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一個看似匪夷所思的結論: 「刷牙難」,原因並不是「刷牙」難!
先看看題主是怎麽做的吧:
前段時間,晚上給娃寶(3歲)刷牙,十分鐘過去了,還沒有刷好。娃寶我們來剪刀石頭布,誰輸了誰就刷牙,好嗎?他輸了,下面的牙齒刷了兩下,上面的牙齒還沒來得及刷。
媽媽一邊唱小星星,一邊給你刷牙,好嗎?唱了三遍,沒刷成。
講了故事,聽得津津有味,一要刷牙,就趕緊的把嘴巴給捂上。
好說歹說,就是不松手。
我就想問一句: 這是在刷牙,還是在陪玩啊?
又是剪刀石頭布,又是唱小星星,又是講故事,孩子玩得超級開心,於是暗暗下定決心
「真好玩啊,還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他哪裏是抗拒刷牙,分明是因為不想結束有趣的親子陪伴時間,所以用「抗拒刷牙」作為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爸爸媽媽多陪我一會兒!
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之所以離開弗洛伊德,是因為他認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過分強調過去經歷對現在的影響。但是,要解決當下存在的問題,不能寄希望於無法改變的過去,而是要改變對未來的認知,從而將治療方向由過去指向未來 [1] 。後來就有了正面管教裏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感知和詮釋的力量。
當孩子對於「刷牙」這件事的理解出現偏差,認為只要自己拖延進度,父母就會開啟有趣的親子陪伴模式時,他就會開始拖延——直到父母爆發,停止這一時光之前,都是他可以用拒絕刷牙來說了算的美好時光。
對照著看一下:
經歷:拖延刷牙的時候,爸爸媽媽會陪我唱歌、講故事、玩遊戲感知:刷牙的時候不刷牙,實在是太快樂了!
詮釋:原來拒絕刷牙,會帶來這樣的好處!
信念:只要我拒絕刷牙,就會獲得快樂的親子時光
決定:拒絕刷牙
這也是為什麽在原則問題上,父母一旦讓步,或者透過哄、勸、騙、誘之以利的方式讓孩子服從,孩子就會「越來越難養」、「脾氣越來越大」——這是因為父母的應對措施,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良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利益!
孩子不傻!精得很呢!
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不能靠一時的哄勸騙,而要讓孩子形成規律。
繪本、圖書、兒歌、遊戲都很多,但這些工具一定是在孩子「 抗拒刷牙這件事本身 」的階段用的。
記住,當你說盡「為什麽這麽做對孩子有好處」的道理,孩子仍然拒絕的時候——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他不是不懂,只是不願意。
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後,通常有四種「錯誤目的」:
透過操縱別人為自己幫忙,或者得到特殊待遇。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得到特別關註或者特別陪伴時,才有歸屬感,才證明自己對父母而言是重要的。
這種行為通常會讓家長感到心煩、惱怒、擔心或內疚。
比如,父母和旁人聊天/打電話的時候,孩子會不停打斷對話,甚至會出現短暫的倒退,例如突然尿褲子等,好讓父母講關註重心轉向自己。2-3歲叛逆期的孩子通常會希望「我說了算」。在他們看來,只有當自己能主導、控制某件事,或者證明沒有人能控制自己時,才有歸屬感。
這種行為同會讓父母被激怒,感到自己受到了挑戰、威脅,或者幹脆被擊敗。
比如,明明跟他們說了很多次,不要把食物混到一起吃,不聽,偏要混到一起吃。一邊吃,還一邊得意洋洋地看著父母。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缺乏歸屬感的孩子身上,一旦受到傷害,就會以牙還牙,因為自己反正沒人關愛。
比如,那些和成人針鋒相對的孩子,成人打罵得越厲害,孩子報復得越厲害,而且越不聽話。這種就是自暴自棄型了。這樣的孩子在內心不相信自己有所歸屬,總是拒絕任何努力或挑戰,希望別人不要對自己寄予熱河希望。反正我怎麽都做不好,努力也沒用,就別管我了。
比如,常常被罵「笨」的孩子,在做題的時候可能會說:我笨啊,我就是做不出來了。不想做了,好累啊,我不會啊。題主3歲的孩子用盡渾身解數拖延刷牙時間,很有可能是尋求過度關註或尋求權利。
那麽,該怎麽做才好呢?
相信寶寶自己能刷牙,他一邊刷牙,一邊給予鼓勵「刷得真幹凈、真好!」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能勝任。
和孩子約定好,只要刷完牙,就可以陪他唱歌、講故事——但前提一定是要刷完牙。孩子可以選擇不刷牙,那父母就將房間的燈都關上,自己玩自己的、看手機也好、聊天也好;除非孩子刷完牙,再肯定他的行為,然後開啟睡前的親子時光。
提前和孩子說好,每晚的睡前流程是怎樣的,盡量遵循同樣的睡前流程來安排孩子的作息。習慣成自然,慢慢就會好起來。
當孩子拒絕刷牙並洋洋得意時,父母可以直白地告訴孩子:
「我不能強迫你刷牙,但你可以幫我擠好牙膏,然後我們一起來刷牙。」
當孩子發現自己對父母有影響力,並且能勝任一部份刷牙事務的時候,就會開始轉向積極的方向。
平時可以多一些特別的親子時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關註和尊重。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只需要用一些肢體語言,例如抱抱他,握握手,或者一些特別的姿勢,他就能很快感到安全感,從而讓自己的行為正常起來。
育兒不能只靠「繪本、遊戲、兒歌」等工具,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多換位思考,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參考
- ^https://www.ukessays.com/essays/psychology/sigmund-freud-and-alfred-adler-psychology-essa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