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潮頭觀瀾|海河,見證津沽巨變

2024-02-02新聞

海河,見證了天津建城600多年的歷史,也參與了這座傳統工業城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蝶變。

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的海河,全長上千公裏,由五大支流匯合而成,由西北向東南流經三岔河口貫穿天津市區至大沽口註入渤海。流域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裏。

從三岔河口到入海口雖僅有70多公裏,卻孕育了天津這座北方工業重鎮。三岔河口也被認為是天津的起源地。當地有句俗語,「先有三岔口,後有天津衛」。這裏是天津最早的居民點、最早的水旱碼頭、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有「天津搖籃」的美稱。

這是近日拍攝的天津海河夜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近代以來,天津依河而興,成為全國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和文化重鎮。流動的海河水中,蘊含著城市的「發展密碼」和「活力之源」。

——滋潤津門文化。海河畔矗立著一座巧奪天工的鐘表——世紀鐘。不久前,這座承載天津人記憶的鐘表再次敲響。隨著鐘聲響起,龍年新春4條精品文旅路線和6個精品商旅文活動正式釋出,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參與。

這是1月26日拍攝的天津世紀鐘。新華社發(馬成攝)

海河,流淌的是津門文化。相聲專場、樂隊專場、民樂演奏、時裝秀、民俗花會展演……海河上,不同主題的演出活動滿足了國內外遊客的個人化需求,海河遊船更是成為「流動的舞台」。

海河兩岸,走出曹禺等藝術大師。津沽大地傳統文化底蘊和濃厚的藝術氛圍聲名遠播,成就了「戲曲重鎮」「曲藝之鄉」美名。獨具特色的戲曲、曲藝演出儼然成為「津味」文化特產,在唱念做打與說學逗唱間傳揚中華文化,吸引八方來客。

——見證生態之變。寒冬臘月,海河冰封。在一處鑿開冰面的河水中,一些冬泳愛好者不時紮到水裏,為冬日帶來不一樣的樂趣。

這是近日拍攝的天津海河夜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過去,作為「母親河」的海河曾一度汙染嚴重。新時代以來,天津持續打響「碧水保衛戰」。近年來,天津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嚴格環境準入,落實國家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淘汰目錄要求,對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實施嚴格監管……有效降低汙染排放量。

如今,天津市包括海河幹流在內的12條入渤海河流水質全部消劣。在一處海河岸邊,紅嘴鷗、銀鷗飛來越冬,吸引攝影愛好者按下快門定格美景。海河兩岸也成為市民散步、跑步的好去處。

2023年11月26日,海鷗在海河岸邊飛翔。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激發經濟活力。百年前,蜿蜒流淌的海河是天津的「經濟命脈」。林立在海河兩岸的工廠、煙囪、碼頭、貨站,助推了近代天津工業發展和北方重要工商業城市形成。

進入新世紀,天津啟動海河兩岸綜合開發改造工程,城市工業戰略東移、老企業搬遷改造。然而,老廠房並未結束歷史舞台,而是悄然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消費商圈、設計小鎮,煥發新生。

海河東岸有一片獨特的建築群,紅棕色的仿古建築與現代感的精致店鋪相得益彰,這裏便是天津棉3創意街區。

從創意書房、咖啡館、藝術場館,到「八分量數碼科技」等科技創新企業……棉3創意街區自開街以來就匯入「藝術+文化」「時尚+科技」的產業集群理念,已吸引創意類企業上百家。

與此同時,一條沿海河延展的商業文旅經濟帶正在形成,串起津灣廣場等九大商圈,吸引國際知名品牌、國際小眾品牌、原創設計師品牌等紛紛入駐津門,「正選經濟」「首店經濟」在海河畔蓬勃發展。

2023年,海河經歷了流域性特大洪水的考驗。如今,「母親河」正帶動天津這座北方工業重鎮實作高質素發展,迸發出勃勃生機。

記者:王井懷、宋瑞

視覺 | 編輯:楊文榮、王秋韻

新華社國內部、天津分社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