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8萬噸福建艦已經夠用,中國下一代航母,有必要造核動力嗎?

2023-12-30新聞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首艘彈射航母福建艦頻頻傳出好訊息,9月份在港口進行了動力試車,11月底彈射了「小紅 」完成了首次彈射測試,近幾天網絡上又流傳出了疑似殲-35、殲-15T艦載機的等比例模型上艦的圖片,種種跡象都表明福建艦開展海試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距離真正加入解放軍海軍作戰序列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福建艦搭載殲35的CG圖)

福建艦的進展無疑令人歡欣鼓舞,在期待福建艦正式入役的同時,坊間也紛紛展望起了接下來中國航母的發展, 討論最多的問題則是中國何時建造自己的核動力航母

目前階段中國發展航母的指導方針是2004年8月份批準的「048工程」的 「三步走」戰略,即第一階段計劃用10年發展2艘中型航母;第二階段計劃用10年發展2艘大型航母;第三階段視情況發展核動力航母 。目前「048工程」第一階段已經圓滿完成了,第二階段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按照中國在武器發展上裝備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原則,核動力航母應該緊跟在常規動力的福建艦之後,部份外媒和網絡上的討論都認為004或005將會是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並且已經開建。

(中國航母的「三步走」戰略第一階段已經圓滿完成,建造了兩艘中型滑躍航母)

當然這個訊息也並非電洞來風,而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今年4月3日中文網絡上披露了一份了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釋出的4個和船舶研制有關的公告,在這4個公告中3個都涉及到了「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外界認為這是中國開建核動力航母的重要訊號,意味著004型航母的前期招標工作已經完成。

除此之外還有更具體的線索,網絡流傳的訊息稱大連造船廠在某個重要慶典儀式上專門采購了根據設計圖客製的航母模型,該模型 舷號為20 並且在設計上相比福建艦有所修改。 比如更加靠右後方、體積更小、外型更簡潔的艦島,尤其是取消了煙道,是核動力航母才有的特征 。這些線索結合起來看,中國在近年發展核動力航母的可能性還不小,可能只是早一艘或者晚一艘上核動力的區別。

(網絡上流傳的大連造船廠客製的核動力航母模型)

那麽在未來福建艦入役之後,中國該繼續建造福建艦這樣的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還是核動力航母呢?首先任何武器裝備的發展都需要根據需求來制訂,美國發展龐大的航母艦隊主要是為了實作其前沿部署、前沿存在的全球戰略,以滿足對全球熱點地區第一時間的快速反應。中國沒有美國的全球霸權需求,結合十八大上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戰略, 未來中國的海洋戰略主要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在西太平洋方向打破美國的封鎖,從海上拒止到一定程度海上控制的轉變 另一方面則是走向深藍 ,加強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和世界的交流,比如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深海科考、深海油氣資源開采等。

(美國媒體推測的中國航母發展規劃)

不同於此前中國在西太對美國的海上拒止戰略,解放軍海軍的戰略正在轉變成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控制。簡單來說兩者的區別就是以前中國有能力在第一島鏈阻止美國的攻勢,未來中國可以主動出擊至第二島鏈甚至更靠近美國本土的位置,實際上在2022年12月23日遼寧艦經過一天內連續機動470海裏逼近至關島300海裏的位置,對於航母作戰半徑而言這基本就是「一腳油門」的距離。

(2022年12月23日遼寧艦逼近關島300海裏處,小小展示了解放軍海軍主動出擊的能力)

但畢竟遼寧艦只是6萬5千噸的中型航母,艦載戰鬥機也只有24架殲-15,戰鬥力有限,未來8萬余噸的福建艦的服役後,能夠極好地加強解放軍海軍對美國第二島鏈的打擊能力,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福建艦是解放軍海軍在西太的理想主力航母,因此004大概率還是和福建艦同級的常規電彈,但在技術細節上還會有所修改以達到最佳效能,這也符合此前遼寧艦吃透中型滑躍航母技術和經驗,山東艦修改設計達到「完全體」的發展歷程。

至於 核動力航母對於中國的緊迫性並沒有常規電彈大,但這是中國走向深藍實作海洋強國戰略的必經之路 。有了核動力航母中國對於遠海的掌控能力將得到裏程碑式的提升,是為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等海洋相關專案保障護航的堅實後盾。

而且核動力航母的威懾能力非常強大,每當世界上爆發沖突時美國的航母打擊群總是最先抵達的美軍力量,擁有核動力航母將擁有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再說中國要在海洋上搞發展,自己就得先是個海洋強國,核動力航母對於中國政治影響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綜合來說,在福建艦之後,004航母還是大概率還是常規動力+電磁彈射的方案,未來兩艘8萬余噸的電彈航母將會是解放軍海軍的主力航母,畢竟中國的發展戰略就決定了中國不會建設像美國那樣規模龐大的航母艦隊。至於核動力中國肯定會發展,但緊迫性沒有那麽高,數量上也有待日後的進一步規劃,大體上還是會在兩艘的水平。至於最終萬眾矚目的核動力航母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就需要假以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