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州地區保留了大量歷史悠久的傳統古村落,也是一座民俗文化的寶藏。而「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在徽州文化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龍年伊始,讓我們一同來找尋徽州文化中龍的蹤跡。
1.板凳龍
徽州地處江南低山丘陵地帶,山多地少,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古時,這裏水旱災害頻發,經常導致糧食減產,引發饑荒,是影響農業生產、社會穩定的主要災種。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故民間多以舞龍祈求平安和豐收。
徽州板凳龍,朱榮明攝,圖源:人民網
徽州板凳龍,朱榮明攝,圖源:人民網
在徽州的各種舞龍形式中,板凳龍堪稱一絕。所謂板凳龍,除龍頭龍尾由竹篾紙糊紮在木板上外,龍身皆由一節節長約1.5米,寬約0.2米的「板凳」連線而成。每一節板凳,平日裏都由一家一戶收藏在家,到舞龍的時候,各家搬出自己的那一節,在空地上接連成一條完整的龍,此謂「接龍」。一條板凳龍,其實是一個聚落團結一心的象征。龍頭內安有19盞蠟燭燈火,每節龍身安3盞燈籠,龍尾安有5盞燈火。
板凳龍屬於民間舞蹈,舞龍時必須配有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及燃放煙花禮炮,板凳龍一般長120余米,舞龍人加上樂隊,共有100多人參與,舞動時燈火閃爍,禮炮飛揚,煙霧繚繞,人聲鼎沸,場面十分壯觀。
民間藝人在黃山市休寧狀元廣場表演徽州板凳龍。IC資料圖
板凳龍最初起源於宋代,屬徽州民間舞蹈中鼓樂之舞,徽州各地農村均有留存,範圍之廣延伸至江淮之間,現遺存的典型板凳龍表演,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流口、鶴城、汪村,以及徽州區潛口鎮一帶的村落甚為流傳,其中休寧縣鶴城鄉右龍村的板凳龍,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板凳龍的牽頭者,到舞龍時的掌燈人,再到制作龍頭龍尾的手藝人,至今,徽州板凳龍已有四代傳承人。
在徽州,板凳龍每年農歷正月元宵節開始舞動一天。平時如有喜慶活動、佳節慶典等,舞板凳龍又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全民同樂的農村文娛節目,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舞草龍,施亞磊 攝,圖源:中新網
2.草龍
除了板凳龍,績溪草龍舞也值得一提,它於2017年被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草龍的習俗在績溪縣廣為流傳,尤以揚溪鎮大石門村最為特色,歷史傳承已數百載。
相傳500年前,當地連年受災,鄉民收成大減,村南和尚山頻頻發火,達數年之久,百姓苦不堪言。當時大石門村周姓十三代高祖雄傑擇機發動百姓利用稻草制成草龍,組織隊伍日夜狂舞於村莊街巷,並伴草炮、擂鼓鳴鑼。為防止邪火復燃,後來定每年中秋為遊龍日,目的一是鎮災除邪;二是慶祝豐收,渴望來年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舞草龍,施亞磊 攝,圖源:中新網
大石門制作草龍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竹、劍麻等。草龍主要包括龍頭、龍身、龍尾三個部份,龍長十八米,形象酷肖,龍體插上香火,舞動時點燃的香火隨風飄動,流星般閃爍,十分漂亮,似活龍在天。故大石門「草龍」又稱為「火龍」。
古時草龍起舞,以火藥裝三節鐵筒的「三門炮」為前導,鳴鑼開道,龍珠引導,十幾個青壯年用竹竿撐著草龍穿梭於村莊街巷,「搖頭、擺尾、騰躍、纏龍」,舞姿多樣,妙趣橫生。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遊龍隊伍前,兩名青壯年手拿稻草制成的「草辮」,甩擊於地,劈啪作響,稱之為「草炮」,意為「甩辮’。舞龍直至深夜,最後將「草龍」送到水口外,拋入河中,意為送龍回宮,禍去福來。
手龍舞,圖源:文化宣城,騰訊網
3.手龍舞
中國家長常有望子成龍之心,在徽州,「龍」也被融入了傳統兒童舞蹈之中。位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的手龍舞,是流傳於績溪民間的傳統兒童舞蹈,起源於南宋代初期,績溪縣長安鎮宋家、中屯兩個自然村盛行此舞演出。民國時期在縣內嶺北地區盛行演出,建國後沿傳至嶺南。
【手龍舞】為十一二歲男女孩童表演的兒童群舞,其道具為篾制作的小龍燈。手龍舞表演時,演員撐一條身長1.5米的小龍,在鼓樂聲中群舞。一般為二十條小龍,十個小龍珠。可遊藝,可在廣場表演,也可在舞台演出,其藝術形式獨特,深受百姓喜愛。
表演時,孩童穿戴短襖、褲、肚兜、銀箍在鼓樂聲中表演。 「龍聚」、「龍吟」、「翻龍」、「騰龍」、「盤龍」、「飛龍」、「戲珠」、「爭珠」等一整套舞蹈動作連串表演,其形式活潑、生動,場面大,充滿神氣與生機。
手龍舞來自民間,其獨特的舞蹈形式、極具地方特點的舞蹈語匯,和傳統的服裝、道具配以戲曲的音樂,形成了其特有的舞蹈風格。它是徽州傳統舞龍民俗和民間舞蹈的高度提煉和融合,具有很好的娛樂和審美價值。
汪滿田魚燈,圖源:澎湃新聞·私家地理 Peggy供圖
4.「魚化龍」與汪滿田魚燈
除了這些直接使用了龍元素的民俗,在傳統文化中,還有一種有趣的吉祥紋樣,即「魚化龍」。它一般為龍頭魚身,又會增加祥雲、雲水等花紋進行裝飾。「魚化龍」表現的是鯉魚越過龍門的瞬間,身姿扭動奮發向上,此時鯉魚身體一半已經越過龍門變成了龍頭,還有一半還在龍門之外,所以仍是魚身。「魚化龍」的形象有飛黃騰達,脫胎換骨,時來運轉、金榜題名等寓意。它意味著人不發跡是時運未濟,需力圖上進,有待來日,定能一躍龍門而飛騰成龍,是對有誌者的美好祝福。
在徽州,「魚化龍」廣泛存在於徽派建築的房梁、雀替及民間手工藝品。在徽州府衙、許國石坊等著名建築上都能見到「魚化龍」的身影。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尤其「出圈」的汪滿田魚燈。汪滿田魚燈是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裏東鄉溪頭鎮汪滿田村流傳600多年的傳統民俗活動,也是徽州地區傳承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傳統年俗之一,於2022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汪滿田魚燈,圖源:安徽財經網
明朝時,為歡慶太平樂業,汪滿田村村民興起魚燈會,祈願「年年有余(魚)」。魚又多子,亦祈子孫興旺。此外,有風水家言,汪滿田村緣起是村中木架屋,時有火災發生。禍根乃村前光滑大石塌——「火鏡」所致,因「程」「葉」乃「禾」旁、「草」頂,所以程姓、葉姓屋尤易有火。程、葉屋起火,汪姓自也殃及,遂以支堂房派為單位,興魚燈會五個,現在為六個魚燈會。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以漁燈遊村,「灘花戲水」,以水克火,當地人稱為「嬉魚」。
歲月流轉,這種「嬉魚」的年俗一直傳承至今。每年元宵節前後,汪滿田村民都會自發組織盛大的魚燈會。從制作到排練,全村老幼傾盡全力,演繹出藏在大山深處的浪漫與震撼。
汪滿田魚燈的制作頗有講究。主要以竹片為絡,頭節、中節腹部置有縱木,用以扛擡。節與節之間上下以繩扣其一點相連,故左右擺動靈活。以綿紙遍糊,彩繪魚頭、魚鱗及鰭、尾,魚頭額上有碩大的「王」字,金色眼球鼓起,嘴上唇有兩根翹八字魚須,嘴下唇有流星噴管,魚鱗有黑色、青色、紅色三種,一盞魚燈選畫一種。它分大魚、小魚,大的長約七米,小的一米以下。
經過多年的傳承與改進,汪滿田魚燈現已創新出了「鯉魚化龍」「獅燈」「花燈」「十二生肖燈」「彩燈」等形式。總祠雍睦堂紮的是一盞鯉魚化龍燈,龍頭、魚身十分別致,意味鯉魚剛跳過龍門,變成龍頭,即將化龍飛去。此外,小雜燈也紮得精致、生動,有十月花籃燈、五谷形燈、瓜菜果燈、牛羊兔動物燈等,皆五彩斑斕,活靈活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