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28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最高檢釋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展現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履職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成效,為各地高質效辦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提供示範。
本次釋出的典型案例包括河南省西峽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野生黑殼楠樹群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1件,其中9起以訴前程式實作公益保護,2起為訴訟案件,案件類別涵蓋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體現了檢察機關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舉措。在辦案中,檢察機關積極運用訴前磋商、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手段,督促行政機關依法打擊危害生物多樣性違法行為、加強棲息地保護、爭取專項經費、制定專門保護計劃。
據介紹,近年來檢察公益訴訟不斷延伸保護範圍,加強自然保育區、棲息地保護;推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育地體系建立;細化保護物件類別,開展種質資源、基因遺傳多樣性保護;打擊非法動物貿易,在追究非法捕撈、非法捕獵、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違法行為刑事責任同時向違法行為人追償民事賠償等。
最高人民檢察院(資料圖)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加大辦案力度,關註動植物資源保護、種質資源保護、外來物種入侵問題,以案件辦理為抓手,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督促、協同、追責效能,積極探索替代性修復等恢復性司法措施,開展專項監督、加強區域協作,提升保護質效。(記者馮家順、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