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聚焦「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加快實作園區開發區精幹高效 推動產業招大引強

2024-01-05新聞
璧山高新區入駐企業美達電器(重慶)有限公司生產線。通訊員 曾清龍 攝/視覺重慶
嘉賓
市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吳濤
璧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饒靜
重慶社會科學院博士、助理研究員 萬淩霄
主持人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夏元 劉翰書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的「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是新重慶建設的重大政治任務。如何有力推動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1月4日,本報邀請相關市級部門負責人、區縣負責人、專家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了討論。
做好「四個堅持實施」,推動園區開發區精幹高效
重慶日報:當前我市提出加快實作園區開發區精幹高效、產業招大引強,畝均效益大幅提升,建成高質素發展示範區引領區。對此,市經信系統將采取哪些推進措施?
吳濤:市經信系統將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推進改革落地見效。今年是我市實質性推進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全面貫徹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和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精神,瞄準改革深水區,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推進改革落地見效並取得標誌性成果。
堅持精準畫像,實施畝均效益科學評價行動。透過叠代升級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分區域、區縣、園區、企業開展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創新實施「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相關產業畝均效益評價,適時拓展制造業規下企業評價。
堅持靶向施策,實施企業分類改造提升行動。透過建立健全企業分類管理機制,針對性實施「一企多招」推進提質增效、「一企一策」培育優質企業、「一企一案」改造低效企業,營造比學趕超、幫扶共進的畝均效益提升氛圍。
堅持獎優扶強,實施資源要素最佳化配置行動。透過出台推進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的若幹政策措施,推動用地、用能、科技等資源要素向畝均效益排名靠前的區縣、園區和企業集中,倒逼後進單位加快提質增效、騰籠換鳥。
堅持增存並舉,實施集約發展水平提升行動。透過加快建立工業專案建設用地控制指標體系,作為新建工業專案投資準入、土地供應等的重要依據,下好盤活存量用地「一盤棋」,加大力度清理低效閑置用地,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
以鏈式布局和集群發展,推動產業招大引強
重慶日報:在推動產業進一步招大引強,建成高質素發展示範區引領區方面,璧山高新區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還將怎樣幹?
饒靜:剛剛過去的2023年,璧山高新區堅持「抓專案就是抓發展、抓招商就是抓未來」理念,始終將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園區高質素發展的關鍵動力,緊抓簽約、落地不放手,統籌推進「4+1」主導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持續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努力形成開放型生態型創新型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年共簽約專案118個,簽約合約額達672.7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的專案11個,無論是簽約專案個數,還是簽約合約額均創歷史新高。
尤其是透過最佳化布局,讓產業集群招商取得新成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璧山高新區簽約引進新能源汽車高端檢測裝備研發制造、零碳綠電研發生產及營運全國總部專案B2B、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優質專案38個;電子資訊工業方面,簽約引進新一代終端及智能座艙車載顯示等特色專案43個;智能裝備產業方面,簽約引進智能通機裝備、高端數控機床等專案33個;大健康產業方面,簽約醫用聚氨酯醫療器械研發等專案4個。
與此同時,璧山高新區緊抓專案建設不放松,2023年實作了54個專案開工,34個專案投產,資金到位額156億元,為下一步發揮優質專案的支撐帶動作用,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璧山高新區將圍繞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更加註重鏈式布局、集群發展,推動產業進一步招大引強,努力建成高質素發展示範區引領區。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重點招引動力電池、電驅總成、線控底盤、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堆、新材料等領域企業,加快形成以3家百億級龍頭企業為支撐、3家50億級專精特新企業為輔助、200家零部件企業為協同的「3+3+200」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電子資訊工業方面,圍繞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新型顯示、智能終端和新型電子元器件、軟件與資訊服務開展招商引資,布局智能穿戴器材、智能家居、智能座艙等終端及關鍵零部件產業,提升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和新型顯示等關鍵實力,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子資訊工業生態。
智能裝備產業方面,積極布局數控機床、智能檢測、農機及動力裝備等高成長性產業,推動智能裝備產品在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和汽車等領域廣泛套用。
大健康產業方面,全力推動中新(重慶)生命科技城建設,聚焦細胞免疫治療、血液制品、靶向藥物、生物萃取等生物醫藥及數碼醫療終端器材、智能化診療器材、體外診斷產品、高端植入材料等醫療器械的生產制造,持續促進醫藥器械產業化發展,建設配套基礎設施齊全的醫藥制造園區。
在管理機制重塑、投融資模式創新、產業布局最佳化等方面精準發力
重慶日報:我市園區開發區存在「小、散、弱」現象,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有待提升,要素保障也還面臨制約,應該從哪些方面實作改革突破?
萬淩霄:園區開發區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近日,全市「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召開,系統謀劃提出了實作「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明確了園區開發區改革的目標及路徑,為實作高質素發展、建設現代化新重慶提供了強大動力。
建議聚焦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突破,按照「精簡機構、壓減平台、最佳化布局、招大引強」的總體要求,在管理機制重塑、投融資模式創新、產業布局最佳化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實作園區開發區精幹高效、產業招大引強,畝均效益大幅提升,助力全市經濟穩進增效、除險固安。
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圍繞戰略重構、資產重組、業務重塑等方面,推動平台公司重組整合,明確規範園區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組織原則和組織形式,推動四至範圍重新核準、管理機構「三定」制定、社會管理職能剝離、授權放權精準實施、開發區條例立法等,實作管理體系加快重構。
創新投融資模式方面,加強政企互動和市區(縣)聯動,發揮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引導性基金作用,提高基金投向與我市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專案的適配度;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天使基金、創投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園區開發區的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平台發行「雙創」孵化債、小微企業債等,為區內經營主體提供多樣化金融支持。
最佳化產業布局方面,統籌市、區縣產業發展方向,明確市、區(縣)園區開發區發展規劃,推動主導產業縱深發展、集群發展,積極推行差異化資源配置政策和財稅支持政策,構建畝均效益評價體系,推動土地復合利用、空間分層使用、地上地下綜合開發,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提升工業用地效率與效益。
最佳化營商環境方面,加快轉變招商引資模式,推進鏈主企業招商和產業基金招商,促進主城都市區招大引強和山區庫區招優引特;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企業支持設施、企業成長舉措、產業集聚設施、產業扶持舉措等方面,推動園區標準一體化建設,對標世行標準和國際慣例,把政府職能轉變到事中事後監管,實作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聲音>>>
■叠代升級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分區域、區縣、園區、企業開展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創新實施「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相關產業畝均效益評價。
■針對性實施「一企多招」推進提質增效、「一企一策」培育優質企業、「一企一案」改造低效企業。
■圍繞戰略重構、資產重組、業務重塑等方面,推動平台公司重組整合,明確規範園區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組織原則和組織形式。
■發揮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引導性基金作用,提高基金投向與我市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專案的適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