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山西組工公號釋出【村集體經濟咋壯大,快看忻州「八種模式」】一文,模式經驗值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借鑒與學習,華夏民意網全文轉載釋出
集約經營型
透過集體經營和統一管理,實作土地規模化現代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馬營村萬畝蓧麥種植基地大規模、高效率播種蓧麥。
典型案例寧武縣余莊鄉馬營村萬畝蓧麥種植專案
馬營村黨支部聯合周邊6個村,引進縣域龍頭企業,采取「村集體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流轉土地13000畝,打造萬畝蓧麥種植基地,以分散式碎片化種植向規模化集約型經營邁進。企業負責機械化種植、收割、深加工,村集體提供勞務用工、田間管護服務,形成全產業鏈條,每年給農戶發放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費100余萬元,向村集體支付150萬元管理服務費。
文旅帶動型
充分利用各類投資資金,發展休閑觀光旅遊,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打造村域景區、遊樂場、農家樂牌、民宿經濟等,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小塔習露營地。
典型案例忻府區三交鎮小塔習村露營地文旅產業專案
小塔習村地處落霧山腳下,牧馬河傍村而過,村莊山水秀麗,環境優美。村黨支部依托特有的生態優勢,主動與市落霧山景區管理公司合作,利用上級銜接資金70萬元,建設村集體露營地專案,累計接待遊客12000余人次,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0萬元,受益脫貧人口84戶147人。目前,小塔習村正在擴建露營地,與鎮內於家溝村水馬川、寨底村等露營景點形成聯動,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
資產盤活型
針對農村人口外流、村民宅院閑置現狀,村集體采取回購、租賃、延伸服務的方式,用以集體經營專案的開發和利用,有效盤活沈睡資源資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上磨坊鄉「庭院經濟」一隅。
典型案例代縣上磨坊鄉農家小院改造升級專案
上磨坊鄉打造「庭院經濟+村房短住」小院經濟產業鏈,盤活閑置資源,形成致富帶富資產。以「支部搭台+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方式,以特色民宿的要素和標準打造6戶「村房短住」試點,引導農戶整合院內空余土地打造「小菜園」,建設露營基地,吸引市民、遊客前來觀光采摘、休閑娛樂、農事體驗。目前,試點小院和露營基地接待遊客2000余人,帶動村集體增收15余萬元、群眾增收100余萬元。
產業發展型
把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相結合,與塊狀經濟發展相結合,在促進產業發展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東建安村舉辦首屆荷花節。
典型案例五台縣建安鎮東建安村蓮藕稻禾產業發展專案
建安鎮黨委透過雙招雙引,吸引外出優秀人才回村創業,以東建安村蓮藕為產業基點,推動蓮藕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產業發展路徑。目前已投入600余萬元,流轉土地200余畝,打造蓮藕稻禾新型農業產區,帶動70余名勞動力就業。爭取扶持資金213萬元,打造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示範基地。籌備打造「蓮藕基地—徐帥故居」精品旅遊路線,預計每日可接納遊客 1000 人,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5萬元。
能人帶動型
實施頭雁儲育工程,大力選拔懂發展善經營、能夠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致富能人到村任職、領辦創辦企業,以直接投資、擔保融資、共建合資形式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白家墕村「大河山梁」谷子種植田。
典型案例保德縣白家墕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鄉村旅遊專案
白家墕村黨支部積極發揮返鄉能人的帶動效應,一名返鄉能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憑借其多年積累的資金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村裏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共籌資11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成立「大河山梁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小米初加工廠、澱粉深加工廠;建成白家墕村民俗館,打造農家樂牌小院,舉辦親子采摘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2023年吸引遊客5000人次。2023年,帶動本村25個勞動力就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25萬元,2024年預計可突破200多萬元。
產業融合型
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區位優勢,圍繞「全產業鏈」發展,實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集體經濟增收。
圪坨莊村萬只光養標準化羊舍。
典型案例神池縣八角鎮圪坨莊村「羊陽得益」 光伏羊舍專案
圪坨莊村黨支部引入養殖龍頭企業,建成98.69畝萬只光養標準化羊舍,並在頂部鋪設2.4兆瓦光伏的發電裝置,引導農戶與企業簽訂托管協定,村集體以資金、土地入股。目前,圪坨莊村羊的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60%以上,解決村內20余名勞動力就業問題,養殖戶人均畜牧業可支配收入增加20%,村集體經濟已獲分紅5.8萬元,預計年底光伏收益還可再獲18萬元。
電商營運型
利用網絡短影片及網紅直播帶貨,行銷本地特色產品,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
陳家營村「鄉村e鎮」直播間直播帶貨。
典型案例偏關縣「鄉村e鎮」專案
偏關縣各級黨組織積極推進「鄉村e鎮」建設,打造「農民+生產+直播+銷售」的產銷一體化新模式。建設「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產業培訓孵化中心、電商產品展示中心、電商物流分中心,在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設立直播間,透過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大力推廣特色農產品。2023年以來,以陳家營村為中心,帶動何家溝、嶽家村、張家山、常家窯4個周邊村集體年收入突破10萬元。
聯村托管型
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業機械、病蟲害防治、技術咨詢等服務,或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或興辦農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透過開展購銷服務增加村集體收入。
集義莊鄉利用聯合收割機集中收割玉米。
典型案例繁峙縣集義莊鄉數碼農業土地托管專案
集義莊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產業聯盟建立聯合黨委,抱團發展集體經濟。整合4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聯合社,配備旋耕機、播種機、無人機等各類農機共計70多台,專業農機操作手20余名,托管鄉政府駐地村集義莊村周邊土地約5000畝,依托新型資訊科技,實作農機作業質素、效率、精度的有效提升。從2022年至今,各村增加村集體收入150多萬元,逐步形成以聯合黨委為核心,以產業優勢為紐帶,統籌各方資源的抱團發展樣板。
圖文來源山西組工
華夏民意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