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務系統成為國企腐敗現象的「重災區」,同時也是國企反腐打貪的重點領域,產生多起典型案例。
據廣東省紀委監委官方網站「南粵清風」10月14日訊息,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波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終止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資格,收繳違紀違法所得,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並移送。
經查,孫波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金;違背組織原則,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利用職權在國有企業人員聘用等方面為他人謀利;廉潔底線失守,違規借用管理和服務物件錢款,安排他人支付應當由個人支付的費用;以權謀私,靠企吃企,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專案推進等方面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經廣東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依法依紀對孫波作出上述處理決定。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這是今年以來廣東省內曝出的至少第五起地級市以上(含)水務公司高管落馬案,涉及多名公司一、二把手,包括惠州、珠海、東莞、深圳、肇慶等市。而從全國來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至少20名水務國企高管或水務局官員被查,其中近半數為單位「一把手」。去年全國各地則有約30起水務系統腐敗案發生。水務系統的反腐形勢不可謂不嚴峻。
深圳水務系統再出「蛀蟲」
公開資料顯示,孫波,男,漢族,1972年10月生,重慶巫山人。1987年9月至1994年7月,孫波在武漢大學就讀,畢業後進入深圳市計劃局工作。2005年5月,孫波任深圳市發改局綜合處處長,2006年9月任寶安區副區長,2015年8月升任深圳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改革辦)主任。
2019年1月,孫波轉赴企業任職,任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21年10月,孫波跨省至海南省掛職,任海口市委常委、海口市政府副市長(掛職兩年),期間兼任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局長。掛職結束後,孫波重返深圳,擔任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今年6月30日,廣東省紀委監委通報,孫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最佳化統籌全市環境水務資源,於2019年5月在深圳水務集團的基礎上成立的市屬國有獨資水務控股集團,以原水-供水-排水-水環境治理為核心業務。深圳水務集團前身為深圳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於1981年成立,現由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
深圳水務系統歷史上曾發生多起腐敗案,不過多在水務行政主管部門。其中,2015年7月,時任深圳市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張綺文被查,成為該局10年內「倒下」的第三名局長。前兩名為2005年落馬的黃添元和2014年落馬的蔣尊玉,後者案發時已官至深圳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
深圳水務系統的腐敗案例在廣東省內並非孤例。今年2月,惠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偉被查,9月份被「雙開」(開除黨籍和公職)並移送審查起訴;4月,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施雷被查;5月,東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錦容被查;8月,肇慶市肇水水務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慧晶主動投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外,8月份還有韶關市始興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春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東莞、肇慶、韶關三市近來均有不止一起水務系統腐敗案件。尹錦容案發之前半年裏,東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已有2名高管被查,包括原總經濟師黃文通,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偉強。楊慧晶被通報的同時,肇慶市肇水水務發展有限公司還有封開供水分公司原副經理莫麗忠被查。而韶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胡列峰,早在去年2月即已落馬。更早的2015年12月,韶關市水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曾憲波也因腐敗被查。
官方通報顯示,上述落馬國企高管或水務局官員,大多涉及經濟問題,具體案情包括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靠水吃水」,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專案推進等方面謀取利益,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
全國水務系統腐敗案頻發
相關專家指出,水務系統腐敗案易發頻發,並非廣東一地獨有的現象。近年來,全國多地發生多起水務腐敗案件,顯示其背後有一定的共性問題,值得各方重視。
就在孫波被「雙開」前幾天,吉林市紀委監委網站於10月10日公布,吉林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大軍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而在今年3月,吉林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佟延明已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水務系統已有至少20名國企高管或水務局官員被查或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其中近半數為單位「一把手」。級別較高者除了上文提到的案例,還包括:3月,山東水投發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葛兆生涉嫌嚴重違法被查;5月,中國南水北調原副總經濟師、中原區域總部原總經理樊新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6月,福建省水利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夏讓欣(副廳級)涉嫌受賄罪,被依法提起公訴,等等。
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水務系統發生約30起腐敗案,涉及山東、貴州、江蘇、四川、廣東等多個省市,其中多數為地市以上單位,主要涉案人員多見單位一、二把手。
一位相關專家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水務系統成為腐敗「重災區」,不僅反映個別人的道德敗壞、法律意識淡薄,也暴露出該領域相關監督機制及企業內控仍需完善。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水務建設工程遍地開花。這些工程大多體量較大,且多由財政全額撥款,由此滋生出大量尋租需求和尋租空間。而在環境水務系統中,權力過於集中於個別領導或部門負責人的情況還較多,一個專案能不能上,合不合格,關鍵個人的意見往往起很大作用,這就給了腐敗產生的機會。
為了堵上相關漏洞,有關方面進行了多種努力。例如,為了解決企業紀委書記「腰桿不硬」的問題,2016年,恰在深圳市水務局系列腐敗案之後,深圳啟動了市屬國企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根據改革辦法,市直管企業紀委書記人選,由市紀委會同市組織部門提名、考察。其任免由市國資委黨委按照相關程式辦理。
改革後,深圳市國資委直管企業紀委書記由過去的內部產生,變為了上級選派。紀委書記對上級黨委和紀委負責,其提名考察、薪酬福利等事項,則由市國資委統一管理,從而讓紀檢幹部與企業在組織任免和經濟上完全脫鉤,有效破解了國企同級監督難問題。
但要達到更理想的監督效果,顯然需多方發力。上述專家認為,國企反腐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完善制度機制,嚴格貫徹「一把手」末位表態,防止權力濫用。同時,應緊盯國企「一把手」、班子成員和關鍵崗位人員,嚴厲查處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還要嚴防「影子股東」「政商旋轉門」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