稭稈全燒了,土地就變肥沃了。土地變肥沃了,化肥賣給誰去!
刀耕火種,自古有之,農事乃有因才會傳承幾千年。焚燒稭稈是祖祖輩輩農民生產生活的習慣,更是最佳化土壤結構,改善土壤成分,有利於來年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
專家口中的環境汙染從來都不是農業生產造成的,農業從來也是永遠都是最環保、無汙染的行業,動不動就拿農民開刀對農民下手,這些人動輒將環境汙染歸咎於農民,對焚燒稭稈這一傳統做法橫加指責,這無疑是對農民的極大不公。難道焚燒稭稈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焚燒稭稈形成草本灰,沒有化肥前的肥料之一。可以有效清除蟲害,火燒後可以變成鉀肥可以當作肥料,可以最佳化土壤結構、改善土壤成分、助力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高溫可以殺死稭稈中的蟲卵,減少病蟲害。
如今的化肥,在資本壟斷下大力宣傳吹噓著可以增產、增量,以及大規模普及使用,讓農民放棄了傳統的焚燒稭稈做法。但稭稈不燒,為增加土地有機肥,土地營養,減少病蟲害,那麽每年都要化肥、農藥,使勁向莊稼身上招呼,以致於現在的莊稼身上全是毒素,損害人體的健康,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專家怎麽想的。
還有專家們說國情不同,我們的國情不允許焚燒稭稈。難道外國人汙染空氣就是合理的,而中國人幾千年的農作方式就要受到限制嗎?從秦國時期開始,農民就已經開始焚燒稭稈,這是一種傳承千年的智慧。農民們將稭稈捆綁回家做飯燒火,或將稻草鍘成三段還田,這些都是對土地的深情呵護。
規定不讓燒又不想辦法進行回收,有很多都是堆在溝邊河邊,日曬雨淋爛掉,搞得水裏面都是黑的、臟的,根本看不到清澈的水了,現在是爛在水裏更加汙染了。不是農村人不理解農村人的苦,那時候我們都是焚燒稭稈,天藍水清,炊煙裊裊,雞鵝鴨豬牛羊成群,溝裏河裏都幹凈,小時候還可以抓魚。現在沒一個幹凈的。
事實上焚燒稭稈的最佳時間是在秋季收獲完後,此時稭稈幹燥容易燃燒,且氣候濕度相對較低,風向較為穩定,可以減少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和汙染的擴散環境汙染相對較小。
一群不種地的再給一群種地客製規則這麽做不好。應該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的智慧,合理制定政策。而不是一味地禁止焚燒稭稈,更不能讓農民背負環境汙染的罪名。最後焚燒稭稈,並非原罪,而是傳統與現實的碰撞,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尋找最佳平衡點,不能所謂的專家及懶政的領導一刀切來治理!
要有切實的政策和便民的方法,來解決這存在爭議的問題,焚燒確實會有煙霧的產生,但是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就需要想辦法統一管理、統一進行。條友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