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超18萬人撤離!火是怎麽失控的?

2025-01-12新聞

1月7日,一名警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洛杉磯縣沿海社區帕西菲克帕利塞茲的野火旁工作。新華社發(邱晨 攝)

新聞分析|追蹤美國加州山火失控原因

自7日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多地連續突發山火,火勢不斷蔓延失控。據媒體報道,截至10日過火面積超過37000英畝(約150平方公裏),至少11人死亡,超過18萬人撤離,超過1萬棟建築損毀,已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此次山火緣何而起?為何失控?種種原因給人們敲響警鐘。

多重自然條件「火上澆油」

加州南部呈多點燃燒狀態,6處大火已肆虐多日。美國航天局衛星7日拍攝的圖片顯示,白色濃煙從洛杉磯縣山火處升起,沿西南方向蔓延,延伸到太平洋上空。從美國媒體公布的圖片看,東部伊頓地區和西部沿海的帕西菲克帕利塞茲地區兩處大火從東西兩側夾擊洛杉磯縣。

美國國家氣象局說,強烈的季風「聖安娜風」和降雨不足在南加州造成了「危急」的火災天氣條件。「聖安娜風」通常發生在10月到來年1月之間,幹燥的陣風沿著內陸山脈的一側流下,穿過狹窄的山地峽谷,向海岸方向吹去,而加州東部的內華達山脈阻擋暖濕氣流,導致來自內陸的風翻過山麓後變成又熱又幹的「焚風」。美國航天局說,今年的「聖安娜風」時速超過100英裏(約160公裏)。

這是1月1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阿爾塔迪納地區拍攝的遭到山火破壞的車輛。新華社發(邱晨攝)

美國總統拜登10日表示,阻止加利福尼亞州山火進一步蔓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酷熱和幹旱也導致這次山火愈演愈烈。加州山火每年都有發生,通常從6月或7月開始,可延續至10月。洛杉磯地區冬季第一場雨會在11月到來,能為大部份夏季處於休眠狀態的植物提供水分,阻礙「聖安娜風」引發大規模野火的能力。然而,2024年洛杉磯經歷了創紀錄的夏季高溫和酷熱,10月以來的降雨量只有正常降雨量的4%左右,迎來了正常的「聖安娜風」卻沒有降雨,因此火災季從10月一直延長至1月。

英國斯旺西大學山火研究中心主任斯特凡·德爾說,引發野火的關鍵因素是相對濕度低、強風和幹旱。溫暖的條件會導致相對濕度降低,低濕度加上強風會從已經幹燥的植被中「吸走」更多水分,並增加其可燃性。一旦著火,強風會助長火勢,而在陡峭的地形中火勢燃燒得更猛烈、移動得更快,此外加州地區植被以易燃灌木為主,使得火災情況變得更糟。

應急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多個消防栓沒有水,是這次加州山火救援部門遇到的普遍問題。美國當地媒體評價:社區、居民房屋和企業建築都在燃燒,但消防員無能為力。

據【洛杉磯時報】等媒體報道,消防員在撲救帕西菲克帕利塞茲的野火時,將水管插入當地的消防栓卻發現沒水。洛杉磯水電局行政總裁兼總工程師珍納絲·基諾內斯表示,帕西菲克帕利塞茲的用水需求連續15小時達到正常水平的4倍,導致水壓下降,市政供水系統並非為如此大規模火災設計。

據一些媒體的分析,由於消防用水量大,無法足夠快地裝滿水箱,水的消耗速度快於工作人員供水的速度,導致消防栓缺水。帕西菲克帕利塞茲的消防栓依靠三個大型水箱,每個水箱容量約100萬加侖(約378萬升),這些水箱安裝在高海拔位置,透過水泵註入水,再由重力輸送到各消防栓。第一個水箱在當地時間7日下午幹涸,第二個水箱在當晚幹涸,第三個水箱在次日淩晨幹涸。類似缺水問題在加州多場山火救援中同樣出現。

洛杉磯縣議員特蕾茜·帕克認為,消防人員不應該面對消防栓無水的問題,洛杉磯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長期不足。

拜登9日在一場白宮新聞釋出會上說,洛杉磯一些地區的電力公司切斷電源,以防止輸電線著火引發爆炸和更多的火災。美國【紐約郵報】報道,這也中斷了為消防栓泵水的電力。

美國珀杜大學工程學教授安德魯·惠爾頓說,除了消防用水的供應外,大規模的城市火災還可能毀壞管道,導致管道泄漏大量的水,加劇缺水情況。

極端天氣頻發風險上升

獨立氣候研究機構「氣候總站」近期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南加州的火災天數顯著增加。研究發現,美國西部的風助長的野火每年移動速度更快,過火面積更大,部份原因是植被越來越幹燥。

英國廷德爾氣候變遷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助理馬修·瓊斯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雖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確定氣候變遷在導致當前野火方面所起的作用,但「非常肯定」氣候變遷導致美國西部出現炎熱、幹燥、易發生火災的極端天氣的風險增加,而且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在通常的夏季火災季節之外,易發生火災的天氣條件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英國生態水文中心科學家瑪麗亞·露西婭·費雷拉·巴爾博薩認為,洛杉磯的火災顯示了極端天氣將如何增加火災風險。2024年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大雨很可能促進了植被的生長,而植被此後在長期幹旱中枯萎,再加上強風,為野火蔓延創造了條件。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局10日釋出新聞公報說,2024年成為自1850年有相關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將持續加劇,高溫會直接導致熱浪、幹旱和山火等災害,並還會透過改變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引發更多極端降雨事件。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