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住著,對本地食物已經非常習慣,不吃印度餐反而感到不舒服,總覺得缺點啥。可我看其他大部份中國人對印度餐並不感冒,覺得不好吃。這裏面當然有個人口味與性格的差別(根據我的觀察,一個願意接納新事物與敢於嘗試的人對印度餐的評價更高),最重要是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如何去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印度餐,一個中國人在印度其實是可以選擇吃的符合自己口味的,關鍵看你會不會選。
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餐的概念停留在飛餅、咖喱、糊糊等東西之上,可是我說印度餐的種類繁多不比中國少,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相信。印度因地域、民族與文化的不同,飲食文化肯定是多種多樣的,畢竟歷史上那麽長時間的分裂與隔離,都會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今天就是要給大家破執,對印度餐有個新的認識,如果以後去印度或者國內的印度餐廳,可以去帶著愉悅心情去享受印度風味。下面主要以圖片的形式讓同胞們有個新的認識。
印度菜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香料比較多,我們把它叫做咖喱(咖喱是英國人創造出來的一種叫法,印度人沒有這個概念),他們自己叫masala(瑪莎拉),咖喱的組成香料非常多,比方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子、豆蔻、胡荽子、芥末子、胡羅巴、黑胡椒、辣椒、以及用來上色的姜黃粉等均屬之,這些香料均各自擁有獨特襲人的香氣與味道,有的辛辣有的芳香,交揉在一起,不管是搭配肉類、海鮮或蔬菜,將其融合而綻放出似是沖突又彼此協調的多樣層次與口感。咖喱蟹、咖喱蝦、綠色或黃色咖喱雞等我們耳熟能詳的美食都是咖喱的功勞。但在咖喱的發源地印度人是怎麽用的咖喱呢?平民大眾是怎麽一個吃法,我們作為外國人怎麽樣才能讓自己在本地餐中吃的舒心?
另外,印度的中國餐館非法非常多,多到超乎你想象,有個說法是每一條街上都至少有個中國餐館,現在開中餐館,印度法律都規定中方合夥人股權占比不能超50%,只是這些中餐館味道都已經本地化了,比如mainland China 與Yo!China,他們與國內的有所區別,但大家還是能夠適應的。如果你是生活在德裏或孟買,那麽正宗的中國餐廳也有很多,德裏的Nanking restaurant(南京餐館),Hyatt Regency裏面的China bowl(裏面有正宗北京烤鴨,正宗的東北大米,還有比國內便宜的茅台酒,做出來的中國菜與國內沒有差別),NUBA 餐廳,一個環境不錯川粵混合的口味;孟買Hyatt 裏面也有中餐廳,味道也比較正宗,Taj Hotel裏面的金龍餐廳也還可以。中餐在印度賣的比較貴,天天去中餐廳吃飯一不方便二也不經濟,其實對印度足夠熟悉,你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印度菜的。
目錄:
一、 印度主食
二、 印度工作餐
三、 印度開胃菜
四、 印度主菜
五、 印度飲品與湯品
六、 印度甜品
一、 印度的主食介紹
印度的butter naan,叫奶油饢,直接從大爐子裏面拷出來的,比波斯還有中亞的饢好吃,一定要吃剛出爐的。還有一種是上面加了蒜泥的,更香一點。印度賣1.5RMB-2RMB一個,國內要賣12-20RMB一個,都吃不起。
印度的Rumali ruti,攤開來像一個手帕一樣,薄薄的,白白軟軟的,吃起來很勁道,要費點力氣撕咬,裏面可以裹羊肉或雞肉,或者蔬菜與咖喱豆泥,咬一口都很滿足。我們認為的印度飛餅源自東南亞,東南亞的飛餅就來自於這種薄餅。
盤子裏面的那個醬是南印度特色,白色的與棕黃色兩種,裏面有coco粉,有masala香料,口感很好,印度酒店裏面光這種醬吃著都挺舒服。
這種是南印度人的主要食物,叫Dosa,做法山東煎餅有點類似,原料是用米糊與豆糊混合而成的。這種做法與浙江天台縣的糊拉汰做法很像。浙江天台縣是一個佛教聖地,2000多年前開始一些印度高僧就來這裏修行傳教,持續了好幾百年,天台縣的好多小吃與印度的類似(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下,我在兩地都生活過,對比非常強烈),應該是受到了佛教寺院飲食的影響。
南印度的米包子,這種做法在浙江很多縣城都流行,比如金華、衢州、台州等地,很多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後會做這種米包子,形態各異。印度還很流行中國的小吃,比如類似餃子與包子的一種Momo,裏面一般是雞肉、羊肉或混合素菜,當然還包括炒面,印度人就把它叫Chaomian,炒飯的話哪裏都有,不過印度炒飯因為米的原因更好吃一點。
印度的包子,還有圓形的,主要是從西藏與印度東北部傳過來的,不過我不太喜歡,因為餡不是豬肉,而是雞肉、羊肉或混合素菜。街邊小攤或高檔酒店都有。
印度人把這種炒面叫Hakka noodle,轉譯過來就是客家人炒面,味道與國內差不多,不那麽油膩,但沒有豬肉抄進去總感覺不如國內的香。
上面兩個圖片都是北印度的主食之一,叫普拉塔,就是我們國內的餡餅,裏面可以有雞肉、薯仔、羊肉、奶豆腐、或其他蔬菜填充。平底鍋油煎後起鍋,種類繁多,吃起來帶勁。
這種在旁遮普省比較多見,當地人叫kulcha,也是一種切成小扇形的煎餅,裏面一般用山羊肉或牛肉與洋蔥混合在一起,外脆裏嫩,吃起來很香。
這種餅是用豆子、麥粉加上香料蔬菜混合而成,在平底鍋用油煎制而成,吃起來粉粉的,用它混著印度泡菜與酸奶吃,別有一番風味。一些寺廟或信仰比價強的人吃這種餅較多。
在大多數印度人的生活中,餅吃的更多是上面這種叫plain ruti的小餅,圓形的,沒有加油與任何調料,飯店裏面出爐的時候上面撒一些麥粉讓它幹燥一些,你吃的時候可以加點奶油,配合著菜一起吃。這種ruti根據麥粉產地的不同,烤制時間的不同口感也很不一樣。
這種手抓餅或酥餅國內超市也有很多賣的,它來源於印度,吃起來味道差不多,差別就在於麥粉不同造成的口感。印度的麥粉黏性弱一點,口感莎莎的,沒有那麽黏。
吃印度餐,一定要吃它的Briyani,也就是抓飯。印度最出名的是雞肉抓飯(chicken briyani)北方邦最出名, 素抓飯(veg Briyani)安德拉邦最出名, 羊肉抓飯旁遮普邦最出名,裏面用雞肉、羊肉或素菜,混合各種香料、煎洋蔥、奶油、酸奶、堅果用文火慢燉45分鐘做成,很多中國人都喜歡這種主食。如果不喜歡混合東西太多的,還有Pulao,只是用香料與少許鹽做成的。
二、工作餐
在印度,也不能天天下飯館,有時候也要吃點快餐,快餐有啥選擇呢?快餐店比較有名的是一個叫Hadiram的連鎖快餐店,裏面有很多選擇,一般25-30RMB就可以吃的不錯了(對很多印度人來說這價格算高的)。30RMB以內你可以選擇這些快餐。
這種是來自於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一種快餐,小盤子裏面的菜有葷有素有好多可以選,蠻豐富的,餅、米飯都可以選,還有酸奶與甜點,可以整很大一盤子,很多人都吃不掉。
三、開胃菜
再說一說印度的開胃菜。開胃菜印度人一般會上綠咖喱、生洋蔥、辣椒還有一種帶鹹味的小脆薄餅,這些都是免費的,點開胃菜一般會點小炸雞塊、炸薯仔、或者一些小吃。
四、印度主菜
我們一般說印度菜,主要是覆蓋範圍較廣的北印度菜,南印度的暫時略去不表, 南印度有很多海鮮,烤蝦、咖喱青蟹、咖喱梭子蟹等很多,還便宜,因為這種菜全世界都有,只是制作手法不一樣就不做表述。
印度烤肉,他們叫kebab,類別也很多,羊肉、雞肉比較多,有些餐館也有牛肉,做法有類似我們這裏的燒烤,煎制等。想吃的好又多,又經濟的話,去BBQ nation,全國連鎖的,雞肉、羊肉、魚肉、蝦都可以烤,晚餐貴一些,大概70RMB一位,還有印度其他特色菜,甜品等蠻豐富的。
印度的山羊肉很好吃,沒有膻味,以克什米爾的最為有名,我這一生中吃過的最好吃的羊肉就是這種咖喱羊肉。
Palak Paneer,是用菠菜泥、芝士豆腐、咖喱香料、芝士混合而成的一種菜,深受印度人民喜愛,看著不好看,吃著好吃。印度人喜歡用Paneer做菜,可以有好多種Paneer,比如還有一種廣受喜愛的Sahi Paneer。
五、湯與飲品
我們說菜,肯定要說到湯,印度的湯有哪些?哪些比較符合我們中國人口味?印度菜分南北,還有印外,這個外主要指中國,在印度最多的國外餐館就是中國餐館,現在法律都規定中國人開餐館股份占比都不能超過50%。
印度比較流行的湯包括
除了湯,餐前與餐中還要點一些傳統飲品,北印度傳統飲品是lassi,是一種有著不同味道的酸奶,分為鹹、甜、水果味、薄荷味以及其他味道,鹹的lassi口味清淡,甜lassi口味濃稠,水果味的以芒果居多。Lassi上面通常會放一些香料,比如藏紅花、masala等
六、甜品
印度人餐後喜歡來點甜點,現在甜點式樣很多了,上幾款印度比較傳統的甜點,這種甜點有點甜的發膩,吃著就好像高濃度的奶油與糖的混合味道,我是吃不太習慣。
發了這麽多,還有很多菜、主食都沒發上來,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菜與中亞地區類似,拉賈斯坦邦與古吉拉特邦受波斯的飲食影響較大,南印度的海鮮與本地特色菜限於篇幅發的比較少,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比哈兒邦喜歡吃淡水魚,印度東北部中華民族的子民們,他們的飲食文化在印度難有露臉的機會,靠近尼泊爾不丹邊境的菜與印度傳統菜又有區別。以後有機會在與大家共享。
本公眾號寫中外歷史時事,世界風俗與美食題材,歡迎添加公眾號巫鹹大井巷 N3749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