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高中語文有答題樣版嗎?

2018-04-08新聞

話不多說,先上成績。高三下學期一模二模語文成績都在130出頭,三模135分,平時的周考、月考、聯考成績就不一一細說了,一般不低於128分,作文基本上都是56/57/58。成績算比較穩定,去年高考也是130。

21年高考查分截圖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以為我是語文天賦型選手?很遺憾並不是。

在高二下學期期末考的時候我的語文成績也僅僅只有100出頭,此前語文成績也一直在90-105這個區間上下浮動。但我僅僅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讓語文單科成績提高了30多分,從普通一本的水平成功逆襲top985。

趁著對高考備考過程的記憶還沒有褪去,我就不請自來地答一下這道題吧,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渴望透過高考逆天改命的你們。

提出這個問題或者心中有同樣疑惑的同學,想必都渴望能夠得到一個肯定的回答吧。

我很能理解你們此時的急切心情

但不好意思,高考語文真的沒有什麽所謂的萬能答題樣版。網絡上那些被大肆宣傳的萬能答題樣版只不過是一些行銷號抓住了很多人急於求成的心態,而被當作他們的流量密碼罷了。用國家瑋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送給這些人:

千萬別隨便褻瀆教育,教育是一個良心活。

不過大家也不要對此感到絕望,相信我,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語文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和別人拉開差距的!

高考語文雖然沒有萬能的答題樣版,但是它有答題思路和底層邏輯啊!擁有正確的語文學習底層邏輯加上清晰的答題思路,這才是你語文成功逆襲的正解。

只要你學會了高中語文的底層邏輯並建立起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你也能和學姐一樣只用花半年時間從100分逆襲到130分!

這是一套史上最全、最良心的針對高中應試語文的學習體系。

如果你想和我一樣逆風翻盤,請一定要停下來花10分鐘的時間看完這篇實操幹貨,它將決定你的大學四年是在一個普通本科碌碌無為還是在top名校綻放夢想。

趕緊雙擊螢幕點贊、收藏起來吧~以免找不到了哦!

【寫在前面】

在正式開始之前餓想先糾正大家幾個誤區:

誤區一:很多人語文學習性價比極低,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寫數學英語。

聽我說,笨蛋才會這麽想!你的數學從120到130所花的時間成本遠遠高於語文從90分提高到120甚至130所花的時間成本。高考比拼的是總分又不是數學單科。

所以請一定要重視語文!一定要重視語文!一定要重視語文!重要的話說三遍

語文學習沒有腦子限制,又可以速成高分,這個分你為什麽不要?

拜托欸,你是國家反內卷大使嘛?

誤區二:沒有搭建語文知識體系的概念

對於語文來說,知識碎片的積累是沒有盡頭的,只有搭建好語文知識體系,才能夠舉一反三,一以貫之。

很多同學在網上收藏了一大推的答題樣版和答題技巧,然後答題時東拼西湊,答題思路不清晰不系統,回答問題不全面,當然你拿不了高分。

聽我的,高中語文答題思路技巧,有這一篇就夠了!這是學姐根據自己的成功逆襲經歷以及身邊的一些語文學霸們的經驗總結而成的一篇史上最全的答題體系,從學生答題時的思考視角,能夠幫你快速get學霸們的答題思路。

誤區三:過於依賴樣版、技巧和套路,忽視基礎知識的記憶背誦。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很多高中生過於依賴所謂的答題樣版,但這種選擇其實是一種投機行為,具有很大的風險。偶爾考到熟悉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考個110甚至120,但萬一考到不熟悉的知識點,一下打回90。在面對可預測的風險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源頭規避它的發生。高考不是賭博。

如果把知識體系比作一個人骨架的話,那麽基礎知識點就好比血肉。有了完整完美的骨架,血肉也要盡量豐滿些,不然總顯得有些別扭。所以,該刷題刷題,該背書背書!千萬不可忽視基礎知識!

全文1.4w字,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靜下心來花點時間仔細閱讀。

實在沒有時間看完的也可以直接點選下方卡片領取!打印電子版更方便學習。

為了這個超值福利,我們 花了2個月的時間,總結了高中語文系列性的資料包,包含基礎知識·試卷·文學閱讀等,也包含本文電子版文件, 讓你從90分提升到130分!創作不易,也請大家給我點個贊支持一下吧~

【正文部份】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三、文言文閱讀
四、詩歌鑒賞
五、語言文字套用
六、作文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1-3題,選擇題題型】

這類題一定要先認真通讀文章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搞清楚文章的觀點是什麽?這個觀點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證的?各個段落大概講什麽?段落之間的邏輯?

在通讀完全文後,再進行科學地答題。

(1)認真勾畫題幹的關鍵詞

(2)根據勾畫的關鍵詞,將選項逐一在文中定位相應的資訊源區域

(3)認真比對,仔細辨別

※ 選擇題考題設定的選項,往往具有迷惑性,僅僅靠理清文章思路遠遠不夠,只有掌握了命題的設題規律,才能更準確地識破選項陷阱,排除錯誤選項。因此,了解錯誤選項的幹擾類別,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關鍵。 選擇題設定的幹擾類別主要有如下幾種:

1. 以偏概全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故意增刪、改動文中表示範圍限制或表示程度輕重的詞語來幹擾考生,主要包括以部份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

【答題技巧】

在閱讀文章時,一定要特別註意重要詞語前面的修飾與限制詞。重點關註:

⑴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份、幾個、大多數等);

⑵表範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份等);

⑶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

⑷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有時、偶爾等)。

2. 因果混亂

因果混亂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果顛倒,指選項在因果(或條件)關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條件)變成了「果」,或相反。還有一種情況是強加因果關系,即把本無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硬說成有因果關系。

【答題技巧】

在閱讀文章時,應重點關註因為、因此、由於、因而等詞語。

3. 混淆時態

命題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作的設想或推測轉述成既成事實,主要是指已然與未然、或然與必然。

【答題技巧】

在閱讀文章時,要特別註意表示時間的詞語。重點關註: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之前、之後、一定、必將、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4. 混淆是非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常常在事物的性質上設定幹擾,有意將閱讀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相反。

【答題技巧】

在閱讀文章時,要註意區別作者對每一種事物的觀點態度,特別註意含有作者觀點態度的語句。

5. 偷換概念

命題者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時,故意弄錯物件,迷惑考生,使考生「誤入歧途」。

【答題技巧】

在閱讀原文時,一定要關註事物的物件,並用圈、點、畫、批的方法標出;在做題時,應註意看選項中是否存在資訊錯誤對接的現象,尤其看命題的主語、謂語與原文是否一致。

6. 無中生有

幹擾項的內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據。或原文中並無此意,而憑空捏造出某種意思,純屬命題者故意提出來迷惑考生的。

【答題技巧】

在做題時,一定要仔細檢查所給的選項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據,或者能否根據原文合理地推斷出來。

7. 張冠李戴

命題者設定此選項時,在表述物件上設定幹擾,將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把甲的觀點、發明、創造說成是乙的。

【答題技巧】

閱讀文章時,需要圈出物件,特別註意選項句中的主語和賓語。

※ 註意!!!

做這類題時要註意有時候要選的是最佳選項而不是正確選項;

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對錯,要註意是否答非所問。

【4-5題,問答題型】

第一道問答題的出題方式已經模式化,圍繞論述文的核心知識進行考察。例如下定義、論證特點、論證方法、論證思路(脈絡)等。

第二道問答題則基本是對原文資訊的篩選提取,註意題幹的限制範圍,釘選答題區間後,合並同類項,將答案做好整合。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文學類文本閱讀主要包括小說和閱讀,對於很多人來說,小說可能還好一點,答起散文來時就是毫無頭緒。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其實圍繞它們所出的題型是相近的。與其耗費心力區分二者的區別,不如花這時間去總結常見的題型,把每種題型的答題套路研究透,這對提升分數將大有裨益。

1. 環境描寫類

常見題型 有:(1)在文中準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⑵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⑶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分析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或表現主題所起到的作用;⑷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象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環境類試題的 答題思路 :①環境本身(交代……時間,交代……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②情節(推動,暗示,鋪墊)-→③人物(烘托,映襯)-→④主題(表達,寄托,暗示,揭示)。

根據要求還可以這樣來組織語言表達:XX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創設)了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展開作了鋪墊,推動……的情節發展。

環境是人物活動的舞台,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或影響或決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會本質特征,揭示主題。

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時間、地點、氣候、景色、場面等。作用:①自身的、獨立的審美價值: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②渲染氣氛,為後邊刻畫人物作鋪墊;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種心理;④展開、推動情節發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2. 故事情節類

常見題型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或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份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份中的某一方面);②某一情節的特點和作用分析;③情節的高潮或結尾作用的理解;④小說的敘述故事情節過程中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的使用;⑤哪一個情節最吸引你;⑥情節的合理性探究等。

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作答。①情節(使情節波瀾再起,引出另一個情節,制造懸念,情節更突出,照應前文情節)→②人物(豐富人物,表現人物性格,)→③主題(深化某種主題,突顯某種主題)。當然,這個三級概念中,本級和上一級為最基本。按照順序,與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點。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情節的作用:⑴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⑵設定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⑶側面烘托,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⑷照應前文。⑸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⑹刻畫人物性格。⑺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情節安排及其作用:

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後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懸念的作用。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喜劇式等。⑤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如【藥】中的「人血饅頭」、【故鄉】中的「我」等。

3. 揣摩人物形象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因而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定試題。

常見題型 ;①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②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優秀的品質?④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類試題 答題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與另一個人物烘托、映襯、反襯)→情節(人物性格決定情節發展)→主題(突顯某種主題)透過人物的描寫(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細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後根據題目要求作答。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麽人,他怎麽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

表現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心理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紹、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⑵側面描寫——間接描寫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透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如用有關人物的對話,心理活動,事件敘述等烘托所要描寫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節發展中展現人物性格特征;環境描寫襯托或烘托。

形象刻畫基本技巧——各種描寫手法的運用與作用:

⑴肖像、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⑶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寫,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思想活動描寫,它往往和外貌、語言、行動交叉在一起。

⑷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細節是文學作品中細膩描繪的最小環節。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許多細節組成的,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

4. 概括主題內容

常見題型 :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麽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解題思路

一是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三是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小說透過描繪XX故事情節,暗示了……刻畫了……抒發了(呼籲)……

如【孔乙己】:透過對斷腿前後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寫(情節),刻畫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形象),控訴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5. 分析寫作技巧

常見題型 :①文中運用了什麽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解題思路:

在解答這類題目的過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識:

⑴表達方式

①描寫的角度(直接描寫、間接描寫)

②人稱運用(第一、第二人稱的妙處)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③明確各種描寫的特點和作用,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是為了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是為了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白描: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見大,寥寥幾筆勾勒出畫面,表現了性格、主題。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④不同順序的作用(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人物形象或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與上文或下文對比照應;人物前後變化的對比照應。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⑵結構方式(前後照應、創造懸念、埋下伏筆、總結上文、點題)

⑶表現手法(烘托、象征、襯托、對比、鋪墊、欲抑先揚、先抑後揚……

6. 品味語言特色

常見題型 :⑴某一詞語在文中如何理解?⑵某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麽?有什麽作用?

解題思路: 從三方面入手:①註意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以語言分析人物性格。②抓住關鍵詞去品味語言的豐富內涵。③鑒賞作者運用語言的風格。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詞語(句子),寫了……,表現了……

三、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的重難點,分值多達19分,高考難度也越來越大。但由於其與現實生活相距較遠,語言又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很多學生在這一部份失分非常嚴重。

關鍵在於閱讀沒過關,因為沒有讀清文段中的人物、事件、評價等,對實詞、虛詞的推斷。對內容的理解自然就有可能不符合文意,從而導致錯誤。

今天為大家準備高中文言文的答題思路和幹貨分享!由於篇幅有限,點選下方卡片領取⬇️

1. 文言常識

考生解錯古代文化知識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是積累不夠;二是理解不準確,不能準確分清皇帝的年號、廟號等;三是不註意結合文意理解古代文化知識,忽視選文內容對某文化知識的提示等。在復習中應該註重積累,分類記憶。需要文言常識資料的同學也可以點選卡片領取~

2. 轉譯

無論是轉譯文段還是句子,都要求以直譯為主,即要求將原文中的字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與原文保持一致。在難以直譯或者直譯以後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可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文言文轉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要求較高,對關鍵詞語不能正確把握,就很難譯出文意。在轉譯時,要學會如何從句中找出關鍵詞;要做到逐字逐句轉譯,而不是對整體大意的轉譯;要註意對省略內容和特殊句式的理解;要結合全文大意推知句子和詞語的意思。

如果從操作層面講,文言文轉譯還可用這幾個詞來概括其方法:

「留」 ,即保留文中不必譯和不能譯的詞語,如時、地、人、事、官職、書名等專有名詞;在現代漢語中仍常用的成語和習慣用語,一般人都理解,可保留不譯(硬要譯,反而顯得不通順)。

「換」 ,即用一個意思相同的現代詞語替換與現代說法不同、音節不一致的詞,例如「吾子淹久於敝邑」(【殽之戰】)。「吾子」是敬詞,相當於今天的「先生們」;「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換譯;「敝」是謙詞,「敝邑」即我們國家。

「補」 ,即將原句省略的內容適當補出來,使句意完整通暢,例如「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遊褒禪山記】),將「焉」後省略的「而未至」(卻沒有到達)補進去轉譯才連貫。否則文意不通(「足以至焉」,怎麽會「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呢?)。詞類活用的轉譯,要補上相關詞語,如「使……」「以……」「用(拿)……」「為……」「像……」等等。

「刪」 ,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為語氣助詞,或表示停頓,或是湊足音節,或起連線作用,而現代漢語裏又沒有合適的詞轉譯它們,可以刪去。例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者也」足語尾助詞,轉譯時可刪去。

「調」 ,把文言文中倒裝的句子成分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該句是賓語前置句,轉譯時「不余欺」應調整為「不欺余」,即「沒有欺騙我」。又如:師不必賢於弟子。句中「於弟子」是介詞結構後置,轉譯時,應將原句調整為「師不必於弟子賢」即「老師不一定比弟子賢能」。

「套」 ,對固定結構套用句式進行轉譯。

「轉」 ,對一些委婉形象的說法要做合理的轉換。

總之,不管用什麽方法轉譯,譯出的譯文一定要準確保持原意,句子結構符合現代漢語規範,語氣暢達,文句形象生動,即符合常說的「信」「達」「雅」的要求。

3. 概括

概括材料內容多為以下角度命制試題:表現人物行為舉止特點的資訊;描繪對立雙方激烈交

鋒的資訊;體現人物誌向和思想主張的資訊;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聰明才智的資訊;展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資訊;表現景物特征的資訊;表現事件原因的資訊等。

回答這類題時要註意:

(1)確立全域觀念,把握主要內容

(2)明確題旨要求,特別註意把握題旨的隱含資訊

(3)從全文內容出發,在具體語境中明辨材料

(4)摘取文中句子,轉譯歸納概括作答

4. 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斷句的基礎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因此斷句前先要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系。

除此之外,斷句大致還可以遵循如下幾條規律:

①根據「曰」「雲」「言」等對話詞語斷句。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雲」「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

②根據常用虛詞斷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誌。

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於斷句:

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茍」「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當然,在抓虛詞標誌斷句時,也要註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於」,是介詞,詞性變了。

③根據特殊句式斷句。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何……之有」;「如……何」; 「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為」;「無乃……乎;「可得……歟」;「得無……乎」等,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於」「足以」「得無」「無乃」「何以」「於是」「然則」等。

④根據詞性詞義以及語法結構斷句。

古人不知道語法結構,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

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動詞位置及和前後詞語關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

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後,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

四、詩歌鑒賞

1. 詩歌意象鑒賞的分析方法

意象,作為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被認為是作者內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蘊含的情感內涵,詩詞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

①關註意象所在的季節。意象,是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寄托給一個所選定的具象,其中融入作者自己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作為作者精心挑選設計的外在投射,它出現的時節,是值得我們關註的。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落木」「飛鳥」諸多意象圍繞一個「悲秋」展開。此時的作者經歷了國家戰亂,愛子夭折的生活折磨,已經從壯年「會當淩絕頂」的豪情壯誌中蒼老,歷經人世起伏,悲歡離合,進入到生命的暮年之中,此時的季節「秋」,即時應景登高時的季節,也是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時代之「秋」,更是作者生命走過白日放歌縱酒的壯年,進入潦倒落寞的暮年的歲月之「秋」,一個季節三重意蘊,故清人評其「氣象高渾,有如巫峽千尋,走雲連風,誠為七律中稀有之作。」關註意象所在的季節,幫助我們讀懂詩詞的內蘊。

②認識意象所蘊含的顏色。列賓說:「色彩,就是思想。」在詩詞鑒賞中,抓住意象的顏色,就可以體會濃郁的詩味。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詩32字無一處寫喜,但一黑一紅,兩處顏色的對比,讓春雨為錦官城帶來的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景象躍然紙上,「‘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李清照的名篇【如夢令·昨日雨疏風驟】,同樣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個嬌俏少女的好奇問題,幾千年來撥動人們的心弦,而詞句中的色彩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作者用「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本是雨後花園的尋常之景,卻因作者別出心裁,以顏色代替尋常事物,使得詩句色彩鮮明、雨後的生機撲面而來,「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語言的創新,色彩的套用使得詞句「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

③留心意象的排列組合。除了意象的季節和顏色,關註意象的排列順序,對學生理解詩詞意義,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在高適的【燕歌行】中,「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兩組反差強烈的意象場面濃縮在一句14個字之中,戰士戰死沙場的悲壯與將軍醉生夢死的場景形成強烈對比,作者對統治者昏庸及批判力透紙背。

2. 鑒賞人物形象的「四法」

①審讀標題,挖掘資訊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傳神。詩歌題目常常能傳出很多重要的資訊。如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節、時間和送別的主題,對於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知人論世,關註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糊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對把握詩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不同時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內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遭遇不同,處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調也不一樣。

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滿,夫妻誌同道合,伉儷相得,其詞輕快、爽朗,充滿生活情趣;後期遭受戰亂,夫妻分離,自然就比較悲傷、哀怨、淒婉。

③整體感知,確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從詩歌整體上把握。區分人物形象是哪一類,為其大體定位。

如楊炯的【從軍行】,透過整體閱讀,可大體給「書生」定位:一個充滿血性、誌在馳騁沙場、渴望建功立業的書生形象。

④抓關鍵詞,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詩人往往運用關鍵詞句,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描寫完成,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詩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五、語言文字運用

1. 成語辨析

常考的有近意成語辨析,常見錯誤有:

①望文生義,造成望文生義的原因是語意內涵不明,只從字面的意思理解成語的意思,不明白成語的出處和比喻義等。主要有反用其義、自相矛盾和典故不明等幾種類別

②褒貶誤用,平時積累時註意成語的感情色彩,答題時註意分析語境是褒義還是貶義,然後看成語的感情色彩是否和語境相符。

③不合語境,要對句子進行語法和語意分析,有時是時態矛盾,有時某詞語不具有某種語法功能,有時成語中本來就含有某種意義,但在句子中又出現這種意思,造成語法重復。

④物件誤配,物件錯配主要有使用物件有誤和人稱角度使用有誤,如「登堂入室」「蒸蒸日上」,似是而非主要是成語之間容易混淆,但有細微的區別,謙敬失當主要是人稱的運用上出現問題。

2. 病句

答題技巧:

①簡化成分,尋找動賓、主賓、主謂搭配不當。

②檢查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關系尋找中心語和修飾語搭配不當。

③註意重點詞語(和、以及、與、能否、是否等),尋找「一面對兩面」的搭配不當。

④句子中出現介賓短語,看後面是否有主語,檢視主語殘缺。

⑤註意長句子(多層定語)尋找賓語殘缺。

⑥註意長句,看修飾語和中心詞是否搭配或句子知否完整,尋找謂語殘缺。

⑦分析中心詞,對照修飾語,註意近義詞,看句子中是否有表意重復的地方,尋找重復贅余。

⑧句子中出現指代性詞語,看指代是否明確,查語句歧義。

⑨檢視句子中的修飾成分,看是否能同時修飾後面的兩個詞語,尋找語句歧義。

⑩見到省略句註意尋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確,尋找語句歧義。

(病句和成語辨析這種簡單題不循序做錯!!可以準備一個小筆記本,把常見的但是自己容易做錯的題總結到一起!)

3. 情景補寫/壓縮

概括材料內容

說明類語段一般包括兩部份:一是解說說明物件(比如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二是用具體的說明方法解說說明物件的特點。壓縮說明類語段時,應關註以下兩個要點:

①明確說明物件。即明確語段的主要說明物件是什麽。

②把握說明物件的特點。具體可以從分析每一句話的角度入手,即透過分析語段每一句話的具體內容歸納出說明物件的特點。

提取關鍵詞

提取關鍵詞是說明類壓縮語段題目的主要類別,答題時註意如下要點:

①確定語段表述的主體。題幹給出的語料一般都是圍繞某個概念、事件、人物或思想的,答題時要先找出語段表述的主體。

②理解語段的表達方式。透過把握語段的表達方式來確定提取關鍵詞的方法。

③分析語段表述的具體內容。透過對語段中每一句話的理解和把握,找出關鍵內容。

④註重概括和語句轉換。對篩選出來的重點詞句,要根據題幹的要求(比如字數問題)加以概括或者轉換。

下定義

下定義也是說明類壓縮語段常見的類別,所謂下定義,就是用簡短明確的語句提示概念的內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物件的特點或本質的一種邏輯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種差」是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所獨有的內容(既和其它屬概念的本質的差別)

新聞概括類

新聞的主要資訊包含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開端、發展、結局)和體現的意義等方面。把握新聞的主要資訊可以采用「兩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分析新聞,把握新聞表述的要點。切分新聞內容,依照具體的表述物件確定新聞的各個要素。

第二步,對相關要點進行篩選和概括。篩選新聞的表述要點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時效性較差的新聞可以舍掉時間,客觀敘述事件的新聞可以舍去意義,然後透過篩選關鍵詞語來概括新聞的主要資訊。

試題類別一般為擬寫新聞標題、導語、概括材料內容和擬寫一句話新聞等,

擬標題主要是 「主體+事件特征(全文側重點)」,導語主要是「時間、地點、人、事件、結果(5W)」。

擬寫一句話新聞或概括新聞的內容時,要把握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抓住新聞導語,把握新聞的要素。新聞導語是一則新聞的關鍵性語句,包含的資訊非常豐富。解答該類題時,要先抓住導語,分析新聞報道的物件,然後分析新聞事件的開端、發展、結果等。

②註重語言簡明得體。擬寫一句話新聞時,要從簡明的角度整合提煉出恰當的資訊。確定新聞報道的物件後,將提煉出來的主要資訊放到具體的敘述中。

六、作文

1. 審題

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抓關鍵句法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由物及人法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分析關系法

很多材料中存在著思辨的關系,考生在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之後,需要考慮關鍵詞之間的思辨關系,常見的思辨關系有對立統一、部份與整體、質變與量變。

2. 標題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好的作文標題可一句抵一萬句,直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喜上心來,自然就會給你的作文打上一個很高的印象分。

精彩標題就是作文顏值,在此收錄適合當滿分作文標題的金句,摘抄並背誦,反復體會,仿套出新,在閱卷時多看你一眼。

【心似繁華艷照,身如古樹不驚】

可以用於「修身養性」、「堅守自我」等主題。把這句話作標題,文采盎然,富有詩意,可以成為全文的一個亮點。

【涓流不止,溪壑成災】

意思是:細微的小水流不及時堵塞,不斷匯入江河,將泛濫成災,對於人來說,如果不能遏制自己的小欲望,就可能導致欲壑難填。寫作文時,可以用於「防微杜漸」、「未雨綢繆」、「註重細節」等主題,是一個簡約而又驚艷的標題!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可以用於表達美好祝願,對未來的期許等。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 適用於氣魄雄健,豪情奔放,為中國崛起而奮鬥等。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適用自立自強、描寫國家變化等主題

【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 俗話說,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君子必須以此為戒,防微杜漸。寫作文時,如果遇到「防微杜漸」、「註重量變」、「註重細節」等主題,就可以用「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做標題。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適用於有關文化傳承,文化保護,珍重歷史等。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意思是老虎也會有細嗅薔薇的時候,力量巨大的強者,也會被溫柔和美麗折服。這句詩講的是人性中陽剛與陰柔的兩面。人生原是戰場,心有猛虎才能創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業,細嗅薔薇才能保持人性的溫暖和善良。

適用話題:人性、善良、對立與統一

3. 結構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對照式和層進式四種模式。我的作文的結構一般都是層進式,即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圍繞中心論點回答三個問題:即①「是什麽」→②「為什麽」→③「怎麽辦」。

具體地說議論文的常格是:三五十言,引出論點;六七百言,層層分析,或從正到反,或從古至今,或層層推進,鞭辟入裏,分析論證;在分析論證基礎上,再以三五十言,歸納總結,照應文題,深化主旨,收束全文。

這是最簡單的作文結構了~ 或者你也可以即針對某些不好的現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產生根源,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擺現象 ——析危害/好處——挖根源/本質——指辦法」的格式。這也是比較容易學會的一種論證結構,請務必學會!

4. 素材

這一部份大家不要擔心,學姐已經給大家整理好了!

資料文末領取

高考語文作文真的有很多套路!拿55+並不難!! 如果大家需要的話,我之後再出一篇仔細講講~大家記得先雙擊螢幕點贊,防止走丟呀!

【寫在結尾】

你現在所經歷的過去,會決定你的未來。你現在做什麽事,未來就會成為什麽人。

很公平。

如果你是雄鷹,請不要吝惜羽翼,去你的長空搏擊
如果不是
願你像蝸牛一樣,頑強執著,奮力攀爬,站在塔尖
你會和雄鷹看到同一片風景

以上就是我針對我自己的學習經歷以及網絡上的一些資料,給大家整理的一份超全的語文學習大禮包,篇幅有限,到這裏就結束啦。

想要領取資料,可以點選下方卡片:

能夠看到這裏的同學,恭喜你,你已經在通往你的夢中情校的路上了,期待你的好訊息!祝高考順利,你一定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碼字不易,給學姐一個免費的點贊和關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