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溫州都市報】報道,近日,溫州一所幼稚園給不滿3歲的孩子布置了十字繡親子作業,引發了廣泛關註和熱議。這一事件不僅讓家長直呼「壓力山大」,更引發了社會對於親子作業合理性和科學性的深刻反思。親子作業必須跟孩子的年齡段相匹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親子作業的本質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共同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僅是指導者和監督者,更是孩子的夥伴和朋友。然而,當親子作業明顯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變成家長單打獨鬥時,其教育意義便大打折扣了。正如溫州這所幼稚園布置的十字繡作業,對於不滿3歲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孩子們不僅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反而可能因為無法完成而感到沮喪和挫敗。這樣的親子作業,無疑違背了初衷。
其次,親子作業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和認知特點。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成長節奏和認知方式,布置親子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興趣和能力水平。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更喜歡透過遊戲、玩耍等方式來學習和探索世界。因此,親子作業應該更多地以遊戲化的形式呈現,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與家長互動和學習。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更需要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親子作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然而,現實中卻存在一些家長和老師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親子作業,忽視了孩子的實際能力和興趣。比如,有的幼稚園要求孩子完成復雜的手工制作或繪畫作品;有的小學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這些作業雖然看似很有意義,但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卻可能過於復雜和枯燥,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此外,親子作業還需要註重家庭教育的差異性。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在布置親子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家庭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個性特點,以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和期望。
針對溫州這所幼稚園布置的十字繡親子作業事件,園方和家長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園方應該更加註重親子作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避免盲目跟風或追求形式上的創新而忽視了孩子的實際能力和興趣。
親子作業要跟孩子的年齡段匹配,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我們應該以孩子的成長規律和認知特點為依據,註重家庭教育的差異性,靈活多樣地布置親子作業。同時,家長和老師也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註重親子作業的過程評價,而輕視結果評價,如此才能讓教育之舟保持在正確的航道上。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