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聯合開發固態電池 欣旺達牽手廈鎢新能|速讀公告

2024-12-13新聞

財聯社12月12日訊(記者 劉越 曾楚楚) 為聯合開發固態電池用系列新能源電池材料,欣旺達(300207.SZ)牽手廈鎢新能 (688778.SH),將聚焦於固態電池電解質及其相關材料的研發等。

欣旺達晚間公告,子公司欣旺達動力與廈鎢新能簽署【固態電池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雙方圍繞各自發展戰略,就固態電池用系列新能源電池材料研發、量產、市場開發等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合作內容包括四部份,分別為固態電池用正極材料的開發、 固態電池用電解質及其相關材料的開發、固態電池合作開發及產業化合作。

其中,公告中提到,欣旺達動力將依托其在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方面的深厚研發和制造技術積累, 基於廈鎢新能提供的新型正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等原料,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

具體包括復合正極離子、電子導電網絡構建、高穩定電解質薄膜開發、無鋰枝晶高庫侖效率鋰金屬負極開發等,以 滿足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的商業化套用需求

從目前欣旺達固態電池的開發進展來看,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 公司動力類固態電池已經處於實驗室階段 ,正在積極對接相關領域的客戶。目前已經透過負極使用鋰金屬進一步 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目前已經有實驗室原型樣品。 預計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於700Wh/kg全固態電池實驗室樣品制作

欣旺達還在互動平台表示, 公司具備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相關的技術儲備 。而在固態電解質方面, 廈鎢新能有氧化物和硫化物兩個技術路線的布局 。據悉,目前固態電解質材料以氧化物路線為主,硫化物則是未來主流方向。

廈鎢新能11月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氧化物路線技術工藝與鈷酸鋰及三元材料相似。 硫化物技術路線部份痛點主要在於硫化鋰 ,由於其合成工藝比較復雜,價格昂貴。公司 開發出新的硫化鋰合成工藝,目前從小試、中試結果來看,技術指標良好,降本空間較大

正極材料方面,廈鎢新能表示, 匹配氧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已實作供貨 ;硫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方面,公司與知名電池企業合作研發的 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 ,其結構比較穩定,層間距更寬,鋰離子脫放過程中,形變很小,使得固態電池固-固界面不容易被破壞,且該全新結構正極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迴圈等主要效能上都顯著優於傳統的鈷酸鋰、三元材料等正極產品,是比較適合用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正極材料。

從固態電池行業來看,盡管業界對固態電池前景充滿期待,但其大規模商業化行程仍遭遇多重挑戰。固態電解質材料的導電效能、界面穩定性以及成本效益是目前亟待突破的技術難題。有業內專家指出,固態電池的生產需要對現有鋰電池生產線進行大振幅改造,同時還需解決電解質和電極材料界面的相容性問題,才能真正實作大規模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