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四川省政協委員陳厚生:建議支持建立「宜賓竹」區域公共品牌等 推動竹產業高質素發展丨代表委員在這裏

2024-01-23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受訪者供圖)
陳厚生
人物名片
陳厚生: 四川省政協委員、宜賓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宜賓市委主委
四川省,現有竹林面積達1835萬畝,居全國第二位;宜賓市,現有竹林面積約334萬畝,是竹資源大市,獲得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竹都」稱號。
「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近年來,宜賓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宜賓竹產業持續高質健康發展,發展質效在四川省位於領先地位,「宜賓竹」在國內已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如何推動宜賓竹產業持續高質健康發展?帶著這樣的思考,今年,四川省政協委員、宜賓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宜賓市委主委陳厚生送出了關於支持宜賓建設全國竹產業高質素發展示範市的建議。
有何目標?
宜賓提出要建設全國竹產業高質素發展示範市,走在全國前列
竹子作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是塑膠的重要替代品。
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該行動目標計劃到 2025 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產品質素、產品種類、產業規模、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與 2022 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產品綜合附加值提高 20%以上,竹材綜合利用率提高 20 個百分點。
位於宜賓的蜀南竹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四川蜀南文旅集團供圖)
同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竹產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建設目標為到2025年,現代竹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優質新型竹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竹產業質素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全省現代竹產業基地面積達到1200萬畝,竹漿總產能達到250萬噸,竹筍加工能力突破120萬噸,實作竹產業總產值1200億元,竹產業綜合實力保持全國前列。
「目前,宜賓市竹林面積334萬畝,竹產業綜合產值384億元,下一個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據陳厚生介紹,宜賓積極發揮竹林特色資源優勢,聚焦「以竹代塑」「森林糧庫」新賽道,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素發展,提出建設全國竹產業高質素發展示範市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竹產業質素和效益走在全國前列。
事實上,宜賓也一直憑借豐富的竹資源、深厚的竹文化等,探索竹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堅持「二產帶動、三產聯動」,逐步由竹資源大市向竹經濟強市轉變。據了解,近年來,宜賓各縣(區)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竹產業。其中,屏山縣、筠連縣、珙縣大力發展高山竹筍產業;南溪區、江安縣大力發展竹漿紙及竹纖維產業;翠屏區、長寧縣、高縣、興文縣打造竹林風景線,並大力發展「以竹代塑」等。
有何建議?
支持建立「宜賓竹」區域公共品牌等
在竹產業不斷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陳厚生日常調研中也關註到了當前存在的問題。經過綜合整理,他把關於竹產業存在的問題寫進了這次的提案中。
陳厚生首先提到科技支撐不足的問題。具體包括高能階的竹類專業研發機構和平台欠缺,竹漿清潔制備、竹纖維紡織、竹原纖維高值化利用技術,竹材防黴防蟲技術,以及小徑筍保鮮儲存技術還沒有顛覆性突破,竹建築、工業領域的新材料研發依然落後,筍材原料采(挖)運機械裝備依然是竹林規模經營的短板。
位於宜賓市興文縣的僰王山景區,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伍雪梅 攝)
同時,竹產品較為單一也是現存問題之一。例如,竹食品加工行業產品單一,精深加工企業和高附加值產品不多、國內國際競爭力不強,抵禦市場風險和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不高等問題。此外,套用場景不廣,「以竹代塑」還處於初級階段,宣傳推廣及套用示範還有較大差距等。
為此,以支持建立「宜賓竹」區域公共品牌等為內容,陳厚生提出了如下具體建議:
建議省上支持宜賓加強竹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引進院士專家團隊,推動宜賓成渝竹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立國家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國內一流的竹業創新平台。
建議省上支持在宜賓實施一批強基礎、引領性的專案,聚焦竹漿紙(竹纖維)、竹食品、竹文旅三大特色優勢產業,建設一批國內領先的林竹精深加工專案,並納入省重點專案,在林地和建設用地、環境容量、能耗指標等要素保障方面全省統籌保障。協調爭取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部(委、局)支持,在「天府森林糧庫」、竹林經營、林區道路建設等專案上給予傾斜,試點開展生態價值轉化。
建議省上支持宜賓市興文縣爭創全國首批「以竹代塑」套用推廣基地,強化「以竹代塑」套用場景宣傳推廣;支持建立「宜賓竹」區域公共品牌;支持宜賓市持續辦好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