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吼完孩子,只要不是人格不健康,都會後悔。
但是,與其把精力、能量消耗在後悔上,不如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尋找原因,根據原因找到解決之道。
家長情緒的來源是什麽?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麽呢?我們來一一拆解。
(1)家長情緒的來源
打、罵孩子時,家長的情緒往往已經是處於不受控的狀態,也許是對孩子屢教不改的憤怒,也許是對自己辛苦付出孩子卻不領情的委屈,也許是對明天又要面臨老師「電話存取」的恐懼……
總之,在那一刻,情緒奔湧而出,家長的行為完全被情緒控制。
但這些我們能想到的情緒理由,都不是情緒的真正來源。情緒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①自身當下的身體、精神狀況;
當我們精疲力盡時,對孩子的包容度就會下降;而當我們身心愉悅時,對孩子就更加有耐心。相信每一位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
我們來看一個場景:下班回到家,你看到孩子沒有寫作業,葛優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你會有怎樣的情緒和行為?
如果今天工作不僅非常辛苦,還跟同事發生了矛盾,又被領導批評了一頓。你帶著一身的疲憊,一肚子的火,看到這個場景,估計瞬間火山爆發,此處省略一萬字,大家自行腦補。
那如果,今天不僅工作輕松,領導在工作會議上對你大加贊揚,並獎勵一萬塊!你哼著小調回到家看到孩子的表現,估計是顧不上作業寫不寫的問題,而是拿著鈔票一揮:「寶貝,今天我們出去吃大餐!快,穿衣服,走起!」
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有所覺知。當我們處於疲憊、精力耗盡的時候,要給自己修復的時間,半個小時,深呼吸放空自己,閉目養神,聽幾曲舒緩的音樂,讓身心放松下來。
家長的狀態會影響孩子的狀態,我們狀態越好,孩子感覺越放松越安全,做事效率也會提高。
②對人事物所持的觀念、想法;
引起情緒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人事物所持的信念、想法。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建立的認知行為理論——情緒ABC理論,認為情緒和行為的結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並不是由直接的誘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引起的,而是由於個體對誘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產生。
也就是說,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因為信念和想法不同,情緒反應就不同。
比如,孩子考試97分。
A家長覺得,孩子現在壓力大,世界不存在完美,考97分孩子已經很努力了。於是,贊美孩子:「哇!不錯啊!只丟了3分,很厲害啦!」
而B家長認為,凡事都要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好!要態度端正、精益求精!於是,嚴肅批評:「那3分也不應該丟,昨天復習時我還特意強調了這個知識點,你還能錯!」
同樣是97分,因為家長對此的想法不同,情緒反應也就不同。
那麽,題主所說「孩子磨蹭」,這是題主對於孩子行為的評價,這種評價是基於題主的信念和想法。
刷牙洗臉磨蹭,用時15分鐘是磨蹭?還是20分鐘是磨蹭?半個小時吃完飯是磨蹭,還是一個小時吃完飯是磨蹭?
標準,掌握在當權者手裏。也許,某一天,孩子10分鐘刷好牙了,比以往少用了5分鐘,但家長依然覺得孩子磨蹭。
有一句經典家庭教育語錄,相信大家耳熟能詳:教育孩子,就是陪著蝸牛去散步。我們每一位父母在著急的時候,都需要反思,是不是只看到了自己的標準,而忽略了孩子本身。
覺察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是每一位父母的功課,這無形的指揮棒,不能亂揮。推薦大家看一看【理解憤怒】這本書,對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深入的探索和了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先知己。
③從原生家庭習得的情緒情感模式以及處理方式。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烙印。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父母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情感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們悄然習得。
曾經看過一幅有意思的漫畫:
孩子犯了錯,爸爸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打兒子,這時候,爺爺一手拉住兒子,一手抄起雞毛撣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兒子!」
很多人討厭父母,卻活成了父母的樣子。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自己有了孩子,決不像父母對待自己那樣對待孩子。但是,忽然有一點發現,自己罵孩子的神情和語言,竟然與父母如此雷同!
記得小時候去同學家,看到同學跟父母撒嬌耍賴,而她的父母對她及其耐心溫柔,我無比震驚!原來父母和孩子之間還可以這樣相處。
待到自己要為人母時,療愈了很久,學習了很久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後,也是愛得非常笨拙。
有一次,兇了孩子一句之後,恰好從穿衣鏡裏看到自己的臉,霎時驚呆!那是一張復刻媽媽猙獰的臉,我從小最討厭看到的臉!
李開復說:「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我們要透過原生家庭看自己,重新成長,學習更好的愛的方式。
(2)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孩子行為背後隱藏著孩子內在的需要、動機和情緒。餓了找吃的,渴了找喝的,有需求就有行動;開心了又蹦又跳,生氣了又吼又叫,有情緒就有行為表達。
研究表明,不良行為的背後一般可概括為四個原因:吸引關註;爭奪權利;報復;自暴自棄。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註,若父母經常忽視孩子,只有在孩子有不良行為時才關註孩子,那麽,孩子就會重復不良行為以獲取關註。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從小被父親忽視,得不到父親的關註和愛。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做鬼臉,父親會大笑。從那以後,她就經常做鬼臉。
如果題主始終關註孩子的磨蹭,或者只有在孩子磨蹭時才給予關註,而其他時刻給孩子的正向關註很少,那麽孩子就會繼續延續這個行為。
若孩子感到自己做事情的標準掌握在家長手裏,沒有自主權,那麽他就會爭奪屬於自己的權利。「我有我自己的做事速度,我為什麽一定要達到你的要求?」
而當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潛意識裏產生報復情緒。「你要我怎樣,我偏不,我看你能把我怎樣!」
經過一系列的「鬥爭」,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問題,孩子就會自暴自棄。「反正你都覺得我磨蹭了,那我就這樣了。」
說在最後,心理專家曾奇峰老師曾說:一切問題的根本都是關系出了問題。
當我們無法接納孩子的某些行為時,我們不能只單純的去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要看到我們在跟孩子的互動中發生了什麽。
我是茗月,心理咨詢師,全職媽媽,育兒先育己。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如果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請關註 @茗月育兒育己 ,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