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城市擴張,仍舊擱淺。
自2022年國家層面要求「嚴格控制撤縣建市設區,防止周邊大城市無序擴張」,無論是城市合並,還是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撤市設區,都處於擱淺狀態。
城市合並 ,被稱為「外延式擴張」,屬於直接做大城市體量,提高省會首位度;
撤縣設市設區 屬於「內涵式擴張」,意在做大城市能階和城區規模。
過去幾年,輿論場熱議的西安合並鹹陽、武漢合並鄂州、鄭州合並開封,太原合並晉中、寧波合並舟山、深圳合並莞惠、汕揭潮合並的傳聞,都已沒了身影。
而多年前就已納入動議的青島膠州、成都都江堰、鄭州滎陽、合肥肥東、昆明富民、蘭州榆中,以及寫入規劃的衡水、滁州、嘉興、漢中、蕪湖、贛州、九江等地的撤縣設區,也都沒了動靜。
撤縣設區為何急剎車?何以還會重新開機?
01
撤縣撤市設區,進展幾何?
近日,面對「山東青島膠州市何時撤市設區」的咨詢,當地回應稱,「行政區劃應當保持總體穩定,必須變更時,應當堅持與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等方針,制訂變更方案,逐級上報審批。」
雖然沒有直說,但言外之意無非是撤市設區門檻很高、流程很長、需要逐級審批,短期落地的可能性不大。
膠州是山東青島代管的縣級市,屬於千億GDP大縣,經濟總量在全國各大縣域中位列第18名。
早在2018年,膠州就為撤市設區做好了準備,當地甚至將與青島同名的道路一次性進行更名,全面融入青島。
然而,自2021年以來,山東暫停全省各級各類行政區劃調整的調研、論證、稽核、報批工作,膠州的撤市設區之路同樣戛然而止。
比青島回復更「直白」的蘭州:撤縣設區工作已暫緩。
早在2022年,蘭州市民政局在解答「榆中撤縣設區是不是已經停止了」的網友疑問時表示:「目前從國家層面,撤縣設區工作已暫緩」。
榆中縣是蘭州下轄的縣域之一。目前蘭州共設有城關、七裏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臯蘭3個縣。
要知道,就在此前一年的2021年10月,榆中縣有關部門還披露了撤縣設區的最新進展:縣級層面工作已全部完成。
而在東部經濟大省,撤縣撤市設區,似乎更是遙遙無期。
去年初,針對網友關於 「江陰市、宜興市撤市設區」的咨詢,江蘇省發改委日前回復稱,鑒於中央對行政區劃調整有明確規定,要求保持總體穩定,我們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統籌研究工作。
江陰、宜興都是無錫代管的縣級市,無錫是萬億GDP大市,而江陰、宜興都是千億GDP大縣,雙雙躋身全國十強縣之列。
這些年,江陰等地撤市設區的傳聞不絕於耳,但每一次都是只聞樓梯響,從未在規劃層面得到確認,官方的態度也相對消極。
事實上,不僅這些地方,幾乎所有城市的撤縣設區、撤市設區工作都已擱淺。
要麽直言「不符合政策要求」,要麽坦言「撤縣設區是一項復雜且長期性的工作」,要麽表示「撤縣設區條件尚不成熟」……
要知道,這些城市多數都在其十四五規劃,直接喊出「撤縣設市」、「撤縣設區」的口號,甚至給出了2025年之前完成的時間表。
如今,一切都已成了明日黃花,撤縣撤市設區的大門已經關上,何時重新開機仍舊懸而未決。
02
城市合並,為何也都消停了?
如果說撤縣撤市設區,只是城市內部的調整,那麽城市合並,意味著中心城市的擴容和周邊地市的消失,牽一發而動全身。
換言之,城市合並,難上加難。
過去10多年來,全國完成了100多個縣域的撤縣建市設區,但只有5個城市實作了外延式合並擴張。
這5個城市都是省會:合肥三分巢湖、成都代管簡陽、西安代管西鹹新區、濟南合並萊蕪、長春代管公主嶺。
近年來,西安合並鹹陽、武漢合並鄂州、鄭州合並開封,太原合並晉中、寧波合並舟山、深圳合並莞惠、汕揭潮合並之類額說法不絕於耳。
這其中,呼聲最高的當屬西安合並鹹陽、武漢合並鄂州,政策口風曾經大幅松動,但現在都已悄然轉向。
先看西鹹合並。
前不久,陜西省召開專題會議,要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高度推進西安—鹹陽一體化,更好發揮西安領頭作用、鹹陽主體作用、西鹹新區紐帶作用。
無論是「西安-鹹陽一體化」的表述,還是「西安領頭、鹹陽主體」的定調,都標誌著傳聞多年的西安合並鹹陽之說,正在煙消雲散。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面對「西鹹合並有無時間表」的咨詢時,鹹陽市委督查室就已給了極其明確的答案:目前,我們在省市各類會議中未討論過西安-鹹陽行政一體化,所以更無西鹹合並時間表。
再看武漢合並鄂州。
2020年前後,武漢合並鄂州傳聞一度甚囂塵上,官方甚至下場發出了「加強研究論證、分析評估,做好相關工作」的回復,給人以無限的希望。
尤其是鄂州打造了中國最大的貨運機場,與武漢機場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
讓人想起成都合並簡陽的範例,成都將第二機場布局在資陽下轄的簡陽,最終得以完成合並。
然而,過去幾年來,無論是湖北與武漢的省市十四五規劃,還是獲國家層面批復的武漢都市圈規劃,都將都市圈的一體化放在首位,絲毫未提城市合並擴張的字眼。
相反,在武漢最新的規劃中,長江新區、武漢新城兩大平台橫空出世,其中武漢新城的規劃範圍,橫跨武漢、鄂州兩市。
這意味著,武漢合並鄂州可能性越來越小,而區域一體化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03
城市擴張的視窗期,一錯過就要等很多年。
中國第一波城市合並、撤縣設市、撤縣設區的高潮,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數百個縣級市橫空出世,一眾大城市也得以不斷擴容。
不過,由於設市速度太快,遠超經濟發展和城鎮化行程,「假性城市化」現象凸顯,1997年以來,國家層面主動叫停「撤縣設市」。
這一擱淺就是20年左右,其間只有個別縣域完成晉級。
而新一輪開閘,則要等到2015年前後,而2017年則是大規模落地的標誌性節點。
這是一次為期5-7年的視窗期,其間,全國少了100多個縣城,多了30多個縣級市,以及80多個市轄區。
而到2021年,國家層面開始表態「審慎推進撤縣設區」,到2022年底措辭已經變成「嚴控撤縣建市設區」。
這背後,很多人意識到靠「攤大餅」模式帶來的城市擴張,往往「大而不強」, 帶來一系列問題。
而前幾年的超預期事件,暴露出大城市的治理短板,而人口和資源過度集中,未必有利於均衡發展。
不過,在上一輪撤縣撤市設區的助力之下,10多個城市率先進入「無縣時代」,下轄的都是市轄區,沒有縣也沒有縣級市。
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天津、佛山、廈門等,以及行政建制相對特殊的東莞、中山、嘉峪關、儋州等地。
然而,由於中國城市都是廣域型市鎮,既有城區也有縣域和鄉村,一些市覆蓋範圍過大,導致內部仍舊存在眾多縣域。
青島、鄭州、長沙、合肥、福州、南昌都是代表,而鄭州、長沙又是典型。
目前鄭州下設12個行政區劃,包括6個市轄區,以及滎陽、新鄭、中牟等5個縣級市、1個縣。
長沙設有1縣2縣級市,與城市同名的長沙縣正是其中之一;南昌下轄3個縣,與城市同名的南昌縣也是其中之一。
政策收緊雖是大勢所在,但隨著城鎮化不斷提升,加上都市圈、城市群戰略的日益推進,部份地區未來仍不乏撤縣設區的可能。
下一輪政策視窗何時開啟,哪些城市能夠抓住機遇,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