搭檔,當好隊友。

某月「水果主題」,要求去超市調查水果、購買水果、回家觀察和品嘗水果

試想,你在生活中,面對一個沒有禮貌,所到之處老給你帶來爛攤子要收拾的人,愛不愛?

我之前帶過一陣子幼稚園大班孩子的課外班,有個小孩,一自己不想聽了,就躺地上,且油鹽不進。

舉這個有點兒極端的例子,也是說,孩子要有正常的規則意識,要懂「規矩」。

不管是在幼稚園還是什麽時候,家長也都要努力把孩子教成一個不說人見人愛,但不能人見人煩的人。

老師也是人,一個好的老師,一個有職業素養的老師,會克制自己的個人感情,不影響對孩子的態度、公平、教育等。

但我們做家長的,在「人之常情」上,無法控制老師的修為,那就更要從能做的做起——

自己做好幼稚園家長,引導孩子做好幼稚園小朋友。

入園前,家長可以這樣做

提前準備,為孩子能在幼稚園第一學期「過得好」,可以這樣做:

  • 提前透過繪本、遊戲、實地參觀等,正向鋪墊幼稚園的生活,激發他們對幼稚園的向往。
  • 了解入園前需要具備的基礎技能:例如會自己上廁所、能獨立吃飯、能自己睡覺等。
  • 入園前配合老師的調研、家訪等入園前工作。提供充足的資訊,完成開學前的任務。
  • 自己透過各種方式,積極了解幼稚園的生活,準備需要準備的物品等等
  • 輕松不說教的幼稚園繪本,適合即將入園小朋友
    入園前用積木模擬幼稚園過家家
    幼稚園開學前的家訪

    在與老師的相處、溝通技巧上,可以這樣做:

  • 相信老師的專業性,信任是良好關系開始的基礎。
  • 充分了解幼稚園老師工作中需要照顧所有兒童,換位思考,不要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
  • 不要怕和老師交流,積極和老師交流,但要註意合適的場景、時間、量與度。
  • 在孩子入園,自己心態的調整上,可以這樣做:

  • 雖然還是我們眼中的小baby,但孩子在長大。從「我們親手做」,到「手拉手」,到「放手」。學會放手。
  • 和前三年相比,幼稚園及以後,孩子成長中,生活、學習、身心發展涉及的方方面面,會鋪天蓋地。學會抓大放小。
  • 很快,家長也會度過「焦慮期」,和老師的「磨合期」,也會愛上幼稚園,一放假就盼著趕緊開學,老師趕緊上班呢哈哈哈。

    那個…要不要送禮?

    最後,補充下看到「照顧」很容易想到的給老師送禮的敏感問題:

    一般情況下,想要君子之道,必然君子之交。

    當然,表示祝福的送禮,我覺得沒有問題。兒童節老師也給孩子送小禮物,母親節老師還帶著孩子做手工給每個媽媽送禮物呢。

    母親節幼稚園做的花籃
    我從幼稚園「收禮」更多

    禮尚往來,逢年過節,問候祝福,送個不貴重的小禮物,孩子做個賀卡,尊師重道,感恩陪伴,合情合理。

    幼稚園師生關系,家校關系本就理應坦蕩蕩,不要搞得太復雜。還是那句話,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是一切正常好關系的基礎。

    當然,要非說遇到黑心小人業界敗類的例子,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哈。

    做好入園準備,繪本推薦精選2本

    此類時效性比較強的「認識幼稚園」類繪本,我覺得不必買很多,因為入園後看的就少了。

    我瀏覽很多,基於「了解幼稚園一日生活」的目的,從諸多繪本中挑了這本。

    各種小動物在幼稚園一天的生活,從入園,打招呼,放置自己物品,活動時間,午飯、午睡、下午活動,離園,非常完整,即使是國外繪本,內容和中國幼稚園一日安排差不多。

    細節豐富,在交往上,涉及了認識新朋友的自我介紹,認識幼稚園老師,人與人之間不同,有需求告訴老師、交新朋友。

    也呈現了特別豐富多彩的幼稚園活動:搭積木、畫畫、音樂、運動、聽故事、看書、照顧花花草草、自由活動、合作。

    我最喜歡裏面的同理心,不說教:交朋友時會害羞是正常的、上幼稚園會想媽媽,有的小朋友會想得哭。但最後放學就見到了。

    它鋪墊了一天會發生什麽,讓沒有概念,沒有時間感的低齡兒童,心裏有底兒。

    所有的書都不是靈丹妙藥(我家該哭還哭),但它們就像水下的台階,幫孩子一步步走上彼岸。

    希望今年秋季開學的小班小朋友們,都順順利利,幼稚園的生活,比在家呆著有意思多了,哥哥姐姐們今年放暑假,都盼著開學呢!

    @知乎親子

    文中提到的入園前繪本:

    另:這本「魔法親親」,不光可以看,特別值得實踐。至今我每天上班前,兩人都會互相贈送魔法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