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了關於養兒子的文章,【如果你生了兒子,這些事越早知道越好】
今天呢,再來分享一篇關於女兒餵養的,家有小棉襖的這裏集合啊~
一、女兒的富養,在愛,不在錢
「千金」和「掌上明珠」是女兒的代名詞,「女兒要富養」也是喊了多年的口號。
2014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3002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0.8%的受訪者贊同 「女兒應富養」 。
但是,富養就是多花錢嗎?其實,真正的富養不在金錢上的付出。
【少年派】中鄧小琪就是被媽媽富養大的,給她穿華麗的裙子、住富麗的房子、買高檔的東西……用金錢為她「武裝」起一個富足世界。
然而,鄧小琪一身「公主毛病」:嬌氣任性,自私虛榮;看似外表富麗,實則內心荒蕪。
見別的同學帶著爸媽做的愛心便當返校,鄧小琪也帶了一盒壽司,說是媽媽親手做的。
後被室友發現並拆穿,原來那是她買的。
因為單親家庭的她沒得到過父愛,媽媽又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她,導致鄧小琪嚴重缺乏安全感,所以才自欺欺人用謊言編造父母的寵愛。
教育家胡慎之曾說:「用足夠的愛給孩子建立內在的安全感,才最重要。」
再華麗的物質富養,也填補不了空洞缺愛的心靈。
相反,劇中的林妙妙家境一般,她不是被富養大的,想買個單車都費一番周折。但她有個「愛充足」的家庭。
媽媽變著花樣為她做好吃的,寵愛她的胃;爸爸為她排憂解難,寵愛她的心。父母恩愛,家庭開明,很多同學都羨慕林妙妙有個歡樂有愛的家庭。
哪怕考試失利考了倒數第一,她也沒有自甘墮落,依然信賴家的依靠,給爸爸打了電話。爸爸的一番開解和一包零食,就令她瞬間滿血復活。
被愛富養的林妙妙,她身上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別人羨慕卻模仿不來的。
女兒的富養,在愛,不在錢。
教育家洪成文提出:
富養女孩應是「雙E」的增加。第一個E是教育(Education),第二個E是經歷(Experience)。富養富在教育,富在引導,富在興趣挖掘。給女兒充足的愛和優質的教育,豐富她的精神世界,多帶她看看廣闊的天地,開闊視野胸襟,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二、女兒不一定非有個「女孩樣兒」
同事家的女兒甜甜是媽媽眼中的「假小子」,不愛洋娃娃愛恐龍玩具,不愛紮小辮愛留短發。
媽媽想讓她學古箏,熏陶淑女氣質,她偏偏喜歡架子鼓,天天敲敲打打。因為喜歡,所以肯用心學,她還在相關比賽中獲過大獎。
田亮的女兒森蝶,被稱為「風一樣的女子」,行動力不輸男孩。她喜歡打網球,爸爸媽媽就支持她。因為喜歡,小森蝶頂著四十度高溫練球,雙腳磨出了泡都不喊苦。
史蒂夫·維度爾夫在【養育女孩】中強調:「不要給你的女兒買那種強調外表和著裝的玩具,最好能避免任何以女孩為目標的玩具。」
玩具不分性別,興趣不分性別,只要女兒喜歡,沒必要非用刻板性別印象來限制她。
作家周國平也說過:「最優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體的。既賦有本性別的鮮明特征,又巧妙揉進了另一性別的優點。「
養女兒,不必非讓她端著「女孩架子」,也可以「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喜歡恐龍的女兒可愛軟萌、敲架子鼓的女兒個性帥氣、打網球的女兒陽光活潑。
養孩子最忌性別刻板印象,女兒不一定非要有個大眾化的「女孩樣兒」。
尊重她的天性,鼓勵她成為自己的樣子,才是養女兒最好的方式。
三、女兒尤其需要「性教育」
養女方知世道險,有人說:「生了兒子的看誰都像親家,生了女兒的看誰都像流氓。」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2013-2016年,法院審結的性侵兒童案件高達10782件。平均每天超過7名兒童被傷害。
而「女童保護」專案2013年統計結果顯示,被公開報道的293名受侵害兒童中,女童有287名,占比高達98%。
不久前,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猥褻9歲女童案引發眾怒。小女孩身體的傷可以透過時間恢復,但是她心理的創傷如何治愈?
廣州花都9歲女童小琪,被鄰居性侵長達3年之久,期間父母竟一無所知。她也因此患上了盆腔炎、陰道炎等婦科疾病。
令人心疼的是,迫於恐嚇威脅,小琪每周末被迫上門任其侵害,卻不知道向父母求助。
性教育的缺乏,使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無法及早辨識並中止侵害行為。
「女童保護「專案組還對三千余名學生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
知道性教育的孩子只占20%;不知道性教育的占48.3%;剩下31.7%的孩子對性教育似懂非懂。從一份關於孩子性知識的問卷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問題——
「你認為身體哪些部位是你的私密部位,別人不能觸碰?」只有36%的孩子選擇了「內褲覆蓋部位」,還有很多孩子竟然選擇了手、臉、頭發。孩子的性知識太匱乏! 「如果陌生人摸你,讓你感覺不舒服,你會怎麽辦?」
很多孩子選擇「沒啥事忍忍就好了」或「害怕但不敢說」,選擇「想辦法逃脫」的只占少部份。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太薄弱!
有段性教育的測試短片,邀請了6個孩子,看他們是否願意脫掉衣服,來換取新衣服、糖果或玩具。結果,5個孩子毫不猶豫脫了衣服。
只有一個小女孩沒脫,因為媽媽曾告訴過她「不能在男生面前脫衣服」。
這就是差距!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比沒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會更強。
細思極恐!真的是「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嫌你孩子太小」。
家有女兒,性教育必須重視——
事前謹慎防患,好過事後悲傷。
世間有險惡,不在女兒面前粉飾太平,從小教她提高安全意識。
女兒多一份警惕之心,壞人少一個可乘之機。
四、請爸爸多參與女兒的成長
爸爸的角色,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微妙而深遠的意義,因為爸爸是女兒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
英國Lynda Boothroyd博士研究發現:
女兒與父親的親密程度,直接影響到女兒的擇偶標準。跟好友閑聊,她說她爸是教師,典型的大男子主義,主張男主外、女主內的老傳統,家務活從來不幹。
她從小看慣並無形中認可了父母的這種婚姻模式。如今,她找的老公跟她爸如出一轍,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扶。
婚姻角色中,有相當一部份,老公和老爸出奇的相似。
調查顯示:
有65%的女生會按照父親的模式選擇男友及丈夫。另有15%的女生選擇和父親類別截然相反的男人做丈夫。加拿大聖傑洛大學曾對20-24歲的女生做過調查,發現「父親對女兒的感情與社會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父親的關註度越高,她們處理問題的能力越好」。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對女兒尤其如此。
好爸爸不僅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還能潛移默化地指引女兒找到佳婿。
爸爸們,加油吧!努力成為女兒心中的好爸爸,因為,你們將影響未來女兒對丈夫的選擇。
「吾家有女初長成,嬌俏可人及傾城。」女兒值得被愛,也要有愛的能力。教她們學會愛自己,愛他人。一個思想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更容易得到幸福。
願所有女兒,善待自己,並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看完請幫2個忙】
1、點贊收藏,是我碼字的最強動力;
2、關註我 @Tommy和Jenna 一起交流育兒心得,陪娃成長 ❤ ️
他叫Tommy,小名一哥兒,愛英語的5歲卷娃,在家自學英語,詞匯量3000+;
我叫Jenna,名字他起的,90後懶媽,知乎兒童教育優秀作者,文化公司聯合創始人,美國正面管教講師,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曾任百萬級育兒大號主編。
關註我 @Tommy和Jenna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英語學習日常和育兒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