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霸權:軍事、科技與美元
在過去的兩個多世紀中,美國憑借其軍事、科技和美元的霸權地位稱霸全球。美國利用科技和美元霸權不斷「收割」全球財富,同時利用軍事霸權挑唆戰爭,從中牟取利益。這三個霸權相互聯系、相互支持,使得美國這個所謂的「世界警察」可以在全球橫行霸道。美國經常使用各種手段打擊其他國家的行業和企業,以損害其競爭力。例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甚至一度超過了美國。然而,美國采取了打壓和制裁行動,最終奪走了日本的核心技術和市場份額,導致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一落千丈,至今無法恢復。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身上。阿爾斯通在水電器材、核電廠常規島和環境控制系統等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占據著大量的市場份額。然而,最終阿爾斯通被以低價收購的方式肢解,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這一系列的例子令人震驚。目前,美國再次將矛頭指向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先是實施了實體清單政策,然後拉攏盟友組建了「四方同盟」,甚至與日本、荷蘭政府簽署了三方協定。這一系列的行動旨在限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在半導體芯片領域,三方協定和芯片規則的實施導致中國被困在14nm制程,無法實作大規模生產。但是,在5G領域,即使美國透過打壓華為和拉攏盟友的方式,三年過去了,華為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根據數據顯示,華為目前擁有的5G核心專利數量世界第一,並且還獲得了孟加拉的百億5G訂單,遠遠超過高通和諾基亞。面對這一情況,美國也感到了壓力,所以開始積極發展6G,並且拉攏日本、南韓和歐盟成立了「6G聯盟」,以爭奪專利總數的領先地位。
另外,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向馬斯克的星鏈公司投資,希望該公司盡快完成「星鏈計劃」,以重新在衛星領域占據優勢,超過其他國家。眾所周知,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從2019年開始實施,已經向太空近地軌域發射了約5000顆衛星。而美國本土也在太空中發射了3000多顆衛星,使其在衛星坑位上成為全球第一。一旦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全面完成,美國將建立起一張密布的「衛星網絡」,不僅能在未來主導6G,還能監控其他國家的行動。因此,許多外媒表示,華為在這場競爭中已經輸了。
然而,拜登沒想到的是,中國早就有應對馬斯克「星鏈計劃」的對策,並在前段時間宣布了中國電子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種秘密武器——空間雷達SLC-18。據研究人員透露,這種空間雷達能夠對近地軌域600公裏範圍內的衛星進行跟蹤、測量、預警和統籌分析。值得註意的是,馬斯克發射的星鏈衛星中有80%位於近地軌域550公裏的位置,也就是說,空間雷達SLC-18能夠監測所有這些衛星,及時預知任何異常情況,徹底打破馬斯克所說的「全球無死角監視」。更令馬斯克心碎的是,中國還在打造自己的GW星座計劃,計劃向太空發射1.3萬顆衛星。目前,該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一旦GW星座計劃完全實施,再配合空間雷達SLC-18,無論是衛星坑位還是監控,中國都能牢牢壓制星鏈計劃,仍然能在未來的6G領域占據較大的優勢,超過美國。
給拜登和馬斯克的警示
中國此次打出的所謂「王炸」,旨在提醒拜登和馬斯克:不要以為擁有眾多衛星就能占據絕對優勢,肆意妄為;不要以為透過三方協定和禁止芯片供應就能限制中國的發展。現在是實力說話的時候,而不僅僅是空口說白話。中國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不斷尋找應對措施。空間雷達SLC-18的研發和GW星座計劃的推進,是中國為了應對美國在衛星領域的挑戰而采取的行動。這一舉措表明,中國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不會被任何挑戰所動美國的壟斷地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軍事、科技和美元的霸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國正在努力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並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透過自主研發和創新,中國在5G和衛星領域表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潛力。
然而,需要註意的是,競爭是長期的過程,沒有國家能夠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國際合作和交流仍然是實作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相互尊重和平等對話的態度對於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最後,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在平等、公正、互利的基礎上相互合作,推動全球科技和經濟的繁榮發展,而不是透過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做法破壞現有的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