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線行|石家莊市槁城區: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撲面來

2024-02-01新聞

石家莊市槁城區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撲面來

2023年11月8日,槁城區九門回族鄉前堤裏村組織誌願者與老人一起包餃子,豐富老人們的日常生活。 槁城區文明辦供圖

婚事大操大辦的沒了,老百姓的負擔輕了,鄰裏間的關系更融洽了,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了……近年來,石家莊市槁城區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等系列活動,使得全區群眾精神風貌持續改善,鄉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改舊習樹新風,207個村(居)制定修訂村規民約

「過去結婚,提前5天家裏就得開始張羅,流水席一擺就是一周,婚儀繁瑣復雜,家家都得請‘管事的’來幫忙。」說起早些年的婚嫁情況,槁城區梅花鎮宣傳委員楊景麗印象深刻。

楊景麗是土生土長的槁城人。2016年她結婚的時候,正是槁城區開始推行「婚事簡辦」的時候。

「要不要擺流水席,當時雙方家裏也糾結。」楊景麗笑著說,「最後還是按照村裏新規辦了。結婚當天,我們在飯店請親戚朋友們吃了一頓飯,簡單不鋪張。沒想到,後來村裏還獎勵了我們1000元錢。」

婚事新辦,喜事簡辦。2016年起,槁城區大力推行移風易俗治理工作,在婚喪嫁娶方面,發揮「兩會一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的作用,引導村民紅白事從簡,破除陳規陋習,改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

「壓縮宴請範圍和時間,紅白事不超過兩天」「限制煙酒檔次和宴席成本」「建議紅事隨禮110元以下,不坐席」……1月26日,在槁城區九門回族鄉只照村的中心廣場上,關於「婚喪嫁娶」的倡議清清楚楚地展示在公告欄中。

「2017年起,村裏大力倡導村民從新、從簡辦理紅白事,之後每年都會根據當年的情況,對村規民約進行調整。」只照村黨支部書記趙進良介紹,每年村裏會透過村民議事會集中組織開展村規民約的修訂活動,對突出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對紅白事的操辦提出新要求,鼓勵村民崇尚節儉之風,推進移風易俗。

不僅只照村,目前,槁城區207個村(居)都制定修訂了村規民約,各村依照本村村情制定了相應的紅白事操辦標準,對席面規模、用車數量、辦事天數、待客範圍、儀式程式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有了新規,如何讓村民心悅誠服、自覺遵守?「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組織發揮了大作用。」楊景麗表示。

不久前,梅花鎮朱家莊村一戶人家想要大操大辦,就被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張樹林勸住了。「各村都有一些像張樹林這樣德高望重的鄉賢,由他們和村幹部、黨員組成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倡導移風易俗,村民們都信服他們,也更容易遵從他們的勸導。」楊景麗介紹。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些年槁城區各村鎮陸續加強了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的建設指導,積極開展鄰裏互助、道德評議等活動,推動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的執行,引導農民群眾自覺踐行移風易俗。

「現如今,在槁城區,無論家裏富裕不富裕,大家辦婚宴多是去村裏的宴會廳請客,半天時間婚宴就結束了,不僅剎住了攀比歪風,也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槁城區文明辦主任白麗介紹,因為有好的風氣,這些年槁城區婚嫁要的彩禮也是一年比一年低。

婚喪嫁娶的新變化,只是近年來槁城區推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一個方面。

圍繞破除陳規陋習、涵養文明新風,槁城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白麗介紹,這些年,全區持續在各村鎮開展文明出行、文明旅遊、文明就餐、文明觀賽等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村民的文明意識。結合文明村鎮建立,組織開展「新風進萬家」「文明祭祀」「厲行節約不浪費」「最佳化人居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文明實踐活動,涵養鄉村「文明之美」。

推廣建設「德善驛站」,崇德向善蔚然成風

村規民約實起來,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群眾組織動起來,帶動村民自覺踐行。但同時,激勵機制也要建起來,如此才能為培育鄉風文明註入新動能。

在涵育文明鄉風中,槁城區創新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社會治理的雙向賦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德善驛站」的建設套用。

1月26日,走進增村鎮吳村鋪村「德善驛站」積分兌換超市,洗衣液、水壺、電吹風等各類生活用品琳瑯滿目。

「喜事新辦加5分、拾金不昧加5分、勤儉節約加5分……1分折抵1元錢,積分越多,可以兌換的獎品就越多。」吳村鋪村黨支部書記韓誌斌介紹,「現在我們村裏,家家做好事、戶戶爭先進的氛圍特別濃厚。」

位於新樂市、槁城區、正定縣三地交界處的吳村鋪村,曾是有名的後進村。村民矛盾不斷、村裏環境臟亂,是當年吳村鋪村的真實寫照。

自從設立了「德善驛站」,村裏健全完善了以村規民約為主的道德評判體系,由村裏的黨員和鄉賢擔任道德評議團成員和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采取分組包片形式,檢查人居環境、調解矛盾糾紛、傳播文明理念,帶頭遏制陳規陋習和各種不良言行,倡樹文明新風。

「村裏每月定期對積分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榜就設在村裏最顯眼的位置,目的就是引導大家學習先進,崇德向善。」韓誌斌說。

2023年初,以涵育鄉風文明、推動移風易俗為目標,槁城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全區推廣建設「德善驛站」,透過積分制引導群眾自覺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持續提升道德素質。

白麗介紹,目前,由各村黨支部書記全面負責本村「德善驛站」建設工作。各村由村「兩委」成員、村道德評議會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先進典型等組成5-7人的工作小組,主要負責培育引導、跟蹤管理、積分認定等工作。

依托「德善驛站」的激勵機制,槁城區梳理了一套「及時發現、認真記錄、大力推廣、集中表彰」的「德善之星」評樹流程。

「現在,這些‘德善之星’也納入了槁城區優秀誌願者、道德模範、文明標兵、文明之家等先進典型評選範疇,我們充分發揮這些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引導他們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社會治理監督員、百姓身邊資訊員,組織他們定期走進商戶、學校、工廠、小區等,開展宣講活動。」白麗表示,在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下,槁城區已形成道德模範人人評、凡人善舉人人做、新風正氣人人傳的良好社會風氣。

「接下來,我們還準備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提質增效上再發力,組織開展更多的文明實踐活動,吸引更多群眾踴躍參與,進一步激發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活力,壯大基層文明實踐力量。」白麗說。(河北日報記者 高 珊)

關註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