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翻遍【史記】和【漢書】,也找不到漢高祖劉邦「不愛學習」或「不學習」的記載。相反, 你倒是能夠找到劉邦對新知如饑似渴和對知識分子高度尊重的記載。
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賈是西漢初年著名的辯士,在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經常為劉邦出使各諸侯國,以口舌之能說服諸侯。
後來,劉邦即皇帝位,陸賈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劉邦談論【詩】、【書】的重要性。談得多了,劉邦就忍不住懟了陸賈。
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劉邦的意思很明確,他過往的成功靠的是計謀、兵法和暴力,根本就沒【詩】、【書】啥事,所以【詩】、【書】是不重要的。
劉邦身居高位,動不動就罵娘,以別人老子自居,但陸賈是臣,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即便如此,陸賈仍舊不甘示弱,回懟了劉邦。
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賈的觀點也非常明確,靠計謀、兵法和暴力的確可以得天下,但卻不能治天下。歷史上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無不充分說明,「以力征經營天下」的結局都是必然敗亡。
(影視形象:陸賈,【大風歌】)
劉邦聽了陸賈的反駁, 很不高興也漲紅了臉露出慚愧之色,同時把他對新知的渴望表露無疑 :
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之後,陸賈每獻一篇論文,劉邦就立馬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十二篇論文讀完,劉邦將陸賈所著的十二篇論文合訂在一起,命名為【新語】,並給予五星好評。
如果說劉邦「不愛學習」或「不學習」,史書上絕對不會留下這樣的史料,而是留下與之完全相反的史料。不信?且看【史記】是如何記載項羽的。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項羽這才叫「不愛學習」好嗎?學書,半途而廢;學劍,依舊半途而廢;學兵法,還是半途而廢。最後,項羽的事業也半途而廢了。
面對最終的失敗,項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把鍋甩給上天。
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的失敗,原因極其復雜,但「不愛學習」定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才沒辦法像劉邦那樣發現張良、蕭何、韓信這樣學業有成的大才。
(影視形象:韓信與鐘離眜,【大風歌】)
把失敗歸咎於上天,其實是無能的表現。像劉邦這樣的能人,會在臨終時謙遜地「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將自己的成功歸於運氣。
於是上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漢書·高帝紀】也會在成功之後虛懷若谷地把功勞算在臣子們的頭上。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漢書·高帝紀】在臣子們紛紛談論項羽和劉邦的區別時,劉邦則說,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劉邦得到了眾人的幫助,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他劉邦笑到了最後。
問題是,為什麽眾人都歸順了劉邦而不是項羽呢?因為項羽「不愛學習」所以不能賞識到真正的人才,而劉邦則充分地表現出對知識分子的尊重。
平等七人俱進,賜食。王曰:「罷,就舍矣。」平曰:「臣為事來,所言不可以過今日。」於是漢王與語而說之,問曰:「子之居楚何官?」曰:「為都尉。」是日乃拜平為都尉,使為參乘,典護軍。——【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獻上一計,漢高帝劉邦一下子就看出陳平是人才了,於是立馬將高官厚祿雙手奉上。
(影視形象:陳平,【大風歌】)
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素來輕慢,對人無禮,但對於韓信這樣的無雙國士,劉邦願意擇良辰吉日、沐浴齋戒,設定壇場、完美禮節,其對知識分子的尊重,是項羽所能做到的嗎?
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劉邦向來看不上儒生,但在確定酈食其絕非庸人之時,則立馬對酈食其表達歉意,請酈食其上座,此等態度上的轉變,不是劉邦對知識和知識分子的尊重嗎?
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保自從吾兒遊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竅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史記·留侯世家】商山四皓雖有大名,但觀其為太子所獻之計,恐怕乃有名無實之輩,即便如此,劉邦也表現出了應有的尊重。
總得來說,劉邦既對知識表現出了如饑似渴,也深入地學習了專業知識,與此同時,劉邦也對擁有真才實學的能人奇士表現出了高規格的尊重。從劉邦對待知識和知識分子的態度來看,劉邦的成功恰恰不是因為他「不愛學習」或「不學習」,而是他「愛學習」且重用了有才學的人。
但是,劉邦愛學習卻不標榜自己愛學習,既不咬文嚼字,也不掉書袋,不但能跟有知識的張耳、蕭何、張良、酈食其、韓信、陳平、陸賈等人談笑風生,也能跟沒啥文化的大頭兵打成一片。
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漢書·高帝紀】(影視形象:張良,【大風歌】)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漢書·高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