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自然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麽

2024-08-27親子
■王西敏
隨著自然教育在國內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更多地參與自然教育活動,這是非常好的現象。然而,略有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包括不少自然教育活動的執行機構,還是僅僅把自然教育簡單地理解為去認識植物、昆蟲、鳥類、地質或者其他物種的辨識活動。這其實把自然教育的功能給弱化了。盡管認識身邊的常見物種很值得鼓勵,但真正好的自然教育,帶給孩子的遠遠超過對物種的辨識。
我經常用一個名為「植物偵探」的課程,來說明好的自然教育可以達到什麽樣的程度。這是一個耗時1.5小時的活動,主要面向8—12歲的兒童。
在活動的開始,孩子們被要求去周邊尋找一些有特色的植物,比如「長著5個眼睛的種子」「像T恤衫的葉子」等。在孩子們完成這項工作後,他們會被告知,這些植物目睹了一個「小偷」。但是,它們敘述的角度和我們人類並不相同。有的植物說,「我沒有看到小偷,但聽說小偷很可怕」。有的植物說,「這個小偷在我的西南方30米處」。孩子們馬上可以感受出來,第一種植物的描述實際上對尋找「小偷」沒有幫助。這就啟發孩子們需要進一步從紛繁復雜的陳述裏,找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接下來,孩子們會分組、根據線索去尋找,結果發現「小偷」是一種名叫「菟絲子」的植物。見多識廣的孩子們對這種植物並不陌生,但課程並不考驗孩子們是否認識這種植物,而是請他們討論三個問題——「請描述小偷的樣子」「它偷了什麽」「我們應該懲罰它嗎」。
這時候,有趣的現象就發生了。很多孩子知道「菟絲子」是寄生植物,因而認為應該把它清除掉。但仍有些孩子會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比如「被寄生的植物長得也挺好,沒受影響,所以應該留著」「你怎麽知道被寄生的植物,就沒有從中得到好處呢?也許是我們目前暫時不知道而已」。
辯論是隨之而來的環節。這時,老師並不負責判斷對錯,只要求孩子們充分地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並耐心地傾聽他人的意見。
如果仔細分析,可以看到,「植物偵探」這樣的課程包含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自然體驗。孩子們透過觀察植物的顏色、觸摸植物的外形,來獲得一手的自然經驗。這是自然教育的基礎,是必須包含的環節。
第二個層次,其實是在培養孩子的各種社會技能。無論是辨別資訊是否有用,還是尋找方向,或者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三個層次,透過如何對待菟絲子的討論,培養的是孩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鼓勵他們就同一個問題去尋找不同的資訊來源;透過提問和驗證,來判斷資訊的準確性;鼓勵他們願意不斷根據新的資訊,來修正自己的觀點,等等。
這樣的課程設計,是對社會學家彼得·伯格和杜文·卡爾曼等人提出的「社會建構理論」的運用。根據社會建構理論,知識是個人與他人互動而形成的。為適應實際生活,面向實際問題解決而進行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經由小組討論或辯論而建構的知識,才能符合實際需求。因而,教育者必須為學習者提供建構知識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是小組討論、分組行動和團隊分享,等等。
透過上述課程設計,我們能夠看到優秀的自然教育應當擁有的特質。它必須包含各種感官體驗,比如視覺、觸覺或者嗅覺等;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占據主導,老師只是輔助者;整個活動應該重視參與者之間的分享和評價;具體的知識是隱性的,孩子們不需要去強行記憶,但如果感興趣也能找到答案。比如,上述活動中「長著5個眼睛的種子」來自一種名叫「南酸棗」的植物。
自然教育的核心在於「教育」,自然只是教育的載體。好的自然教育所能帶來的收獲,猶如巨大的冰山在我們眼前。「各種動植物知識」「愛護動植物的意識」「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浮在水面上的部份。但在冰山之下,往往隱藏著更多的驚喜,比如「學習興趣」「學術能力」「領導力」「個人成長」「社會責任感」「批判性思維」等。而這些能力一旦養成,將會陪伴孩子一生。
(作者為辰山植物園科普宣傳部部長)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