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又有新進展。
「目前原型機將開始進行行走訓練,並且完成了演算法驗證。第一代本體已進入生產制造環節,預計12月初可進行整機組裝測試。」11月20日,在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內,研發人員緊盯螢幕上的仿真偵錯,反復推演著演算法的精確度。
忙碌的背後,是一款全新的「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天行者,即將於12月30日面世,目前它在做最後的沖刺準備。該機器人身高1.65米。更有意思的是,這款人形機器人已找到工作,計劃「入職」柔性產品制造業企業。
▲外形預告圖
站在千億產業風口
又一「成都造」人形機器將面世
在國內市場,人形機器人產業亦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市場。據【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達27.6億元;到2029年達到750億元,將占全球市場的32.7%;到203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
「資本市場對人形機器人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成都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研究人員談到,這不僅體現在全球融資活躍,也體現在人形機器人產量增多、規模擴大等方面,「換句話說,‘下註’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企業數量在持續走高。」
▲研發人員在進行測試
這一說法,也在紅星新聞記者查閱大量資料後得以驗證。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投資融資事件超10起,融資總金額超過20億元。此外,據國際機器人協會預測,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71%。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8700億元。
趨勢已明,資本正向人形機器人賽道加速匯聚。成都也不例外,「12月30日,我們研發的一款名叫‘天行者’的人形機器人將正式釋出。」在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馮振宇看來,人形機器人產業曙光顯現,市場動力和政策支持的雙重因素為成都機器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馮振宇(中)
馮振宇坦言,隨著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感知等方面的表現顯著提升,其在工業、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套用前景將逐漸被認可。「我期待,‘成都造’這款人形機器人,能為推進通用人形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套用,帶來更多突破和可能。」
有「外形」、有「內在」
「天行者」已「找」到工作
今年來,人形機器人進場「打工」的訊息不斷。不管是美國的特斯拉、波士頓動力,還是中國的優必選、新松機器人等企業,均將人形機器人引入了工業制造的領域。這為人形機器人提供最真實的數據反饋,進而促進其在演算法最佳化與工程技術方面的叠代升級。
「‘天行者’已經找到工作了,待它面世後,它將進入柔性產品制造業企業工作。」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傳部部長程卿苗介紹,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興領域,其套用場景廣泛,市場潛力大,但實作量產還需克服成本、技術成熟度、套用場景適配等挑戰。「目前,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環境感知、人機互動等方面仍面臨技術挑戰,還需要在特定場景中進行測試和叠代升級。」
▲整機物理模擬驗證
而這,也成為「天行者」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工作的原因。「我們有技術,企業有需求,達成合作是必然的結果。」程卿苗認為,讓「天行者」正式「上崗」成為企業一線技術員工,是機遇也是挑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廠從事重復、枯燥的工種。為應對這一變化,智能機器人正在成為解決方案。它們不僅能承擔企業急需的生產任務,還能透過在一線‘上崗’不斷學習和最佳化自身效能。對於機器人來說,每一次任務都像是一場實戰培訓,而研發團隊則透過這些實踐積累數據,推動演算法升級和技術叠代。這樣一來,不僅讓企業的生產線更高效,也讓機器人離真正的智能化更近了一步,為未來智能產業鋪平道路。」
即將面世的「天行者」具備哪些優勢?程卿苗介紹,目前其原型機已開始進行行走訓練,並且完成了演算法驗證。其本體已進入生產制造環節,預計12月初進行整機組裝測試。換句話說,相較傳統機器人,這款人形機器人更有「人味兒」。「行走姿態、穩定度、靈活度、避障感知能力等更先進。當然,機械化是難以避免的,但我們相信,透過大模型、演算法、數據等最佳化與升級,它會越來越有人味兒,能適應不同的場景,輔助人類完成更多工種。」
中試平台「一站式」服務
讓成果從實驗室邁向套用市場
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裏」,是失敗率極高的階段。許多技術不夠成熟、商業可行性低的專案,在這一步就早早夭折。因此,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科技創新的「死亡峽谷」。而中試平台的出現,便是企業降低試錯成本,走向市場的關鍵一環。
▲某款產品在做中試
11月20日,在位於成都高新區的蜂鳥智能硬件中試平台,具身科技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正在生產線上進行作業。「這款人形機器人的控制能力、智能避障感知能力等,是目前我們對其進行測試的主要環節。」在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周江看來,中試能為企業創新提供更低成本試錯的機會,在產品投產前尋找問題、彌補缺陷。這意味著,中試熟化「一站式」服務,是科技成果轉化從實驗室邁向套用市場的關鍵一躍。
▲某款產品在做中試
以「天行者」人形機器人為例,周江介紹,其身體零部件,如下肢關節、手臂等,為了讓它們彎曲弧度、感知控制能力等更有人味兒,「我們反復測試了上百次,目的是讓其數據模型更精準,最大程度模仿人類關節活動範圍。同時,透過不斷的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還可反向最佳化、調整技術選型,讓其智能硬件成果轉化更適配商業化。」
周江坦言,截至目前,來自醫療器械、智慧動靜態交通、商用服務機器人、衛星通訊終端等領域的科研專案在此「跑」完走向產業化的最後一程。「專案孵化越成功,企業中試訂單和合作才會越多,這將促進企業創新與中試平台相輔相成、形成良性迴圈。」
數據顯示,蜂鳥中試平台經過多年的營運,中試服務收入累計已經過億元,與120多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19家高校院所開展合作,成功轉化創新成果200多件。周江表示,「未來,我們相信成都將有更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在此完成中試走向套用市場。」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部份圖據受訪者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