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母體裏呱呱落地,都是純正無邪的,就好像一張白紙,繪上什麽,就是什麽。若在上面繪上最新最美的圖案,他長大後,就會是美輪美奐的;若在上面漫不經心地胡亂塗抹,他長大以後,就會是劣跡斑斑的。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差別呢?關鍵就是教育。
古人認為教育孩子的責任來自於「家教」和「師教」兩個方面,所以,他們認為教育失敗的原因也是兩方面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明代學者陸思儀說:「教子工夫第一在齊家,第二在擇師。若不能齊家,則其子從孩提以來,愛憎顰笑,必有不能一軌於正者矣,雖有良師,化誨亦難。」意思是說: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即使有良師也是無能為力的。清代學者張伯行也說:「教小兒不但是出就外傅謂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出就外傅」指出門就讀於老師。「外傅」:古代教導學業的師傅,這裏是泛指老師。「家教」和「師教」 二者結合起來才是教育之最佳良方。「內有賢父兄,外有賢師友,子弟猶有不得成材者,未之有也。」
「家教」即「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中的長輩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早期教育幾乎全都應該是家長的責任,因此,家教是最基礎的教育,常被叫做「紮根教育」。沒有良好家教的小孩子,即使學校教育再優秀,一生也難有大成,因為他沒有良好的根基。這好比已經被塗抹了許多墨點的紙,要想再在上面重新畫出美麗的畫兒,無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名言,這種家風、門風,是其家庭氛圍發生積極影響的結果;如果家庭氛圍發生消極影響的話,將會出現相反的情況。那麽,家有敗兒,誰之過?古人認為當然是「養不教,父之過」。這裏面的「父」就是單單指父親,那麽母親的責任哪裏去了?這是因為古代社會以男性為尊,女性讀過書受過教育的很少,只能從事餵養孩子的事務,而教育孩子的職責大多落在父親身上。現在應該摒棄古人這種男尊女卑和父權思想的糟粕,將這裏的「父」理解為「父輩的家長」,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父母」。「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現實含義應該是: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做父母的過錯。
現代父母教子之過錯有很多種,最突出的兩種便是:其一,過分地溺愛孩子。現在看來,很多孩子之所以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無規無矩的學習生活,其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從小的溺愛。其二,不重視孩子的道德修養教育。現代父母過分註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但缺乏對孩子道德修養的教育,所以,很多不應出現的不良習慣不斷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師教」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它也是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師教有問題、老師教育的方法不對,那是老師的失職,同樣是大問題。傳統教育中的師,分為「經師」與「人師」兩類。傳道的是「人師」,授業解惑的是「經師」,兩類老師的職責不同,所以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教授做人之道;「授業解惑」就是傳授見廣識聞的知識,解答疑惑的問題。「傳道」在先,「授業解惑」在後,即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學生不懂得如何做人,老師是不會授業的,「有余力則學文」,沒有余力寧可不授業,也要先傳道。比較起來「人師」的作用比「經師」還要重要,所以,幾千年來有一句古話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老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肩負著教育學生做人的責任,老師的責任之大,可以想見。
人們常常感嘆:為什麽同一個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有的優秀,有的卻低劣?為什麽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有的卓越,有的卻平庸?其實,歸根到底,原因只有一個,古人很早以前就告訴我們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也就是說,教育不是單方面家長的責任,也不是單方面老師的責任,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歡迎關註我的公眾號【閱學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