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美國對也門首都薩那發動新一輪空襲。這是繼此前一天美英對胡塞武裝襲擊後,持續對該地區進行打擊。美國消費者與商業頻道的訊息顯示,白宮早些時候警告說,如果胡塞不停止對世界上經濟最重要的水道之一的商船和軍艦的襲擊,美國可能會進行更多襲擊。
該美媒進一步稱,英國海事貿易營運資訊中心表示,胡塞武裝1月12日在也門附近的一次襲擊中還錯誤地瞄準了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運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俄相關人士則表示,美國和英國「單槍匹馬地引發了(加沙)沖突蔓延到整個(中東)地區。而胡塞武裝發誓要進行報復。
此外,當地時間1月11日,伊朗在阿曼灣劫持並扣押了一艘美國油輪,以報復美國在2023年扣押載有100萬桶伊朗石油的油輪。這艘懸掛馬紹爾群島國旗的油輪「 聖尼古拉斯」號此前名為「蘇伊士拉詹」號,該船因運輸伊朗石油而卷入被美國的制裁糾紛,最終導致該油輪於2023年被美國扣押,並且還將油輪上的石油貨物運往休斯頓,美國進而沒收了100萬桶伊朗石油。
實際上,伊朗去年就發誓要對這一事件進行報復。顯然,伊朗已經用最新扣押美國油輪的行動進行了事實上的回擊。據悉,「 聖尼古拉斯」油輪載有145,000 噸石油,也就是說,伊朗已經間接沒收了美國145,000噸石油。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在要求伊朗釋放油輪的同時,美英對也門及伊朗相關機構支持的胡塞武裝連續發動襲擊。
然而,並非所有美國主要盟友都選擇支持對也門境內的襲擊。荷蘭、澳洲、加拿大和巴林提供了後勤和情報支持,而德國、丹麥、紐西蘭和南韓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為襲擊事件辯護並警告采取進一步行動。但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選擇不簽署或參與。這再次說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吸重力下降,以及其提出的意在聯合多國的「紅海繁榮衛士行動」並不奏效。
分析認為,自去年10月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走廊發生沖突以來,隨著美國英國的更深入介入,中東局勢和紅海危機正在產生更大的溢位效應。紅海是歐洲和亞洲之間的重要航線,約占世界航運量的15%。
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多家航運巨頭的商船都改道非洲繞行更長、成本更高的航線,本周全球主要航線的貨櫃運費飆升。商業船舶跟蹤數據顯示,至少有9艘油輪在紅海停下或改道。而截至1月13日,多家專註於石油運輸的油輪公司(Stena Bulk,Hafnia ,Torm 等)紛紛表示,他們已決定停止所有駛向紅海的船只。
而美國金融分析機構零對沖1月13日分析,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以及中東另一產油大國阿聯酋很有可能在該地區沖突中,在不知不覺中卷入其中。目前沙特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升級」,並表示正在密切關註事態發展。
上述這些已經發生的事件以及升溫的地區局勢預期,加劇了人們對新一輪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的擔憂。並威脅到接下來國際石油市場的供給和價格。而布倫特原油期貨1月13日這周盤中高點一度上漲超過3美元,至高於每桶80美元,為今年的最高點。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也一度觸及 2024年高點,達每桶75.25 美元。特別是布倫特第一個月合約相對六個月合約的溢價升至每桶 2.09 美元,為2023年11 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市場認為及時交割的供應更加緊張。
卡瓦納爾山投資管理公司(Cavanal Hill Investment Management)總裁馬特·史帝芬尼(Matt Stephani)表示,「如果沖突蔓延到阿拉伯半島的另一邊……石油市場的反應可能會更加劇烈。」而值得註意的是,美國在擴大介入中東沖突的過程中,似乎還正在為其更多石油出口,並且分得更多中東產油國的石油蛋糕而獲利。
對此,能源分析師伊琳娜·斯拉夫(Irina Slav)1月9日稱,紅海安全擔憂,增強了美國石油的吸重力。全球最大的石油咽喉要道之一,位於紅海南端也門和吉布提之間,連線紅海和亞丁灣的曼德海峽安全問題日益嚴重,這導致市場客戶對美國石油的需求增加,尤其是來自歐洲市場,因為貿易商尋求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的來源。
瑞穗證券報告顯示,由於紅海航運形勢,交易商一直在購買更多美國石油。不僅油輪運輸商改變航運路線,全球一些石油買家也正在更換石油供應商。分析師稱,紅海路線發生襲擊事件以來,我們第一次看到美國石油出口激增。從美國采購石油目前被一些買家們認為是仍然安全且便宜的交易,這使美國石油成為一些買家,特別是歐洲買家的首選選擇。
與此同時,盡管作為未來產量指標的美國石油鉆井平台數量本周減少了兩個,至 499 個,預計2024年美國二疊紀盆地的石油產量增長速度將低於2023年,但由於歐洲幾乎沒有美國石油的替代品,激增的市場需求,可能會加速美國的頁巖油鉆探商重新考慮並增加今年的石油產能。
分析師稱,如果說美國頁巖油有什麽特點的話,那就是靈活性。鉆探人員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這一點。這再次說明,在美國持續介入中東亂局的過程中,其正在全球石油市場蛋糕中,獲得漁翁之利。這也是過去數十年以來,美國一次又一次在中東以及全球石油經濟紛爭中獲利的案例之一。
與此同時,為了應對中東地區風險外溢,導致油價飆升,高企通貨膨脹或再度席卷美國,美國自身又在加緊采購沙特等國的大量原油,以補充其戰略石油儲備(SPR)。1月13日的最新訊息顯示,美國聯邦在補充戰略石油儲備方面又邁出了一小步,該國已經在1月12日宣布征集5月份交付的另外300萬桶原油的提案 。
值得註意的是,2021年初時美國的戰略油儲量為6.381億桶,但到2021年底,已售出超過4400萬桶。2022 年,又出售了多達 2.21 億桶石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緩解當時對美國司機造成壓力的高汽油價格,當時受俄烏沖突誘發供應鏈危機影響,美國的能源通脹指數一度高達20%以上,消費者價格指數也曾達到9.1%的水平。
甚至當時對於沙特主導的歐佩克+石油減產,美國財長耶倫也曾公開喊話稱,堅決反對歐佩克減產,他們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而美國聯邦當時緊急釋放戰略油儲,也被認為是為應對2022年11月中期選舉的權宜之策。
而2024大選之年,對美國聯邦來說,中東局勢和紅海危機的蔓延,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再次上演因供應鏈緊張誘發的惡性通脹,進而將失去越來越多美國民眾的支持。這也成為美國急欲在中東局勢升級過程中,補充戰略油儲的核心邏輯,雖然美國已成為能源輸出國,並且原油產能已超過沙特與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該國每天出口約400萬桶原油,但目前美國的原油進口量仍然大於出口量。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前同比增長3.4%。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CPI同比增長3.9%。這說明,美聯儲2%通脹目標並沒能實作。而中東局勢升級,可能成為引爆美國新一輪高通脹的火藥桶。
截至1月10日,在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四個地點的地下鹽穴中儲存了約 3.544 億桶石油。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在去年7 月份降至僅3.468 億桶,僅略高於 2021 年初的一半,並創下1983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後有所反彈。但按照每月增加75萬桶戰略油儲的速度,美國戰略石油儲備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到 2021年的水平。
因此,盡管該國的部份石油企業會在紅海危機中間接獲得更多客戶而漁利,但眼下中東局勢擴散升級,對2024特殊之年的美國聯邦來說,最大的風險之一則是,油價驟然上升。對此,白宮1月12日最新回應稱,非常擔心中東地區沖突對油價的影響。
不僅於此,不斷分得中東產油國市場份額的同時,美國在石油領域的咄咄逼人可能進一步激起沙特主導的歐佩克產油國集團的反擊。特別是美國國會一直持續討論一項名為NOPEC法案,該法案將允許美國沒收沙特等多個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黃金,外匯存款等資產,同時還將叫停歐佩克的國際石油定價權。
對此,沙特已經多次提前回擊宣稱,若透過此法案,沙特就會叫停石油美元協定,美元是核心選項。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串流媒體的訊息表明,沙特早在2022年就已在部份石油出口中,接受了人民幣付款,已經實作了用人民幣替代部份美元。對此,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前官員波紮爾更是直言不諱稱,我們正在見證石油美元的黃昏和石油人民幣的黎明。
而在美國持續染指中東亂局的過程中,顯然,美元的吸重力也在中東地區也進一步下降。作為上世紀70年代石油美元協定的參與者,當中東最主要產油國沙特開始去美元化時,正如美國金融分析機構零對沖不久前援引荷蘭合作銀行的分析師本傑明·皮克頓稱,紅海危機造就了贏家和輸家:美國是輸家,贏家又是中俄。
該美媒進一步稱,沙特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生死存亡的。倫敦一家智庫公司的行政總裁米克·沃德爾 (Mike Wardle) 表示,沙特等中東土豪們正在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並加速將資金撤離美國。大筆資金正在從中東流入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查詢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進口約5.6億噸原油,相當於僅從海關公布的數據方面,2023年至少高達約5.6億噸石油運抵中國。
而路透社則在1月13日稱,中國在2023年購買了創紀錄水平的原油,也就是說,該外媒認為,過去一年創紀錄的石油已經運抵中國。(完)#優質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