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在美國讀高中,早戀怎麽辦?

2024-01-30新聞

我個人認為在十六七歲對異性產生興趣和好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非常正常的。這方面的各種科學論證我就不贅述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學生對這方面可能會比較抵觸,但進人美國高中後,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是必然的。

在美國高中裏,最成功、最受歡迎或是被認可度最高的學生,往往並不是學習成績最好的,而是各種社團的主席,或是體育校隊的隊長等。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很有個人魅力,會社交,當然學習成績也得過得去。

在學校裏有沒有被人傾幕,有沒有戀愛經歷,是學生是否受歡迎或是被認可的表現形式之一。

到了高中畢業,如果學生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也並不是件好事,而且學生在學校裏也會有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到了畢業舞會,如果某個學生沒有舞伴,就更是令人尷尬,這個學生就會因此決定不參加舞會。

中國的家長們擔心談戀愛會影響學習,有的時候甚至希望美國的的老師會像中國的老師一樣來幹預。 首先這點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學校的大氛圍就是自由發展式的,而且老師也沒有這個權利。 表達愛意是一件美好的事,但行為不端莊老師是可以幹預的。

其次, 我們來分析一下學生間的這種互相傾幕是有「負作用」還是有「正能量」。

據我當老師多年的個人觀察得到的結論是:互相促進學習的力量很大,比如一起去圖書館,一起討論課業,互相開導,緩解壓力······這些都是積極的方面。同時我認為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甚至是必須的,因為這樣的戀愛不在高中經歷,就在大學經歷。

高中心理輔導老師,如果學生在戀愛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可以有渠道去緩解,去訴求,也會有專業的人員來幫助他,開導他。寄宿高中的大環境本來就充滿了人文關懷,再加上人數相對較少,學生得到的支持與關註會比在大學裏多得多。

如果學生在大學裏才開始第一次戀愛經歷, 與他同齡的美國人會比他成熟得多,又沒有專業心理人員來指導和管理,同時他又要面臨文化差異,這對於很多中國學生來講將是一場沒有準備的戰役。

這個過程中與自己的父母即便是有溝通,家長也難起到實質的有建設性的作用,頂多是一種開解, 但是如果是像高中一樣有專門的指導老師來幫助,把文化差異、美國學生心理、學業規劃等統籌安排,這樣有利的事情為什麽要制止呢?高中的經歷有利於在大學遇到挫敗後的自我調節,所以在美國寄宿高中有一些感情經歷其實是很有利的。

如果我們非要講時機是否成熟,我會認為遲點不如早一點經歷, 比如9年級或者10年級。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感情都很好,年級低,課業也不會太重,如果有產生分歧導致分手,那就把這個當作一段經歷,而且這樣的經歷也會讓人成熟,也不至於影響到11年級的成績,以及各種標準化考試。也是高中四年最重要的一年。

如果家長一開始就去壓制,那麽很有可能等到11、12 年級還是會發展起來,那個時候課業很重,萬一再有挫折、有大的情緒起伏,是很會影響學習生活的。 總體而言,就是在一個有人指導幫助的、很關愛的環境中嘗試第次戀愛經歷比在一個完全沒有人專業的幫助你、而且別人都更成熟、有很大的同伴壓力的環境下來第一次經歷戀愛期是要安全很多。 所以各位家長不要慌張,盡量以疏導為主。

中美對於早戀,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差異呢?

美國人是沒有「早戀」這個概念的,因為在美國人的中小學性教育課程裏面,「約會」(dating),跟「戀愛」(falling in love)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約會」是男女間開始交往,學習跟異性相處,可以是一群男女一起參加某些活動,也可以是一對男女一起參加某些活動。約會的男女朋友可能有親密的舉動,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約會並沒有婚嫁的承諾,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結婚。因此,在中學,甚至小學時代,美國的學生很多人有男女朋友,家長也鼓勵男女朋友單獨的交往,學校更加安排舞會或者「情人節大告白」之類的活動,鼓勵男女學生約會。

美國人認為約會可以讓人學會怎樣跟異性相處,怎樣學會尊重、遷就、妥協和負責任,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經過多次約會以後,雙方關系進入了成熟的階段,這時才叫「戀愛」,開始考慮談婚論嫁的事情。

中國人往往以為美國人男女關系很隨便、很自由,其實大部份傳統的美國人對於戀愛和婚姻是非常嚴肅的,成功的婚姻是事業成功人士的成功象征之一。中國人所看到的美國男女關系的自由,其實是他們「約會」的自由,到真正「戀愛」了,大家都非常認真的,因為目的就是要看看是否可以結婚了。經過了年輕時候的約會,美國戀愛中的男女已經能用非常成熟的方式來交往,來考慮兩個人在一起在經濟、情感和未來家庭計劃方面的所有問題了。所以,美國社會對於「約會」不是視為絕對禁止的「早戀」行為加以禁止,也不會像中國絕對打壓「早戀」!

希望我們能夠幫助每一位出國讀高中的學生及家長!

希望大家都可以申請到理想的高中!

開啟美國留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