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國如何化解地方債?靠縮編可以嗎?

2023-09-21新聞

無法開源,必然節流。

過去是透過轉移支付,來幫助財政能力低下的區域,如今因為地方債務問題。部份財政自給城市開始透過「擴大投資和福利」,來減少財政盈余,避免為地方債嚴重的區域買單。

縮編有效果,但效果甚微。

這就像暴雷的地產,銷售無法恢復,單靠裁員節流只能解決短期問題。

從第四輪化債工作開啟後,有關地方債的相關新聞幾乎就沒有了。但截止到11月初,地方債發行規模達到了8.6萬,較去年全年的7.4萬億,增加了1.2萬億。

創下歷史新高,且速度並沒有放慢。鑒於部份地方的發行額度並沒有用完,今年全年的地方債規模大概率超過9萬億。

而增發的地方債中,多數是用於借新還舊和償還有息債務。

談到地方債,就必然得了解地方的土地金融。

我們熟知的開發區、園區、交通融資、公共服務、土儲、國資投資等,都涉及到地方債貨幣的用途。

2008年的時候,地方債的規模大約是5萬億;

2010年的時候,地方債的規模大約是10萬億;2014年的時候,地方債的規模大約是24萬億;

2022年的時候,地方債的規模大約是35萬億,加上城投債及「影子銀行」,將破70萬億。

如果對比房價來看,地方債的規模,幾乎代表了房價的走勢。

地方債的「問題」,是我們采用了「雙軌」經濟後,金融被監管,資金和利率得不到市場化分配。地方融資平台及國企獲得了大量廉價貸款,經濟開啟了以「國字」為主的投資拉動增長。

因此,以地方為主的資金被運用在了新建、擴建開發區和城市新區以及基建建設,以國企、城投為主的資金備用運用能源和土地。

但是,以投資拉動經濟的市場,資金效率和流通維度並不如市場化,也就導致了經濟出現了「短期繁榮」,但「消費不足」的現象。

因為貨幣只到了部份人群的口袋。

但投資拉動的「經濟」又必須要用「財政「償付,土地又進一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市場也就從「土地金融」轉向了「土地財政」。

加速了市場泡沫。

這樣的模式一旦開啟,幾乎很難停下。因為只要投資力度下滑,房地產銷售出現問題,地方就有可能因為「土地出讓金」和「稅收」下滑,出現無法「償付」的現象。

在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從2018年開始啟動了「主動降杠桿」的操作,開始在房地產市場、土地市場、金融市場等維度加強,以避免出現風險。

三年疫情,我們又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導致地方為解決「疫情資金」,又再次推動了一次「土地」。

從公開的數據推算,三年時間我們涉及疫情的專項財政大約是花了3萬億。差不多是恒大和融創。

隨著疫情結束,地方債化債解決,外部關系緩解,我們才會騰出手來解決經濟。看似平靜的第四季度,實際上正在積累貨幣和財政力量。

只要地方債完成置換,幾乎將復制2008年的劇本,開啟一場以地方或者國企直接投資拉動經濟,刺激消費的戲碼。

但是,和2008年不一樣的,是經過一段周期成長的「影子銀行」,成為了地方債的「深水區」,涉及到相當多「表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財政拮據的地方。

如果選擇化債,必然擠壓整體財政,對經濟的支撐力度勢必減小。如果不處理,可能出現「地方信用問題」。

如果兩邊都要,那就要「苦一苦」夥伴們了。

更快閱讀,關註公眾號:太子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