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寶寶斷奶的時候,媽媽必須要離開嗎?

2024-09-20親子

強行母嬰分離斷奶很可能 「贏了表面,卻輸了長遠」。

大人們眼中的「贏」,往往只是戒奶「成功」的假象——寶寶不再哭鬧,大人也省心了。但你是否註意到,斷奶後寶寶夜醒更頻繁、變得更黏媽媽呢?

或者,寶寶開始咬指甲、吃手指,或其他方式安撫自己?這些,都可能是寶寶在尋找那份被分離式斷奶「奪走」的安全感。

一些「非正常行為」,很可能是分離式斷奶寶寶過後在「補償」。

當然,不是每一個上述行為都這麽套用,我們需要具體分析每個寶寶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這些行為都值得作為父母的我們去深入了解和關註其行為背後的原因的。另外,如果你的寶寶還願意在你面前撒嬌,願意黏著你。恭喜你,至少你的親子關系目前還是比較正常的。

其實,斷奶時強行讓媽媽離開寶寶,更多時候是大人在逃避自己的焦慮和不敢面對。

我們總希望寶寶能快點停止哭鬧,快點斷奶成功,卻忽略了寶寶內心的需求。真正的「斷奶成功」,不應該只是表面的平靜,而是寶寶能夠比較「安全」地度過這一階段,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是需要大人、特別是爸爸媽媽的耐心陪伴和接納的。

咱們也沒有絕對地說分離式斷奶就一定會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幸運家庭的寶寶能夠透過「自我安撫」得以比較安全地度過這一時期。這也說明,寶寶具有適應和成長的能力,只要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理解。

但有些家庭,會極力阻止寶寶的自我安撫,從而讓寶寶只能再次自我壓抑。進而引起其他行為問題或造成更長遠的養育問題。

育兒無小事,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對寶寶產生影響。所以,在斷奶這件事上,我們不能只想著怎麽省事。相反,我們應該用更溫和、更漸進的方式,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那到底怎麽斷奶呢?

  1. 1 歲內斷奶采用奶瓶餵養逐步代替即可。
  2. 1 歲以上寶寶斷奶總原則: 「不主動給乳房,但也不拒絕,食物、安撫和陪玩上豐富化」。
由於 1-2 歲寶寶分離焦慮比較嚴重,所以此階段斷奶需要大人給予足夠的陪伴和耐心。

步驟一:至少提前半個月讓寶寶知道:他即將不能吃媽媽的奶了。

① 讀斷奶繪本,比如【再見,媽媽的奶】
② 日常給寶寶灌輸:他能吃很多食物,也可以喝牛奶,不一定非要吃媽媽的奶。但是不影響他原來得到的愛。

步驟二:逐步減少乳房親餵次數。

開始可以每天減少一兩頓親餵,後面再每天減少 3 次親餵。以此類推逐步進行。

3. 戒奶註意事項

  • 接納寶寶的哭鬧,並陪伴
  • 給寶寶建立好睡前程式
  • 斷奶期間不要讓寶寶餓著,規律飲食,規律作息,否則寶寶會把戒奶和吃不飽、睡不好聯系起來,加大斷奶阻力
  • 小貼士: 斷奶過程中,記得隨時觀察寶寶的情緒和身體反應,靈活調整斷奶計劃。

    除非特殊情況,否則通常不建議選擇母嬰分離斷奶的方式。因為媽媽的陪伴,是寶寶最堅強的後盾。如果媽媽實在不忍心聽到寶寶哭鬧,那麽請爸爸或者其他家人一起幫忙。

    在斷奶這場愛的考驗中,讓我們以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態度,與寶寶共同成長,迎接每一個新的階段吧。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