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不敢在馬桶裏拉屎? 用這套思路,解決99%的育兒問題

2020-06-17親子

孩子已經完全可以在馬桶裏小便了,但是就是無法在馬桶裏大便,怎麽都不肯坐馬桶拉,不穿紙尿褲寧可憋著。

1

不肯在馬桶拉屎的真相

的確,小便和拉屎,這兩件事是一樣的啊,明明都可以在馬桶上小便了,為啥拉屎卻拉在褲子上?

這是我們大人很難理解的。很多父母就會不停鼓勵,有的也會著急甚至會呵斥。

就像我一直說的,吃喝拉撒睡,這幾件事是我們永遠無法透過「教育」可以完成的,這些是孩子自己控制的。

越著急越呵斥,孩子就越控制,越不肯。

想要解決問題,永遠不可以只看行為本身,要看背後的原因。


我們應該都記得,孩子在小嬰兒時期特別喜歡玩手玩腳,但其實那時候他們是不知道這個手和腳是屬於他們的。

隨著他們逐漸長大,才開始意識到,手、腳、整個身體都是屬於他們的,他們會愛自己的身體。

可是2歲以後一直到6歲前的孩子, 經常會把「局部」和「整體」混淆。

常見的有,某個部位受傷了,開始變得「嬌氣」了,因為他們以為整個自己都受傷了。

突然開始害怕剪頭發、剪指甲了,其實是因為他們覺得頭發掉了、指甲掉了,就好比自己整個身體都「掉了」。


看到這裏,你就能夠開始明白,孩子為什麽不敢拉屎了吧。 很多孩子會把自己的屎也當作自己身體的一部份,拉屎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掉了。


那肯定有人會問說,不對啊,那為什麽在紙尿布和褲子裏就能拉呢,難道就不害怕了嗎?

是的,因為紙尿布和褲子有承托感,這給他們感官上一個錯覺,我的「某個部份」並沒有離開我。

那肯定還有人會問,那尿尿為啥就不覺得是「自己」離開了?這個嘛,我們自己回想一下體驗就能理解了啊。

屎是更有「分量」的,拉出來的過程中那種「離開」的感覺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對孩子來說沖擊很大。

這可以說是大部份學齡前孩子不愛在馬桶上拉屎的主要原因了,而且這個原因很微妙,孩子其實也無法表達清楚。

因此你去逼問,他們也說不清,就會經常讓父母抓狂。

2

邁小步來克服

小D當時就是這個情況,當我第一次了解了這個原因後,真的一下子就特別內疚。

感同身受地想想,孩子得有多害怕啊,我們卻還一味鼓勵,不斷嘗試,要求孩子坐在馬桶上。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樣的情況怎麽解決呢?

雖然我們談的是孩子在馬桶上拉屎的問題,但本質卻是我們孩子經常會遇到的,那就是:

孩子面對一個他自己很怕,但其實並不那麽可怕的事情時,我們家長該怎麽做幫助他們克服?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了讓孩子自發變好的三感( 就是這麽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那一味地強推,就是不利於三感的培養,會破壞親密感,而且孩子不成功,就會損傷力量感。

可是,不幫助孩子克服,跨過這個坎,似乎也不是好的解決之道。那這裏還有第三種選擇的, 那就是輕推,也就是提供支持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邁小步,慢慢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


3

三步法

這裏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當時做的三步法,幫助大家來理解我所說的「輕推」概念。

1、穿著尿布坐馬桶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一般來說我們是可以知道孩子想拉屎的訊號的,有的孩子還會非常規律排便。

因此就不要再強求孩子非要在馬桶上拉屎了,替孩子放寬心,

寶寶喜歡在尿布裏拉屎沒問題的,我們以後就在尿布裏拉。但我們來個約定好嗎,以後我們穿著尿布坐在馬桶上拉屎,就像爸爸媽媽坐馬桶一樣。

如果你之前因為這個事件呵斥過孩子的,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和孩子道歉,幫助孩子減少心理壓力。 孩子心裏越沒壓力和焦慮,越能接受我們的建議。

這第一步就是先把拉屎和坐馬桶的聯系建立起來, 不少孩子因為害怕在馬桶裏拉屎,從而就把「馬桶」和「拉屎」建立了負面聯系, 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2、尿布上剪個洞

等孩子慢慢適應了穿著尿布在馬桶上拉屎的感受後,這個過程不用特別著急的,需要等到孩子真的適應了。

什麽叫「真的適應」? 就是坐在馬桶上,沒有大哭大鬧的抗拒和緊張的肢體語言了,隨後還會像要小便那樣主動匯報了。


那麽就可以推進到第二步,在尿布上提前剪個洞,還是一如既往地讓孩子穿著尿布坐馬桶上,唯一不同的就是,尿布上有個洞了。

那孩子還是像平常一樣拉屎,這時她就會發現有「噗咚」的聲音,就意識到自己的大便進入馬桶了。

小D當時是驚訝的,立馬跳起來,轉身看,這時父母的引導就很關鍵了。我會帶著她觀察她的大便,告訴她,

大便是身體把食物消化完的垃圾,垃圾需要倒掉,這就是我們會拉屎。你看,坐在馬桶上拉屎,是不是和在尿布裏拉屎一模一樣呢?

帶著她自己去體驗「這真的沒什麽,這是安全的」,要比我們父母說教一百遍有用的多。


而且這又回到了我關於「三感」那篇文章裏的核心,讓孩子自己感覺是透過自己的力量做到的,這才是賦能。

3、真正脫離尿布坐馬桶


很多父母當孩子到了第二階段後,會覺得已經看到勝利曙光了,立馬就想脫離尿布。但我卻建議要進一步強化,不要操之過急。

我一直覺得如廁訓練不僅僅是脫離尿布,而是要讓孩子發自內心地體會到,自己長大了。

很多孩子邁向獨立的行為,卻經常因為我們家長的「訓練」和「幹預」,反而削弱了孩子的獨立感、力量感和掌控感。


(類似的還有戒奶瓶、戒奶嘴、斷夜奶,都會出現雖然不喝了,但很多其他行為倒退問題隨之而來了)。

我當時就是繼續給小D穿帶洞的紙尿布,但是會告訴她說,

媽媽繼續給你穿尿布,等小D準備好了,真正想像大人那樣拉屎了,可以和我說,我們就不穿了。

我把這個決定權給了小D,而且很明確地告訴她,她現在即使繼續,我也覺得是OK的。

這就是給孩子掌控感, 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按照自己節奏來,並且父母會全然支持,這也是在賦能。

今天雖然是一篇「有味道」的推播,但其實內核還是育兒的本質。

育兒是培養「人」,千萬不要只追求成為「人」的行為表現,卻不去關註真正的心理發展。


表現是枝葉,心理是根基。的確,大家都愛枝葉,這是最顯性的,尤其生命初期,多一片少一片枝葉很明顯,自然就引人關註,而根基很少有人問津。

但沒有根基支持的樹,總是靠外力在修剪施肥的,最終仍然無法變成蒼天大樹的。

歸根到底,育兒的所有一切,都應該 是在喚醒孩子內在的生命力。而這就是從父母有智慧、有策略的輕推開始!


大J叨叨叨

自從我們的次條開始日更以來,每天後台都能收到很多留言,0-3歲寶媽咨詢各種問題。作為一個過來人,非常理解小月齡媽媽的心情。

為了更好地幫助到小月齡媽媽們,我們一直希望嘗試一些改變,我和小助手小妮一起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問卷,可能需要占用你1-2分鐘的時間,讓我們看到最真實的反饋。(吐槽和拍磚尤其歡迎)

辨識下圖二維碼,或點選文章末尾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卷頁面,非常非常希望看到你的反饋~




這個夏天想給寶寶脫離紙尿褲的 這裏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