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推進綠色生產,提升高質素發展「含綠量」

2024-02-01新聞
吳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素發展的綠色底色」。近日釋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建設目標——「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一體推進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產業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生產,也稱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工業技術與器材、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汙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生產、服務、產品使用過程中汙染物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是實作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綠色制造名單,湖南已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13家、綠色園區18家、綠色設計產品122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27家,生產領域的資源環境績效得到持續改進。當前,我省應著力促進企業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不斷貢獻湖南力量。
加強政策引導。西方已開發國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比如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透過嚴格立法和政策扶持,推動綠色產業高速發展、逐步進入技術成熟期並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我省應積極學習借鑒全球綠色產業發展先進經驗,最佳化相關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一是對綠色生產實施財政補貼。比如美國2022年出台【通脹削減法案】,政府支出3690億美元為主要生產環節在美境內完成的綠色產業提供高額補貼。二是對綠色生產實施減免稅。比如法國2023年出台【振興「綠色工業」法案】,政府計劃每年撥出10億歐元預算用於對環境友好型投資的新稅收抵免。三是對綠色生產實施低息貸款。比如德國2022年設定「氣候與轉型基金」,政府批準超1700億歐元透過提供貸款和資助等方式促進綠色能源發展,並幫助企業和個人轉型為可再生能源使用者。
加快市場營建。強化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互動協同,供需雙側共同發力,營造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綠色產業市場環境。一是營造加快產業綠色轉型的環境。推動全省有序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抓好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整合全省各類試點示範,助推示範區呈現綠色生態、綠色產業、綠色文化、綠色制度之美,輻射全省。二是鼓勵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湖南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過程,在工業、建築、交通等構建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的重點領域抓源頭、抓替代、抓改造,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功能,積極推廣綠色生產,構築綠色市場。三是積極培育綠色消費市場。持續實施【湖南省貫徹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若幹措施】,大力倡導綠色消費,鼓勵居民自覺開展綠色采購,進而改善企業綠色發展環境。
加大科研助推。推動多元合作,為企業實作綠色生產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一是構建支持綠色生產的創新平台。強化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機制創新和試點示範,推進湘江科學城重點專案建設,支持長沙加快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充分調動企業研發核心技術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綠色技術成果轉化率。二是打造促進綠色生產的產教融合平台。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以「4+4科創工程」為引領,加快引進「大院大所大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建共享技術服務平台,破解綠色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充分發揮我省67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的優勢,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推廣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積極培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三是完善綠色生產的服務體系。小微企業可透過技術服務(橫向課題)方式,在技術研發、管理創新、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與所在市州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大中型企業可透過強化校企科研合作、引進國外綠色生產技術,研究制定符合我省綠色產品標準與認證機制,試點推行「企業綠碼」,使生產者生產綠色產品、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有規可依,讓湖南高質素發展「含綠量」更高。
(作者系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特約研究員)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