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過龍年|龍華寺、黃龍浦、龍陽路……上海地名裏有哪些「龍」

2024-02-09新聞

龍年將至,上海已洋溢著濃郁的過年氣氛。

我們會發現,其實上海地名裏有著許許多多的「龍」:比如龍華寺、龍華塔、青龍鎮、青龍寺、青龍塔、盤龍浦、龍東路、龍陽路,等等。而黃浦江除了大家熟知的「黃歇浦」「春申浦」「申江」「大黃浦」,還有「黃龍浦」的別稱。

龍華古寺明信片 IC資料圖

「龍,是中華民族的信仰圖騰。盡管古代上海並不屬於中原文化圈,但是從崧澤、福泉山出土的一些文物上,我們都能看到龍形圖案,體現著華夏文明的輻射。今天很多我們熟悉的上海道路、河流、寺廟,也都有‘龍’的身影。」

近日,上海通誌館綜合管理部副主任、編輯石夢潔與澎湃新聞記者分享了上海地方誌裏的「龍」。「當我們從地方誌裏考察這些地名的來源,發現它們有些得名於歷史事件,如青龍鎮;有些源自並不可考的傳說,如龍華寺;有些來自最直觀的水流形態,如盤龍浦;有些關系著沿海居民的精神信仰,如龍王廟村。」

在她看來,無論是數百年前的舊誌,還是近幾十年新編的誌書,地方誌裏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地名,它更是一個城市的記憶。「從這些流傳的地名上,折射著古往今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狀態,包括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對自然的敬仰、對美好信念的追求等等,以及城市更新發展的脈絡和軌跡。」

1984年青浦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蟠螭紋鏤空足帶蓋陶鼎

黃浦江(別稱「黃龍浦」)

除了大家熟知的黃歇浦、春申浦、申江、大黃浦等別稱外,黃浦江還有「黃龍浦」的別稱。地方誌記載中的這一別稱,最早出現在元末明初文學家楊維楨的筆記裏。楊維楨晚年避亂移居松江,經常在附近遊山玩水,他記過一筆「至正庚子夏四月,余東遊鶴沙,回舟順流下黃龍浦……」。【崇禎松江府誌】

明代曹泰也有曾詩「月照黃龍浦水黃,南飛雪鵲夜茫芒」。【康熙松江府誌】

究其原因不詳。猜想是因為黃浦江江底的土質是壤土,既有泥又有沙,自古水色偏黃,「黃龍浦」因顏色得名。

龍華寺、龍華塔

龍華寺是上海地區今存歷史最悠久,建築形制最完備的佛教叢林。龍華寺、塔始建時間,頗多異說。

一為寺、塔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清康熙年間僧道淵所撰【龍華誌】引北宋葉清臣【記略】:「後漢吳赤烏五年有神僧自康居國來,卓錫於此。吳王權命致佛牙舍利,為建塔寺,錫額龍華寺以居,謂之龍華會,震旦國中佛塔之權輿也。」

二為塔建於三國,寺建於唐代。康熙【龍華誌】:「歷考建設所由,塔成於赤烏十年,唐天後垂拱三年建圓通寶殿。」乾隆【上海縣誌】載:「龍華教寺,相傳寺塔建於赤烏十年,殿宇創於唐垂拱三年。」兩書都引晚唐詩人皮日休【龍華夜泊】詩為佐證(此詩【皮子文藪】不載)。

三為寺建於五代吳越王錢俶。宋紹熙【雲間誌】載:「空相寺,在龍華。張仁泰請於錢忠懿王始建。舊號龍華寺,治千元年改今額。」明嘉靖【上海縣誌】、萬歷【上海縣誌】均持此說。

又有傳說,康僧會遊歷至此,得龍華蕩廣澤龍王之穴,召龍王向其乞地。龍王自知不敵,同意舍地,但對僧會說:「師有居,我無宅,怎麽辦?」僧會回答:「我一定還你居,但你必須為我護法。」故康僧會立寺之後,廟裏建有供奉龍王的殿堂。又傳說吳王孫權出巡,舟過此地,見火光燭天,詢問之下,知是故寺遺址,於是在此重建寺塔。(以上源自1992年編【上海縣誌】)

20世紀20年代末龍華寺

青龍鎮、青龍寺、青龍塔

「孫權造青龍戰艦於此,故名。宋政和間改曰通惠,後復舊名。」【萬歷青浦縣誌】

如今的青浦白鶴鎮。因青龍港歷來是江南水路上的重要貿易港口,青龍鎮一帶人口聚集,漸成集市。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經朝廷準奏,青浦正式建縣。新設的青浦縣由從華亭縣分出西北部的修竹、華亭二鄉,上海縣分出的新江、北亭、海隅三鄉共同組成,隸屬於松江府,縣治設在青龍鎮。

青龍鎮是上海最早設立的市鎮,也是唐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貿易港口。青龍鎮繁盛之時,共有7塔13寺。其中最著名的是青龍塔和青龍寺。青龍寺始建於唐天寶二年(743年),初名報德寺,俗稱南寺。長慶年間改名隆福寺,建隆福寺塔,俗稱青龍塔,又名青龍雁塔,建於長慶年間(821-824年),重修於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此後近千年間,佛塔屢廢屢興,存留至今。塔是磚木結構,七級八角。建塔前,滬瀆港「與海相接,茫然無辨」,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常常因此失去方向,偏離航線,不能順利進港,佛塔建成後則成為一處顯眼的航標,入港船只得以明辨方向,順利進港。

青龍寺和青龍塔

盤龍浦(又名蟠龍港、蟠龍塘、盤龍江)

位於青浦縣與閔行區境。委蛇曲折而北,直接吳淞,如龍之盤,故名。【萬歷青浦縣誌】

龍王廟1(今已不存)/龍王廟鎮/龍王廟村

位於區境西南部,龍陽路、浦建路交口處東北 。花木鎮人民政府駐地。因舊有龍王廟得名。面積1.12平方公裏。聚落呈南北向矩形。【上海地名誌】

龍王廟村,因處於龍王廟集鎮的周圍而得名,是花木鎮政府所在地。原為廟宇名稱,後逐漸演化為地名。該廟原為花木鎮地區建成最早的廟宇,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現只知其重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據清雍正年間編成的【南匯縣分建誌】的記載,稱龍王廟周邊地區早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南匯縣建立之前即已成集,集鎮即以該廟為名,稱龍王廟鎮,是南匯縣初建時所屬的42個「邑鎮」之一。龍王廟鎮長期來一直是花木鎮地區最大的集鎮,花木人民公社成立後,該地歷來是公社、鄉、鎮機關駐地,因此「龍王廟」在民間,又為花木鎮地區的代稱。【花木鎮誌】

龍東路、龍陽路

20世紀80年代,建了一條通往東海、途經花木鎮的汙水管道,在管道上方修建了一條公路。由於這條路是從龍王廟出發向東的,就稱為「龍東路」。浦東開發後,隨著南浦大橋建成,龍王廟向西的通橋道路也建成,被稱為「龍陽路」。

龍王廟2(今存)

相傳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清光緒二年,為紀念築塘防禦海潮的南匯知縣欽璉,於廟左增建了欽公祠。【浦東新區地名誌】

東海神壇,雍正四年擇建東門外,有地一畝。乾隆四十年,知縣成汝舟改建於南門外演武廳東側,更名龍王廟。五十七年,知縣胡誌熊重修。每二仲上丁日致祭。【光緒南匯縣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