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沒讀到好學校的孩子,是否這一生就沒希望了?

2021-04-23親子

我們首先要問自己什麽是希望,當我們感受到希望時,就能立即知道,當然不是這樣的。

小皮5歲多,他有許多願望,有一些小小的、天馬行空的兒童願望,大人並不能滿足。我會說:你想要到月亮上去,我真希望我們能夠辦到……

這句話說出來, 心底的那種企盼就仿佛被看見了,常常被聽到和看到的人,內心是安然而平糊的,因為他們被愛著,就連那不切實際的願望也被傾聽和在意著。

我現在40多歲了,我的親生母親70多歲,那天她在電話中哽咽道:我當時多麽希望能留你下來(我五個半月跟著養母生活到12歲才回到親父母身邊)……

這句話,對於40多歲的我仍然很重要,我相信母親的真誠,感受到了她的痛苦。我想母女關系的和解和聯結中,表達這樣不切實際、時光不能重回的希望仍然是有意義的——那是我們心中真實的聲音和願望,苦於現狀無法實作也好,但希望終歸是希望。

我們希望明天下雨或放晴,希望體會和感受一種生活,希望進入一段美好的關系……

希望擁有,希望被在乎。

希望感受優越,希望被尊重,希望被憐愛,希望被依賴。

我們的希望總與我們的感受相連,而感受,它來自於我們的心底——你或者說,明明是外界的比較和評價給了我好的或壞的感受,是的,外界給了我們這樣那樣的比較和反饋,但 我們的內心如何解讀這些資訊,決定了我們的感受,感受和思考又影響了我們的應對行為。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灑脫,希望自己堅強,希望自己能超脫痛苦。

我們有許多希望,每一種希望,要麽務實,要麽美好,都與我們的一個心意相連。

假如你說,我們說的希望,是成為一個「 符合某種社會標準的人 」,嗯,我解讀到,這道題目中大約有這樣的一種指向。

這個社會標準是怎麽樣的呢? 是建功立業,光耀門楣;是自食其力,親友愛人;是有益社會,忠於自我;還是 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有能力的、努力的、達標的、優勝的,把他人比下去的 ?

這個標準究竟在哪裏, 是誰制定的 ——是你的父母親人,是你的師長領導,是你的伴侶朋友,還是你自己? 由什麽來度量 ——學歷、收入、職業、出身、姻緣、孩子,還是其他?

假如你達到或超越了人們所期望的標準,你害怕失去嗎,害怕某天或令他們失望嗎

假如你未達到人們所期望的標準,這讓你感覺到了困窘和痛苦嗎,你正在因此而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嗎?

我們總在一個點上,想要去的是哪裏,回顧周圍,茫茫蒼蒼:如在霧中,如處雲端。

我們到底在哪裏,如何才能讓自己滿意—— 我們是透過滿足他人、或被他人滿足,來讓自己滿意嗎

沒有讀到好學校的孩子,仍在進行學習的過程。

假如說,父母有定心,專註於每一日的生活,專註於學習的本質,孩子智力與品德尚可,我可以說,這就是真正的生活

生活會帶你去要去的地方,總體上不辜負認真的人——你難免會有時候會覺得不平,有時候會覺得困擾,有時候會有沖突和挑戰。

但是,一顆平靜的心,就像是一粒種子埋入土中。

它會發芽,專註紮根。

不問他人如何,但問自己是不是平靜專註;不問一時得失、不爭一時際遇,把人生看成 整體的、連續的 漫漫征程——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在各自的路上,認真地「 活出我自己 」。

我們該要給孩子的,就是這樣一種心力。

他們不是患得患失不能進入最好的學校,不能被命運分攤上最好的父母,而是能在各自的腳下,認真地開懇,創出一片天地來。

昨日的答案,有朋友說,一切要等你的孩子上大學後才有說服力,我想請教對方為什麽需要說服力——我的生活是自己的, 無須向他人證明什麽 ;別人的生活也是自己的, 無須權威或人生導師的指導 。我們甚至無須迎合別人加之的各種不合理標準。

今早因為別的事,我養母提起:……那個小青,就是頂了別人的學。但 真行的人照樣行,不過要時間長點才顯出來 ,那個被頂的姑娘,沒上成學,但人家好學也會學,後面拜了個先生學眼科,又學了小兒科,看病看得可好,人們多遠都專門跑去找她看病……

今天我們糾結的是能不能進好學校,以前那些靠自己努力露出尖尖的又被頂名的孩子呢?他們的人生還有沒有希望。

自強者天助,我們不要把人生的一個點,當作人生的全部

升學考試如是,一份工作如是,被所愛的人拒絕如是,出門左轉摔了個馬爬也如是……

人生有許多挫折和不如意,有情願或不情願的所謂錯失。

不停在一個點上自怨自艾,而是整理自己,冒雨前行。

我們養育孩子,就是要這麽勇敢無畏。

敬天敬地,但不畏命運。

只問自己:於此心,是否有愧。

果然如此,代代少年玉樹臨風:天降人才,自心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