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暗自較量多年,這兩個城市「抱團」了

2024-01-20新聞

呼和浩特與包頭,這兩個內蒙古城市,「抱團」了。

最近,兩城簽署【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加快同城化發展協定】(以下簡稱【協定】),並啟動2024年重點推進事項。未來兩城將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科技創新等同城化發展方面深入合作。

多年來,在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與鄂爾多斯三城在經濟上一直「你追我趕」,爭奪區內經濟「一哥」。以工業起家的包頭,在2010年之前 ,經濟一直是「一哥」,但後來被鄂爾多斯超越。2017年之後,包頭經濟一度陷入低潮,GDP甚至被呼和浩特趕超,居內蒙古第三位,直至2021年才重回區內經濟第二城的位次。

呼和浩特、包頭同城化發展後,將對呼包鄂烏區域一體化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內蒙古的城市格局,又將迎來哪些變局?

包頭城市風光。圖/圖蟲創意

同城化與「強首府」

包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為274.04萬人。

2023年,堪稱包頭經濟「開掛」的一年,前三季度,包頭GDP同比增長10.1%,較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

此外,2024年1月1日,包頭釋出的「一號檔」披露,預計2023年全年GDP增長10%以上、在全國百強城市中將再前進10位左右。值得註意的是,該檔稱,包頭經濟增長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30%以上、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將達到30%以上。

其實,從2022年開始,包頭就喊出要「回到歷史最好水平,重振包頭雄風」,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矽都」。當年包頭GDP達到3749.9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位列內蒙古第一位。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包頭與首府呼和浩特同城化,能夠讓兩城取長補短。

「包頭有自身短板,比如人才、教育,呼和浩特作為首府,在這一方面優勢非常明顯。」內蒙古經濟學會副會長周海峰表示。此外,他認為,呼和浩特作為首府,和其他省會、首府相比,對優勢資源的吸收能力以及對周邊輻射帶動作用,都不突出,短板較明顯。

事實上,呼和浩特的低首位度問題,最近幾年一直備受關註,【呼和浩特日報】就曾刊文指出,【中國省會城市首位度結構特征研究】顯示,中國首位度較低的城市有太原、南寧、石家莊、呼和浩特、濟南等,均低於24%,其中呼和浩特不足20%,是典型的「弱省會」。「龍頭」舞不起來,整個「龍身」就乏力,「強首府」已成為全區的強烈共識。

2022年1月,內蒙古就密集釋放「強首府」的訊號。彼時,在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提升城市功能,最佳化發展環境,支持首府率先實作高質素發展。同期,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支持呼和浩特實施「強首府工程」。

毫無疑問,「強首府」戰略一項重要指標就是提升首府的首位度。在這樣的前提下推進同城化發展,是否對首府城市更加有利?對包頭而言是否面臨資源被虹吸?

周海峰認為,從分工協作層面考慮,呼包兩城產業鏈互補,可以形成較好的分工。

他說,「近年來包頭發展的一些重點產業,不論傳統產業還是戰略新興產業,比如鋼鐵、鋁業、裝備制造、稀土、電力光伏等,都與呼和浩特有較大合作潛力。」

據了解,在碳纖維等新材料領域,包頭有高質素碳纖維原料,呼和浩特有航天六院等豐富的套用場景,合作潛力巨大;在晶矽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呼和浩特有中環產業園,正在打造「中國半導體矽材料之谷」,包頭是全國首個晶矽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正在建設「世界綠色矽都」。

中國社科院區域經濟學研究員牛鳳瑞則認為,每個城市都有輻射範圍,呼包兩城規模相對較小,輻射範圍有限,內部產業分工協作非常重要,同城化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行政壁壘。

而在不少經濟學研究者看來,如果產業結構相近,除了要尋找合作空間,避免同質化競爭更是關鍵一步。

在【協定】釋出不久後,【包頭日報】就發文稱,「隨著呼包兩市加快同城化發展協定簽署,包頭各級發改部門將加快實作兩市協同聯動發展,著力形成分工合理、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自治區新增長極。」

以局部帶動整體

除了對自身的影響,在周海峰看來,呼和浩特與包頭的同城化還對呼包鄂榆、呼包鄂烏等城市群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一直以來,呼包鄂三市,被稱為內蒙古「黃金三角」。而呼包鄂三市,更是涉及兩項重要的區域一體化建設方案。

2021年11月,內蒙古釋出【呼包鄂烏「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顯示,到2025年,擬建成引領全區高質素發展強勁動力源;2035年,建成黃河中上遊最重要的現代化城市群。

但這一【規劃】直言,呼包鄂烏「產業鏈分工協同程度不高,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水平同質化競爭」。

而更早之前的2018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

不少業內人士坦言,呼包鄂榆城市群相關規劃,由於涉及兩個省級行政區,需要多方面協調,在實作路徑方面存在一定短板,目前看發展速度較緩慢。

以交通領域的互聯互通觀察,連通包頭、鄂爾多斯、榆林和延安之間的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中的包(銀)海高鐵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份,設計速度為350公裏/小時。

但時至今日,這條高鐵遙遙無期,甚至直到2023年4月,國鐵集團才正式啟動對包頭到鄂爾多斯段高鐵的勘察設計工作。相比而言,早在2019年12月,呼和浩特與包頭之間就已經開通高鐵,兩地開啟一體化的前期條件也更加成熟。

呼和浩特東站。圖/圖蟲創意

「呼和浩特和包頭距離最近,兩城率先同城化,對於呼包鄂烏、呼包鄂榆的發展,都有一定益處,先做好局部,‘以小帶大’,最終惠及全體。比如全面協調產業上下遊,避免同質化競爭,就非常關鍵。」周海峰說。

而從更廣闊的角度觀察,呼包鄂榆城市群作是黃河「幾」字彎重要的組成部份。

黃河「幾」字彎區域能源礦產富集,目前已探明煤炭、天然氣、石油能源儲量約占全國總探明儲量的70%、37.8%、17%;鋁、鉬、稀土、鈮礦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以不足6%的國土面積,為全國提供50%以上的動力能源,是中國能源戰略儲備的重要基地。但由於沿線不少城市有著相似的資源,產業結構相近,亟需提供協作的樣板案例。

陜西社科院研究員張寶通認為,在國家重大戰略規劃中,南方有【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北方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規劃綱要】,而黃河流域想要實作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幾」字彎都市圈的作用不可忽視。

「發展好呼包兩城的一體化協作,某種意義上可以為整個黃河‘幾’字彎區域城市的協作發展,提供借鑒。」周海峰說。

作者:趙越

編輯:孫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