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黃河幹流再添控制性骨幹工程: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2024-07-15新聞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伴著母親河奔騰向前的不息濤聲,7月9日上午,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導流洞支洞掘進施工,標誌著這座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黃河幹流再添一控制性骨幹工程。據介紹,該工程將為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提供後續動力,是發揮黃河水沙調控體系整體合力的關鍵工程。
一壩跨兩省、東臨山西吉縣、西望陜西宜川的古賢工程因地處吉縣古賢村而得名。工程下距小浪底水庫約450千米,壩址控制黃河流域65%的面積、73%的水量、60%的沙量和80%的粗泥沙量。
黃河是世界上輸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也是造成黃河下遊河道長期累積性泥沙淤積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黃河小浪底水庫持續實施調水調沙,對減輕黃河下遊淤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後續動力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還需要古賢工程一起來發揮作用,形成水沙調控的雙動力。
據介紹,古賢工程建成後將與小浪底水庫聯合運用,最佳化黃河中下遊水流對泥沙的挾帶和輸送能力,減少泥沙的沈積,增強調水調沙的後續動力,提高小浪底水庫排沙效率和下遊河道輸沙效率,確保下遊河床長期不擡高。同時,有利於維持中水河槽過流能力,保持穩定的河道形態,將對保障黃河下遊的長治久安發揮重要作用。
「1954年,首次提出在黃河磧口至禹門口河段修建骨幹水庫,開啟了該河段治理的前期論證工作。70年來,水利部組織黃河水利委員會,會同晉陜兩省陸續開展了工程規劃、工程專案建議書、工程可研等階段的工作。」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古賢工程的論證工作全面深化。今年6月,古賢工程可研報告獲得批復,為工程順利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古賢工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面臨水庫多目標運用、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求高等重大技術難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尚全民向記者介紹,古賢工程是紅層地基上目前設計最高的碾壓混凝土重力壩。針對古賢工程大壩體量大、施工難度大、澆築強度大、溫控要求高等特點難點,采用全要素優選、全流程監控等多種精準措施,確保大壩建設質素。
古賢工程建成後對黃河流域的水資源調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能為晉陜兩省取用黃河水帶來哪些便利?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李群介紹,黃河中下遊地區現狀工程水資源調控能力不足,中下遊地區枯水年份徑流量無法滿足區域用水需求。古賢工程位於黃河中遊,水庫庫容大,可透過跨年調節水量,提高中下遊水資源安全保障水平。
古賢工程供水區主要為汾渭平原,兩岸地高水低,抽水成本高、供水保證率低、取水含沙量大。工程建成後,將變現狀分散揚水為集中統一供水,從根本上改善兩岸供水灌溉條件。
因此,工程的建設將極大改善晉陜兩省23個縣(市、區)、27個工業園區和約685萬畝灌區的水源條件,有效緩解供水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晉陜兩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為實作區域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古賢工程作為國家水網的重要結點工程,可有效調節徑流過程,顯著增強流域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戰略儲備能力,保障流域和黃淮海平原的用水安全,並為黃河下遊、河口三角洲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提高和生態系的良性維持提供水資源支撐。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5日 10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