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看過的學生案例總結一下,從大家不太關註得到的角度答一波。
第一,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小孩子在0-7歲的階段會出現「自我中心主義」,分不清自我和非我,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把身邊所有的事情都歸為是自己的原因。所以父母產生矛盾他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才導致父母生氣,會因為父母的爭吵而否定自己。
第二,要和孩子正常溝通,發出的指令要明確,讓孩子聽懂。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夠強的時候,需要父母用小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說話,多用具體、具象的例子,避免說大道理或者抽象的詞語,讓孩子明確自己到底應該做什麽。當家長不斷地說一些他不能理解的抽象詞語的時候,他會很茫然,不明白為什麽家長情緒會激動,自己會受批評。舉個例子,跟他說註意安全,他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但是說過馬路要左右看,沒有車了才能透過,有車要先等車過去他就能理解了。
第三,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表現,做得好的要肯定,做得不好的也要提出來並給出一個可行的建議。這裏會有家長走極端,要麽總是打壓,要麽不分青紅皂白地肯定,這些都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當我們打壓孩子的時候,孩子長期處於被否定的狀態,會自我懷疑。如果全面肯定他,他去到外面的社會發現外界的評價與父母的不一致,他也會很懷疑自己且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陷入迷茫。
第四,讓孩子做事情,透過做事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靠家長鼓勵。家長經常說:你很棒的,你做得很好,你可以的,都不如孩子一次成功的體驗,透過自己努力達到目的會讓他信心倍增,更願意嘗試。所以不要剝奪孩子體驗生活的權利。如果一直說他可以的,結果什麽都不讓他做,其實就是潛意識裏覺得他不行,他會感覺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