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古代人物質條件那麽差為什麽還願意生孩子?

2021-03-22親子

愚不可及的問題。

就在不到100年前,人們年輕時生養孩子,增加家庭勞動力,希望實作更好的生活,還是自然而然的事,沒有吃飽了閑飯、自以為是的人會指責。

指望孩子贍養年老後的自己,也是天經地義的普世社會道德。這不是自私自利,這是人的本能,既付出,也希求回報,是延續幾千年的社會執行法則。

他們自己努力生活,希望透過增加的家庭人口更增添幾份力量,並能一代代延續,生而奮鬥,老有所養。人老了,就是需要陪伴、需要身邊有人贍養,尤其是落後的舊時代。

當時的社會,讀書上進是極少數人能走通的小道。絕大多數女性只能從事家庭內部事務。社會上的就業機會(手工業、商業)極其稀少,男性也是祖宗做什麽,自己就做什麽。普天下老百姓的謀生職業,農民最多。

沒有任何社會保險這樣的概念,現代人習慣的政府主導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起源於19世紀晚期的德國。

所謂的物質條件惡劣,在生產力落後的過去,你面對的是普遍的低生活水平,你就不會想到更高的生活水平應該是什麽樣。這是你在現代社會有了更高的視野之後才有的感受。

只要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大部份人,沒有那麽多極端的惡,也少見超然的善。有人說生兒育女希求回報都是自私自利,我要說這是人的本性,你並不能定性這種行為是善是惡。一般時候,這是天然的、中性的。

有人說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是獨立自主的,不應該還沒出生就被父母安排好了使命。我要說的是,這種概念都是到比較發達的工業社會時代,才能存在。在落後的古代,人就是極難獨立生存,活的有質素就更別想。在生產生活上有太多的事要互相協作。

人活著,就擺脫不了這些,這是生而為人的命定之事。一代代相扶相持,生老病死,輪回不止。大部份時候,不是冷冰冰的算計、交易,而是充滿了煙火氣、脈脈的親情溫情。和少數極端情況下的賣兒鬻女絕不能等同。

不考慮任何與生俱來的責任、使命的人,也是一種自私自利。並不是超然物外。人就做不到超然物外,畢竟是肉體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