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航運保險法人機構去年仍未能扭虧。
1月26日,東海航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東海航運保險實作保險業務收入3.7億元,實作凈利潤-4304.64萬元,凈資產收益率-11.07%。
就效益類指標來看,東海航運保險去年綜合成本率為131.66%,其中綜合費用率為62.13%,綜合賠付率為69.54%。作為衡量保險公司盈利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綜合成本高於100%,則意味著承保虧損。
在投資端,東海航運保險近三年平均投資收益率為4.27%,近三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88%。2023年,該公司投資收益率為0.86%,綜合投資收益率則為0.38%。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東海航運保險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02.14%,較前一季度末有所提升,最近兩次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B級。
根據披露,東海航運保險董事、監事、高管去年的最高年薪為183.2萬元。分區間看,有1名董事和3名高管去年的薪酬位於100萬元-500萬元區間內,有1名監事和3名高管去年的薪酬位於50萬元-100萬元區間內,有1名高管去年的薪酬低於50萬元。
對於東海航運保險而言,2023年是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該公司於當年8月獲批擴大業務範圍。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在此前船舶航運相關的保險業務上,新增了航運及港口基礎設施直接相關的機動車保險、企業/家庭財產保險及工程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等。
東海航運保險當時表示,作為全國第一家專業航運保險公司,擴業成功標誌著其在加快專業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對進一步適應航運產業發展新趨勢、提升多元化經營能力、成為一家真正的專業化航運保險主體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
其實,在擴業的背後,是東海航運保險成立八年多來還尚未能實作盈利。2016年至2023年,東海航運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75億元、1.74億元、1.89億元、2.97億元、3.67億元、4.75億元、3.75億元、3.7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381.11萬元、-3383.40萬元、-3228.11萬元、-3480.29萬元、-1.5億元、-2.12億元、-8518.08萬元、-4304.64萬元。
可見的是,東海航運保險凈虧損近幾年正逐年收窄,但其保險業務收入在2021年達到4.75億元的頂峰後,開始逐年下降。
在2024年新年獻詞中,東海航運保險回顧稱,面對航運保險行業發展的困難壓力,該公司2023年堅持高質素發展的執著定力,迎難而上,持續完善專業化體系建設,持續實施有效的經營策略,堅決打贏「最佳化險種結構、提升業務質素、消化歷史包袱」這場硬仗,風險敞口大幅收斂,經營業績大幅改善。
東海航運保險在官網簡介中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總部設在浙江省寧波市,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組建,屬國內首家航運保險法人機構,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專業化的國有保險公司。
不過,早在2021年3月,原寧波銀保監局已批準人保財險將所持東海航運保險全部股權轉讓給寧波市金江投資有限公司、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寧波地方國企,人保財險結束股東行列。此前,人保財險為東海航運保險第一大股東,持股40%。
目前,東海航運保險共有四家股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金江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0%,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