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遠海控預告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約95%機構預測2025年航運市場不確定性繼續上升

2025-01-12新聞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1月11日,中遠海控(601919.SH)釋出業績預增公告稱,2024年,公司實作凈利潤約為553.7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95%。

其中,2024年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90.8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06%;2024年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489.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06%。

中遠海控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貨櫃航運市場貨量整體呈現溫和增長態勢,伴隨著紅海局勢持續發酵等因素,有效運力供給不足,市場運價處於相對高位。在此背景下,該公司貨櫃航運業務同比實作量價齊升,取得較好經營業績。

不過,近期多家機構預測2025年航運市場不確定性繼續上升,或將變艱難。

其中,第三方咨詢機構克拉克森研究報告稱,2024年,航運費用市場高開低落,整體表現依然強勁,但特朗普勝選給全球貿易前景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整體航運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上述報告認為,考慮到基本面及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壓力,2025年將成為2020年以來航運市場艱難的一年,尤其需求側的脆弱性更值得警惕。同時,運費市場受各種事件影響波動性上升,且周期漲落更為頻繁。

中信建投證券交運及煤炭首席分析師韓軍釋出的研究報告則認為,中國主導的再全球化與美國主導的去全球化帶來的航線重構,或使集運業的景氣時間繼續拉長。

韓軍表示,雖然市場絕大多數人認為逆全球化對於全球貿易的總量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但實際上全球的貿易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這對貿易量有新的貢獻。他解釋稱,由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中國產業開始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其中多數為中間品,這些中間品原本不需要在海上運輸,但現在因為關稅政策的變化變成海上運輸的增量。同時,中間品的斷鏈也使得全球供應鏈網絡更為混亂,從一個效率、成本型的供應鏈開始轉向自主可控的供應鏈。因此,全球航路也在斷鏈的過程中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