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電視劇裏一演員的動作引起了眾網友的調侃,一時之間大家開始爭先恐後的模仿。這種「手指緊貼鼻梁」的動作配合上凝視前方的深沈表情,表現出一副看起來很酷很帥的樣子,網友稱其有一種「抽象派」的搞笑感。
圖源:某社交平台
雖然這只是影視劇裏的一種表演方式,但藝術往往來源於生活。想必大家在生活中也見過不少這種刻意「耍帥」場景,例如有些人故意做出 wink 或吐舌表情,平常聊天時一些中文很容易表達的詞語卻頻繁夾雜英文詞匯等。
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為什麽一些人喜歡刻意「耍帥」,以及為什麽有些人會反感,有些人卻會喜歡。
反感刻意耍帥
可能是因為認知失調
社會學家艾榮·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提出了一個自我呈現理論(Self-Presentation Theory),也叫作印象管理理論, 認為人們在社交情境中通常會有意無意地展現自己的某些特質,以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贏得他人對自己的認同。
所以,刻意「耍帥」本質上是一種典型的自我呈現方式,透過表現出特定的行為或話語,向外界強調和展示自己某些方面的特質,例如秀肌肉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身材和力量,頻繁在中文交流時夾雜英文是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誇耀自己的財富或人脈資源等,給他人留下「酷炫」「有能力」或「與眾不同」的印象。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自我呈現本身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行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言行舉止,或者在完成某個任務或解決某個問題的過程中,都會向他人表現出自己的各種特質,無意間就完成了一次自我呈現。有時候為了贏得對方的尊重和喜愛,也會耍耍帥,刻意地展示出自己優秀的一面,這並不一定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反而有利於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而問題在於, 當這種自我呈現過於明顯且不太自然時,可能就會突破某種我們內心預期的「邊界」,讓我們感到「這好像不符合我的認知」 ,心理上會有一種「抗拒」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就是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認知失調,指的是當我們同時持有多種相互矛盾的知識、觀念和態度等認知元素,或某種行為與自己的某個認知元素不一致時,就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心理緊張狀態。
當我們產生認知失調時,就會促使我們透過改變認知或行為,以及降低其重要性等方式來緩解這種不適感,例如當我們對吸煙的人說「吸煙有害健康」時,ta可能會說「我爺爺吸煙不也活到了90歲」(改變認知),或者從此少抽一點(改變行為),也可能會說「有害健康的事情多了去了,吸煙不算什麽」(降低其重要性)。
反過來說, 如果認知失調一直存在,並且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就會持續感受到不適 ,這其實就是一些人看到別人總是刻意「耍帥」卻毫不自知的時候,會感到「油膩」「反感」甚至有些「可笑」的原因。因為對方的耍帥看起來很刻意,也不自然,不符合對ta的印象和認知。
總是刻意耍帥
可能是「過度心理補償」
從更深層次的心理動因角度來看, 過於頻繁和誇張的「耍帥」行為可能是一種心理補償機制。 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指的是個體在面對自身的缺陷、不足或挫折時,透過各種方式來彌補心理上的不平衡,以達到心理的相對穩定和滿足。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會因為自身的弱小和對環境的依賴而產生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會激發個體的動力,促使他們透過各種方式來追求優越,以彌補內心的不足。 心理補償機制就是個體在追求優越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種心理策略,它可以幫助個體克服自卑感,實作心理的平衡和成長。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補償的表現,因為人無完人,我們身上總有一些方面是自己認為不太滿意的,所以我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要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彌補。
正常來說, 心理補償會以一種激發成長動力和保持心理平衡的形式出現,是一種良性的心理機制 ,例如一個從小身體羸弱的人會透過運動和健身來提升身體素質,一個不擅長社交的人可能會將精力投入到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中,用這些領域的成就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補償。
但是有時候, 當一個人因為某些方面的不足而產生深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時,可能就會表現出一種「過度補償」的機制 ,即過度追求某種優勢或成就,甚至超出了正常的範圍,例如一個在貧困環境中長大的人可能會因為過度追求財富和物質享受而變成「拜金主義」。
過度補償往往會需要外界的認可來維持自我價值感,降低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而非追求自我內心力量的成長和強大,所以這種補償往往只能短暫達到效果,難以長久維持,並不能真正療愈內心的缺失感。
因此,從心理補償的角度來說, 適當表現出自己的優點是一種良性的心理和社交策略,而過於刻意地「耍帥」就有可能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表現,暗示著一個人內心較為深層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刻意耍帥」
也可能是「真帥」
當然,有時候當我們覺得別人是「刻意耍帥」的時候,也不能排除別人是「真帥」的可能性,這種對耍帥行為的反感可能來源於我們的潛意識中被隱藏或壓抑的情緒。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 人們總是傾向於透過與他人比較,來判斷自己的成功或失敗。 這種比較可以向上跟更優秀的人比較,也可以向下與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較,分別稱為「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
當我們看到有人「耍帥」或炫耀時,就會自動激發我們的「向上比較」,讓我們不自覺地感到自己的某些不足,或者觸及到了自己內心深處較為薄弱和不安的部份,從而將對方的正常表現視為一種刻意的炫耀,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感受,例如嫉妒、反感、憤怒、不屑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很自然的心理反應。
但是它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覺察能力不足或潛意識對負面情緒的壓抑,導致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內心的復雜情緒和真實想法,而是會 采用投射或貶低的方式,認為對方是出於虛榮或者裝模作樣,以此來保護自身的情感。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所以,有些時候刻意耍帥的行為也不一定是對方有過度的自我呈現或心理補償,也可能反映出了我們自己內心對於他人無意間的表現過於敏感,只是我們被這種反感的情緒占據了頭腦,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在自動化地進行向上比較。
總而言之,從心理學來說,有時候耍耍帥其實很正常,也是社會交往中展示自我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過於頻繁和刻意的耍帥行為,就有可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自尊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安和脆弱,有時候耍帥只是他們用來保護自我、獲得認同感的一種方式。 意識到這一點,在面對刻意耍帥的人時,也許我們就能夠用同理心去理解他們背後的心理動機,用一種更加友善和包容的方式來和對方互動,而不是簡單的批評或反感,從而讓對方逐漸理解健康的自我認同並不完全依賴於他人的評價,更重要的是來源於對真實自我的接納與成長。
參考文獻
[1] Suls, J., & Wheeler, L. (2012).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1, 460-482.
[2] Leary, M. R., & Baumeister, R. F. (2000).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elf-esteem: Sociometer theory.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 1-62.
[3] Harmon-Jones, E., & Mills, J. (2019).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and an overview of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In E. Harmon-Jones (Ed.), Cognitive dissonance: Reexamining a pivotal theory in psychology (2nd ed., pp. 3–2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策劃制作
作者丨ACC 心理科普
稽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策劃丨林林、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