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孩子要開始有一定量的閱讀了。
老師這個要求不過分,也很科學。
最好是引導孩子自己讀的。
如果孩子之前沒有建立獨立看書的習慣,那家長可以先嘗試帶著他閱讀。
可以先導讀給他。比如看歷史書籍或科普書籍。
一開始的讀物要比較有趣,比較好。不要太悶的。
然後一開始的篇幅不要太長,不能太深奧,不然孩子也看不下去。
如果是孩子一年級,閱讀就成了應付,那後面成績也有排努力。
而且小學高年級、初中語文沒有閱讀的支撐,也是夠嗆。
家長方面,也不能給孩子的感覺是你的期望都是考試成績,不能都是奧數,不能都是雞娃。
適當引領孩子尋找他興趣的領域很重要。
當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比如人工智能。
自然會喜歡相關領域的小科普書籍。
我家我引導我孩子喜歡閱讀的入門是這本【好奇號】的雜誌。
幾乎是孩子6-12歲的百科全書了。
內容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甚至有英文版。
一開始他也是很抗拒。
後面被我引導看了一期,後他愛不釋手,經常嚷著我買。
後面我幹脆訂全年的算了。
有時我都擔心他作業沒有完成就看雜誌去了。
比如2024年4月,【好奇號】雜誌的一篇文章【人類的尾巴是如何消失的】
開頭如下:
在我們的脊柱末端有一塊尾骨,這是尾巴退化的證據。大約 2000 萬~ 2500 萬年前,人類祖先的尾巴就演化不見了
娃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記得講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